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谋-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英发现了背叛自己的是谁,把他暂时安置到刑部大牢,感觉踏实了许多。午休时多睡了一刻,去三清殿看两个掌事道人如何主持静坐,稍微嘱咐两句要领后,便到高宜的厢房和他对棋了。

    她下棋时神情和往常一样平静,不试图在中途以话试探他,硬是没露出一点儿的异样,于是高宜还不知秦英,已将他的身份猜出了好几个版本。

    过了半个时辰秦英出厢房,进李道宗办公之处,准备再看一遍捆扎成册的供词卷宗。

    此时李道宗风尘仆仆地回到西华观,朝她说明了自己得到的线索:那款新上宗山铺货架的香烛,是与高句丽行走西域的商队交接而来的。

    李道宗查到了香烛的来源,第一时间与统理西市钱货交易的西市署取得了联系,将香烛成分混入西域曼陀罗的事禀告给署丞。之后他站在西市的街口,看署丞带人手没收了那款香烛的所有库存,并给予宗山铺一定钱帛补偿。

    秦英闻言心中感慨道:姜还是老的辣。

    如果她深入查访香烛之事,虽有些远见但是比他毛躁,最后定然是要把半个西市闹地鸡犬不宁。然而李道宗查明了香烛来自高句丽商队,便袖手移权于西市署丞,半点不贪功冒进,真正应上了那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古语。

    李道宗见秦英没有现出惊讶表情,怀疑起她早就知道此事有高句丽插手却隐而不告。他在此刻对她生了微小嫌隙。

    谁料秦英一手抵着自己的下巴,缓缓兜出包袱,道:“……其实高句丽背地做的事,还不仅仅止步于此。”随后她左手持笔,把自己的头绪一一记在草纸上,整理成列交给李道宗后,又言:

    “高句丽的一大部分势力都隐藏着,然而最重要的一环以身试险,就在西华观扣着。”

    “你是指疯举子高宜?”李道宗没顾上赞叹秦英的左手能写字,扶着额头想了一会儿,将秦英没写在草纸上的名字补好。

    秦英点了点头继续刚才的推断道:“他既然自以为聪明,能把人耍地团团转,我们便将计就计好了。他进京是顶着举子的名头,我们不动他一根毫毛,且看他能否考上金榜。”秦英料定他就算过了笔试也过不了面试。有她担任面试官刁难着,他怎么能顺利通过?

    李道宗觉得秦英太过轻敌,然而知道她是协办科举的人,自己对科举无能为力,到口的话语在舌尖儿绕了一圈便缓和下了态度:“毕竟是高句丽之人,如何能入李唐的朝堂?”

    她慵懒地笑起来,将毫笔投在笔洗里转了一转,只见丝丝浅墨在清澈的水中逐渐映出痕迹:“我觉得他目前只是搅浑了这里的水,具体想做什么还没彰显出来。但一定不会是好心好意地报效别国。等他露出清晰的马脚,我们再收拾不迟。再者说,我不会放任他闯进金榜的。”

    说罢秦英空了空笔尖儿,随意在草纸上画出一道冷厉的线。(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七十九回 月上于中天

    。

    秦英来三清殿巡视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细节,在某次休息时开玩笑般问他,可知这颂诗的数字代表了什么。

    颂曰: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

    广平道人以手指蘸了水,一笔一划地在桌案上写道:“二是双数,九为至尊。”

    她默默看着渐渐淡下去的水迹,想到了皇宫中恰有两个足以堪皇的人。一个是陛下另一个则是太上皇。

    古语云一山不容二虎,如今两个圣人都照耀着大好河山,此情形必不会持续太久。

    广平道人没有抬头去瞧秦英的神色如何,用流畅的小楷写道:“江山安定,月上中天。”不想秦英伸手就将最后面的这句抹了。

    秦英看得出来,月上中天便是红颜夺权的委婉说法。条件反射地联想到自己女扮男装还在朝为官,一时间就有些不虞了。

    她做男装扮相只是为了安全考虑,没有野心去争夺什么。如今做着从五品的中等偏上官职便很知足,从未想过仕途再有什么发展,更别提谋取天下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

