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谋-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去吧。”余光瞥见秦英如约而至,吴咒禁师在连篇累牍的文案中微微扬手,结果对方没有反应。他有些不耐地抬头,就现秦英的嘴角挂着一个莫测的笑。

    “你笑什么?”他吹着不甚整齐的山羊胡子道。

    她硬生生地憋回去多余的神色,绷紧了脸说道:“昨天是小道唐突了,您莫见怪。”

    吴咒禁师听罢摇摇头,谁会和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较真呢?即使那个小儿是坊间传闻的方外奇才。

    秦英得了他的回答,也没有想话语背后的真假,卷起宽大的袖子就作势要把包扎成捆的竹书抱走。

    此时他无意间看到了秦英身上带的帛书一角:“哎,你且留步。”

    秦英停下了动作,只见他用两根手指把李淳风的帛书抽了出来。

    “若我没有认错,这……这恐怕是就是浑仪的大致图样。”吴咒禁师激动时却还不忘压低声音讲话,防止吵到还在摘抄誊写祈福咒文的同僚。

    秦英茫然眨眨眼睛:“浑仪是什么?”

    “一种观察天象的仪器。”吴咒禁师以有些嫌弃的眼神看秦英,好像是用眼神责备她的无知。

    她觉得自己很委屈,她不知道浑仪为何物又怎么了。观察天象是太史局那些天官的责任,才不是秦英等普通道士的分内事情呢!

    “你一个研究咒文的医官,怎么知道地如此清楚?”秦英想起浑仪隶属于小范畴,就对吴咒禁师的“博学”产生了疑问。

    “咳咳。”他干咳两声,示意秦英讲话的声音再低一些。“我家侄子在太史局里任职,某天喝了酒就信口嘟囔了几句有关浑仪的事情。”

    他扯了扯秦英的袖子,让她跪坐下来和自己同高,又神神秘秘地对她附耳道:“陛下已经让太史局制造浑仪将近五年了。可浑仪目前还仅仅作为一张图画,停留在帛书上。”

    吴咒禁师是个彻头彻尾的老实人,别人问他什么,他都不带反问的,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竹筒倒豆子一般全说出来了。

    说完一段他惋惜地叹了口气:“半月前,新任的太史令监工等下的人以青铜料做了个浑仪模型,结果现浑仪测量的数据和笔墨计算的理想数据相差甚远,根本无法投入实用,也不知究竟哪里出了岔子。”

    “是这样吗?”秦英把潦草的帛书接过来,铺到几案上展平。她用心分析着帛书上种种的图形字符,渐渐有了想法。

    秦英拿着沉重的医书,没有再去太史局还李淳风落下的帛书,而是径自回到东宫丽正殿后院。靠坐在贴了青碧色纱的轩窗下,她把图中看不过眼的十字细节改了几笔,本是拙劣的修饰,结果她帮了师兄李淳风一把。

    。。。
………………………………

第六十八回 园中献芹谋

    第六十八回园中献芹谋

    秦英如今的日子也算是有规律。╪w(ww。。

    每天辰时多一点到丽正殿里溜一圈,说不准还能遇上太医署的医官,医官负责诊脉,秦英负责祈福,两个人事先并无商议,却分工合作地十分默契。

    中午秦英给太子殿下送汤药,东宫的那些宫侍一个比一个精明,她们知道秦英作为给太子祈福的道人,一天三次的祈福和吃饭一般雷打不动,于是她们就自作主张地把送汤药的差事推到了秦英身上。

    她觉得自己每天出入太子寝殿祈福时,多拿一张香案和一只药碗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就把这件事乖乖地应下来了。

    正午秦英盘算着李承乾用过了午膳,又过一刻,她慢吞吞地到丽正殿后的小厨房拿药去了。自从李承乾病下,这小厨房内就安置了一个专司熬药的宫侍。

    秦英垂看着太子喝药,又盘坐在殿内给他念中庸祈福,直到榻上的人沉沉睡去。她才擦了擦额头的微汗,走到殿内的兽三足香炉前,给铜鼎内里换了颗安息香丸,接着端了香案和药碗悄声退出寝殿。

    她进宫为太子祈福两旬旬时日了,李承乾的病症却没什么好转的迹象。秦英没有对自己的道行失去信心,记得上辈子李承乾是贞观四年末渐渐痊愈,如今距离年末还有数月,她必须要沉住气。┢╞╡。。

