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谋-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完不恭喜我一声吗?”秦英将衣襟的干果渣渣抖下去,像个耽于享受的后宅贵妇似的抬手,喝了一杯茶润喉才道。

    “恭喜秦大人再封一职。”他撇了撇嘴小声道,心中蔓延着文人相轻的酸味。

    秦英故作深沉地摇手叹息道:“回朝以后各种加封都会被撤掉,无甚可喜。”

    崔姓少年磨牙想道,那你还叫我恭喜个屁。

    他没有当面表达愤愤不平,然而秦英能从他做出的一些细节感受到对方的心情。

    于是她为了照顾挫败感严重的他,晚上特意给他要了一个肉菜。崔姓少年嘴上说着晚上吃肉多了脑子容易变笨,伸向烤兔的筷子却一刻也没停。秦英没有反问他这个结论是从何而来,只是微笑着道这个年纪多吃些才会长身体。

    休息了这么多天,也该打起精神来做些实事了。比如出使就要抓紧提上日程。

    旦日下午秦英乘了车,先后拜访统军大人和顾别将,借了百名精锐一路护送。

    军府见秦英已经得了陛下的诏令,担任出使高句丽的主力,不但给她调拨了人手,还准备了数辆渡江船只。

    与此同时,府尹的病情在秦英的方子调养下逐渐好转了。

    秦英晚上在给他开完方子,趁机向府尹道:“大人能否让秦某行个方便?”

    府尹坐在榻前缓缓道:“所谓何事?”

    她心道借了护送卫队和前去船只,现在要借的就是一票撑场子的文官了。

    府尹看了秦英从袖子里拿出的帛书,连连赞叹朝堂之上人才辈出。他让副官带着秦英到了幽州府的后院,去翻看那里放着的官员名册和过往考核评定。

    秦英不用这些资料挑人,但也不好拂了府尹的好意。装模作样地抱着一大堆竹书坐了一会儿,她道明日可否召集幽州府**品文职官员,让自己相看。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三回 戏谑连羞辱

    第二百三十三回

    副官回答道此事要先问一下府尹。

    秦英觉得府尹既然能将名册和考核记录给自己看,自然也不会拒绝。

    得到了府尹的允诺,秦英坐车买了两只蒸饼,回到邸店厢房拿给崔姓少年做晚饭了。她连日来的伙食太好,今晚上有些不想吃东西。

    第二天清晨秦英坐在幽州府的大堂,亲自相看了十几名长相比较忠厚的官员,陪自己一道前往高句丽。她对他们的要求不高,能喝酒能吃饭就行了,剩下的她都准备自己做。

    这些官员初见秦英都很诧异,根本不相信陛下真会将出使重担,放在她这个五尺多高的小儿身上。

    事实证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秦英恩威并施地讲了一段话,道出使高句丽是幽州官员不得不面对的事,今次她做了出使之首,并不是为了抢占他们的功劳,而是为了防备两国交恶陛下降责。这么说就好像秦英是被陛下坑了一样。

    大家交头接耳地议论一番,觉得做出使之首出力还讨不到什么好,心气儿也就顺了。于是她不费吹灰之力就收买了一众人等。

    大半旬的午后李唐船队驶进了高句丽的港口。

    秦英虽晕车但好在不晕船,鸭绿江窄,行程较短,她下了甲板还是精神正茂的。

    不过这江畔的尸山骨丘随目可见,秦英故意收敛着眼神,紧紧盯着自己的皂靴尖端,奈何江风吹来一股带着尸体特有的味道,秦英当即捂住了口鼻弯身欲呕。

    崔姓少年跟在秦英后头,见状还以为她是腰伤复发了,连忙快步走到她手边,扶着秦英摇摇欲倒的身子。

    高句丽人站在码头迎接李唐使团,看对面为首的是个没有行冠礼的五尺孩童,暗自笑道李唐竟然敢将这么齿幼的当使者了。他们先入为主地轻视着秦英。

    秦英与高句丽的官员交接度牒时被狠狠地嘲笑了。

    一个身着朱红色官服的人挺着大肚子,不怀好意地对秦英挑眉道:“大人是怀了吗,一下船就做这幅样子。”

    李唐使团中只有崔姓少年听得懂高句丽语。

    他从那人的话里转过了味,愤然地攥起了拳头,站在秦英右侧瞪着那个大言不惭的人,喷火的眼眸好像要将对方烧成灰儿。

    ――这已经不仅仅是戏谑李唐朝中无人,更是嘲笑李唐官风不严,女子都能装成男子为官!