    如今江山姓李名唐,她入世起便没有忘记过。

    她没想过有些女人即使身在后宫,照样能够将男人的前朝置于股掌。

    广平道人朝她施礼便离开了,秦英呆呆地看着那些水迹消散于阳光与尘埃间,心里生出预言不实之感。

    ……

    陛下在早朝时听闻了这则预言,两朝散后便让李淳风留下来解惑。

    李淳风面露为难之色,预言是他和师傅袁老道,对酒观天即时兴所作的。李淳风喝得高兴挥笔一气儿写了六十首诗,袁老道在旁捏了笔纸,笑吟吟地挨个儿配了其丑无比的插图。

    第二天李淳风顶着宿醉后的头痛参朝,下午袁老道则拿了李淳风写的其中一张帛书,去西市的某间茶馆,吹嘘这是判断未来天下事的预言。

    传出了谬论的袁老道还把李淳风蒙在鼓里。直到李淳风和同僚去西市喝茶,听到一帮人吐沫横飞地对着“预言诗”做出种种论调,李淳风当即施礼道自己家中有事先失陪了,匆匆回到宅子里,气势汹汹地找后院厢房里静坐的师傅对质。

    袁老道不愧是修到化身境界的真人,看李淳风模样气急败坏,还能面不改色地道:“我看你写的那张帛书字迹,颇有魏晋风骨便拿去西市卖了,谁知不值一钱我就丢在茶馆门口,大概之后被人捡到,有识货者发现字迹珍贵,就四处传阅开了。”

    李淳风捂着额头心想,师傅你就是个混账大骗子。

    袁老道斜眼看着李淳风凉凉道:“背地里说为师的坏话作甚。前几天不知是谁喝多了,大晚上非要对月作诗,结果看完月亮看星星,诗兴横飞的某诗人,写了一堆韵脚不齐的预言颂诗。都写了六十首还不过瘾呢。我推了两把你的后背,才肯回去睡觉。”

    等李淳风花了一刻回忆完那个让人糟心的师傅,才对李世民拱手施礼道:

    “某愧对师傅教导,在太史局的这些年早就把周易忘得一干二净,如今也不太懂这天风姤卦,无法为陛下分忧解劳。不过西华观的秦大人,据说是玄都观主的亲传关门弟子,陛下如果诏她一见,或可得知预言其意。”

    (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八十回 天风姤颂诗

    。

    李淳风还想说点儿什么,比如找了机会给小师妹开脱盗写明经试题的罪名,却看陛下无力地朝自己挥了挥手,便只好乖乖闭上嘴,再次施礼便躬身出了御书房。

    去太史局看了一会儿手下的老家伙们画浑仪图纸,他便转入了翰林院寻簪花娘子,把一腔苦水大倒特倒,以求她的感同身受还有怜悯爱惜。

    簪花娘子没有理会在私底下总是化为大型犬类的李淳风,抵着他的下巴不让他凑近自己,冷淡而又疑惑地问道:“陛下问你天风姤卦的颂诗是什么意思,你为何不说?”

    李淳风用可怜兮兮的眼神瞧着簪花娘子,伸手就要去搂她那纤纤不盈一握的腰身,当然还是被她一个推手不动声色地挡回去了。垂头丧气的他不再试图和她闹了,坐在她旁边的小几前,持了一颗玉石白子叩着棋坪:

    “我说了就要掉脑袋,我不说将它推到秦英身上反而能救她一命。”

    簪花娘子偏了偏脑袋表示不懂这其中的逻辑。

    李淳风耍无赖一般地朝她露出了欠人收拾的笑容:“你若亲亲我,我就告诉你。”

    “鬼才想知道。”簪花娘子哼了一声别过脸去,她眼皮子不浅,也从来不吃他那美**人的一套。

    他叹息一声搁了棋子道:“秦英不是被泄题案子牵连了吗,如今禁足在西华观。

    “大理寺和御史台都看不惯秦英做事,一心想把她送进牢狱吃些牢饭。幸好刑部尚书李道宗还是个识人甚清的,可惜他是审问没有官身的举子和道人的,不管有官身的秦英去留。

    “李道宗昨天呈了帛书,听说是找到了不利于秦英的证据,但是不知为何没能追查到秦英身上,礼部的两三个官员被御史台弹劾了,之后放在大理寺狱的头号牢房关着。”

    “如今秦英的处境有些微妙,陛下似乎知道秦英和礼部泄题无关,不过又忌惮着她在西华观培养出的潜在势力。于是不肯松口让三司和金吾卫从西华观撤去,并解开她的禁足。”

    “在这个当口,坊间流传出了一条预言,天风姤卦虽然是周易中的东西,但是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