    等她去小厨房归置好药碗等物,日头已经偏到了西边的屋檐上。秦英估摸着现在还不到未时正,便把道袍内侧的鱼袋子挂在了腰身之侧,准备出东宫了。

    秦英拿着的是师兄李淳风的鱼符,平常时她都小心地将它藏在衣袍里。

    鱼符是官员才能佩戴的,是身份的一种象征。这么重要的东西,若是被东宫的宫侍官婢看到了,对秦英对李淳风来说都麻烦得很。秦英此举是为了防人口舌。

    她要把浑仪图纸还过去。早在半个月前,李淳风就晓得秦英捡到了帛书。想找秦英拿回帛书,不过他作为朝臣,没有陛下的谕令就擅自到东宫去,难免有些引人遐想。

    比如多心之人会觉得李淳风是在攀附储君,提前站队。

    李淳风碍于身份无法到东宫寻秦英,她就只好主动去太史局走一趟了。她不是故意延误归还日子的,而是她的忘性大。拿了鱼袋子出门,秦英一定会忘拿画着浑仪样图的帛书,这两样物事总是凑不到一起,她对自己也是很困恼。

    谁知道秦英到太史局,竟然扑了个空。

    有窝在阴暗角落里死命加班做事的人,瞅了一眼秦英道:“李太史被陛下叫到两仪殿议事了,你若不愿意坐着等会儿,便去那里寻人吧。╡┝┢┟。{。”

    秦英从善如流地施礼告辞了。

    太史局从外头看大大方方的,可是一进来就会颠覆正常的认知。每个人的身边都摆着数以百计的竹书,房间里乱腾腾的简直容不下什么访客。

    而且秦英拿着烫手山芋一般的帛书,根本就坐不住,肯定是会在原本就格局逼仄地吓人的太史局里走来走去惹人心烦的。

    两仪殿不是秦英这等闲职能够进去的,即使她的腰上挂着鱼袋子也不行。上次她侥幸进殿是由于有安公公领着。这次秦英没有陛下的御召,也没有坚实的人脉,就只好去两仪殿外的廊下呆站着。

    大殿内的陛下好像是怒了。隔着门窗秦英都听到了陛下的扬声斥责。也不知道陛下是在和谁置气呦,天底下有谁敢摆弄陛下这只大虫的尾巴?秦英在心底啧啧地叹着。

    “……陛下息怒。”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迭声的劝解和跪倒叩。大殿里安静了下来,众臣的纱衣朝服与地面相蹭,微细如风吹树梢。

    经过一段万籁俱寂的过度,秦英找寻到了听墙角的技巧,把对话听出了**分。

    可惜她错过了事件的开端,直到两仪殿的小朝会散了,她也仅仅了解到他们在说有关突厥的事儿。

    秦英站在廊柱的阴影后,刻意收敛了自身气息,朝臣们几乎没有现此处隐藏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道童。秦英的余光则瞥到了很多上辈子相识的熟面孔。

    又等了半晌,才见李淳风走出殿门。秦英快走了两步迎上去,把烫手山芋物归原主了。

    “小道未经同意,冒昧拿笔改了些细节。”秦英诚实道。她思来想去,认为自己还是该把事情坦白讲出来。

    李淳风挑了一下眼梢,伸手展开这张褶皱地不成模样的帛书:“哦?某再回去研究研究,也好早日向陛下交差。”他没有当面说她做的对不对,含糊地带过话,给她最大限度地留了颜面。

    秦英自然是知道李淳风的用意,她转了话题问道:“小道在廊下站了许久,正听到诸公热烈讨论,不知道是所谓何事?”

    李淳风对秦英使了眼色,把她带到了两仪殿旁的小园子里才开口无奈地笑道:“这就说来话长了。不过我从来不嫌话长。”

    她点点头表示很期待李淳风的转述。

    “今年初李靖将军不是生擒了突厥的颉利可汗,又把可汗俘虏回了都城长安嘛?”他的眉眼带着玩世不恭的笑意,轻松地把事情叙述了一遍。“陛下不日前请颉利可汗吃宴,宴上和气融融的,宴毕就闹得不愉快了。如今牵扯到了两边邦交,陛下就把还在宫里做事的主要臣子叫过来,商议解决和突厥的矛盾。”

    秦英再次点点头。她对这个宴会有印象。

    当时她坐在正席以外,却也见到了很多平时无缘得见的大人物。

    譬如一世英雄最后晚节不保的颉利可汗。粗犷的胡子束成小辫子也是乱着,秦英见他的胡子便想要笑场。

    上辈子她听说李世民宴请颉利可汗,结果颉利可汗回到宅院就涕泗横流哭得不能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