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谋-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虽然不曾踏入西华观,不过你的两个掌事道人常常拿了账目,进你的宅子请你过目。你若想脱了自己的嫌疑,把帛书交给他们俩不就能带进道观?”

    她气得狠了,一掌就拍在了小几上,震得对面笔砚里的浓墨抖了抖,差点洒在了书吏抄写好的供词竹书字间:“我为何要做出私抄明经试题,再传播于西华观的事?”

    御史台台院侍御史横了横眉,犀利地补充道:“因为秦大人站在朝堂穿着官服,却一心拉拢势力玩弄权术。”

    “这简直是我有史以来听过的最为好笑的笑话。”秦英闭了闭眼,不想再和他们分说。

    ――连泄题的理由都给我编好,还有何可以申辩的余地?

    客堂里剑拔弩张的同时,刑部尚书李道宗带着一批人,毫无阻力地进了西华观。因应门小童早已不知去了何处,只将新换不久的门敞着。

    李道宗瞧见了道人的三三两两身影,便问起举子们现在何处。听人支支吾吾地说了半句话,便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

    “也不知这位大人能否查地明白真相。”

    “总之是和我们不搭边儿。”

    道人们低头耳语了两句话就匆匆进了三清殿,担起今天要做的道务。

    等笔录完这些心神很不稳定的举子,李道宗向在后院看着的掌事道人要了一间厢房,作为临时的办公之处。炭盆缓缓升起了火星,他便和几个得意手下整理起供词卷宗。

    午时草略看完一遍,察觉举子们对试题帛书为何在西华观的事完全不知情,李道宗决定将调查转一个方向,先去见见观主秦英。

    两个向来只在两仪殿或者太极殿碰面的人,如今却是在斋堂门口打了个招呼。

    秦英倾身对他行了礼:“大人光临敝道观半个上午,可有寻出什么疑点?”

    “暂无。”李道宗晓得自己站的是别人地盘,虽然自己比秦英高了两品却没摆官架子,回礼之后温声道。

    她觉得他很会审度时势,比大理寺少卿或者御史台侍御史可知趣多了,于是面上颜色柔和了一些,缓步随他进了斋堂,道:“道观之内清粥小菜,招待不周请勿怪责。”

    “没事。”李道宗人如其名,身上气质沉静不怒自威,但是平常都收敛着看不出来。

    今天中午在观用饭的一共百十多人。虽然有兴德米铺掌柜供养数百石的粮食,但秦英也要让这些嘴省着点,便叫后厨拿了去年的粟米掺进白米煮粥。

    陈米新米混在一起煮粥喝不太出来陈味。斋堂里倒是没有人说秦英故意显穷。能养得起将近六十个举子还有二十几个道人的道观,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

    清粥小菜呈上来之后不过一刻,还有道人送上两种花样的蒸饼。

    李道宗每一种都尝了,惊讶于道观的斋食也有好滋味。

    秦英看着饼间放的馅料就知道,这是梅三娘做的,大概是蒸好又让车夫和小厮送过来。

    大理寺少卿蹭了顿饭就再没脸为难秦英,午后绕着道观走了两圈,便和御史台侍御史带人回去了。

    刑部尚书李道宗来得比他们迟,走得自然比他们也迟。他没看到秦英被两者恶意套话的情形,便从头开始问询秦英了。

    面对面坐着聊过一刻,李道宗问秦英可否能记写道人们的笔录。

    她稍微愣了一下,才想起自己一直以来,都忽略了观中还有二十道人的存在。秦英和他们解除了半年,就全然没有怀疑到他们身上去。

    秦英旁观李道宗将人挨个叫进厢房。

    笔录者的办事效率很高,几乎是字随音落刷刷而就。

    审问过半,秦英潜意识地认为有些不对劲。

    那个疯举子发现帛书的当天夜里,好几个道人都是没有安寝的。他们不在睡觉在做什么?子时坐在屋顶静坐,对月采・补吗?秦英可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给他们讲过正统的妖修法子。

    遇到第三个不敢说自己没睡觉的人,秦英忍不住开口问道:“那夜你到底做了什么?”