    秦英扯了一下崔姓少年的窄袖,示意他翻译成李唐官话。

    崔姓少年憋红了脸,沉默片刻才对着秦英耳语。他没有掩饰那句话的任何细节,除了想看秦英作何表情外,还想知道她究竟有无出使者的惊世口才。

    果不其然地,秦英的眼眸里闪过了一丝凶光,那如水的眸子眨了眨将异样掩去,拱手对那人施礼道:“下官身世清白得很。反倒是大人您的肚子,该不是揣了娃娃吧。”

    此言一出她身后的众位随官都崩不住脸上的平直线条,忍笑忍得十分辛苦。

    待对方身边的言官翻译了秦英的话,那故意挑衅的红袍官员低下了头嘟囔了一句,将秦英刚才递来的度牒收到袖子里,转身领着李唐使团乘车到了高句丽的都城。

    高句丽与李唐相比,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弹丸小国,然而在现任君主的治理下也是井井有条,百姓安居。

    秦英挑开了轩窗的帘子好奇地向外看了一路。

    只见沿途的商铺与坊居错落交杂、鳞次栉比,人来人往地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崔姓少年不解地问着,高句丽的官员都这样羞辱于你了,你还兴致盎然地考察这高句丽的风土人情?

    他本以为她会因此事,而分外仇视敌对高句丽,甚至不屑去了解此国的任何事。

    秦英托着腮往嘴里递瓜果,寻了空子回眸对他道,一国之中有些是坏人有些是好人。不能因为遇到了某个坏人,就忽略了其他人。就像吃到了变坏的瓜,就发誓以后再也不吃这类的瓜了。

    经过她好几次循循善诱的开解,崔姓少年终于感觉他们的思想境界高下不同。

    试问他们一个是修道的,一个是通儒的,相差地果真如此多吗?

    还是说他这些年看的儒家经论,半点没有效果,最后统统被自己读进了狗肚子里?

    他们一行人坐了两刻有余的车才到都城。这座城池与长安颇为相似,不过是从长安的一百零九坊改成了六十六坊,快要缩小了一半。

    至于建筑风格,秦英看到那熟悉的黄瓦红柱,几乎以为自己是在梦中重新回了长安。

    等一层层人手通传到国主那边,秦英跪在大殿前,想这高句丽的都城如此模仿长安,正是国主不偏安一隅,野心勃勃的表现啊。

    高句丽国主引见了李唐使团,听秦英讲到了鸭绿江畔的尸山骨丘,面色却毫无动容。他不给秦英深谈的机会,很快将话题转到了旁处,比如两国间的贸易往来。

    秦英在国主那边碰了个软钉子也没有气馁,就着偏离的话头继续说了下去。落得一个宾主和谐的局面。

    国主看为首的出使者是这么小的孩童,一开始并没放在心上,然而当他用言语试探不出秦英的深浅时,对她的态度不由得谨慎了些。

    宾主坐在殿内交言到了酉时。

    国主邀请李唐使团半时辰后到长露殿,赴接风洗尘的夜宴,之后他在簇拥中回去休息。

    夜宴上两国官员喝了酒,交谈都比较比较随意了。

    秦英这为首出使者,得到了高句丽诸位官员的“亲切”问候。种种粗鄙的玩笑话都在他们口中讲了出来,可见这些人素质之低劣。

    崔姓少年听到后来,实在给秦英翻译不下去了。他一甩袖子离了坐席走到殿外透气,再不掺和秦英的烂摊子。

    秦英听不懂半点高句丽语,但这不妨碍她看着对方的表情回敬言辞相当的话语。

    他们明明是语言不通还能边笑骂边喝酒,若要被记在野史册子,也足可以称的上是奇事一桩了。

    国主坐在上位,眼眸瞧着远处的秦英从容不迫地应酬高句丽的官员,心道李唐派来这个小儿深藏不露。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四回 酒后可失言

    第二百三十四回

    宴至一半秦英被灌得有些多,看人都逐渐重影了。

    而那些高句丽官员看出秦英显露了倾颓之势,三两个人结了伴凑成堆敬酒于她。

    秦英在晚宴上没有动几筷子的菜,只是在喝酒前抱着碗填了半张饼进肚子,防止醉酒。

    崔姓少年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