    “掌事道人在每个殿宇都排了道人守夜。我整晚都在太一殿,但因害怕里头闹鬼,就上了二层屋顶。”那道人擦了额头冷汗道。(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六十九回 供词不一致

    第三百六十九回

    李道宗听到这个不太合常理的供词,表情淡然地挥手让笔录记下来,之后抬头问道:“你那夜在太一殿屋顶上,可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影呆在后院天井处?”

    刚刚他已经向秦英要到了西华观的平面图。太一殿位于前院与后院的中间偏后,如果人在太一殿屋顶,便能俯瞰整个前院后院的景象。

    显然这个半夜上屋顶的道人,就是案件重要的突破点。

    只见对方犹豫一瞬才答:“……小道看到广平师叔在天井处逗留了一会儿功夫。”

    秦英听到“广平”道号如雷击顶,浑身都颤抖起来,也不顾现在是刑部尚书主持笔录,倾了倾身子急切地追问:“你能确定?”

    他恭敬地垂下头道:“小道眼神向来很好,即使半夜三更也能将他的背影身形看清。”

    李道宗不明白秦英为何反应如此强烈,慢悠悠地端起茶杯润喉:“广平是哪一位?”

    “观中替我记账的一位掌事道人。”秦英的指节被攥地发白,深呼吸以后才勉强平复了心中的惊讶与恼怒。

    ――予取予求,信任至斯。换来的竟然是无声无息地背叛?

    半年前义坊通过一个月的忙碌稳定了,秦英再没有每天去道观坐镇,再由三天两头地出现,变为一旬半月地露脸。

    逐渐放权的期间,秦英基本都是依仗两个掌事道人,保持对于道观的管理。

    但现在她通过别人,得知掌事道人可能和这次的明经科泄题有关,如何能不叫她齿冷?

    当然,一人的供词并不足以将他定论。不过秦英的疑心已起,就算等会儿翻转了这个人的话语,她也不会再像过去一样重用那位掌事道人了。

    李道宗没管秦英默然安静坐在对面在想什么,将那夜的细节推敲清楚,就让道人离开,让名为广平的掌事道人进来了。

    广平道人先是向各位在座施礼,之后叙述自己在疯举子发现帛书的那夜都做了什么。他的言辞条理明晰,口齿也很灵便。

    笔录几乎不需润色加工,就能写出一份简短干练的供书。

    秦英深深扼腕叹息,这样得力的左膀右臂,居然可能是个出卖自己的人。

    李道宗正襟危坐岿然不动,让人猜不出他的半分心思。等广平道人话音落了,他轻咳一声问道:“你为何叫每个通厢都出道人,在前院殿宇守了彻夜?”

    他面容镇定地答:“近来西华观风头正盛,小道以为需要提防有人装神弄鬼。”

    “早不防,晚不防。那夜防了偏偏出事。”李道宗自言自语了一句,又问道,“道长在子时并不曾出过老君殿?”

    “三清天尊在上,小道不敢隐瞒。”广平道人不假思索地答,也就是确保自己的供词真实有效。

    李道宗点点头让他出去了,只是手指有规律地扣着桌面,一下又一下,似乎在思索为何两个人的供词有所出入。过了半晌他继续叫人进来问话。

    二十个道人的笔录在两刻之后全部写好。

    秦英借在手里翻了一圈,觉得事情越来越复杂。

    起先她以为是广平道人说了假话,不过仔细回忆着他那神态,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那么是哆哆嗦嗦指控广平的人说了假话吗?

    推理不同于其他,只要行差踏错了一步,便将头绪引到全然相反的地方。要慎之重之。

    秦英的逻辑向来都很清明,但是案子涉及到自己的道观还有道人就不敢决断。

    身在此山之中,看不分明山之全状。

    李道宗毕竟查案经验丰富,吩咐笔录看好了秦英手里的供书,自己就拂袖起身出厢房,他的影子拂在室内的桐木地板上,落出一道瘦长的灰暗。

    “拘泥于笔墨不如探辨于现实。”他转头对着秦英的方向,说了句没有头尾的话。

    她听了个模糊心中想:什么才是现实?

    笔录极其善于察言观色,指了指门口微笑道:“两个人供词不一致,问题出在人身上。人既然不愿意说,必然要求助于现实之物。李大人应该是带人去太一殿了,秦大人不想去凑热闹吗?”

    “想。”秦英大脑当机状态,没听懂他暗指自己只能做凑热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