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神雕侠侣》开篇欧阳修的《蝶恋花》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10、张养浩的《山坡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1、鹿鼎记之客途秋恨——
男:凉风有兴,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可是我有我广阔的胸襟,加强健的臂腕!
女:凉风有兴,秋月无边,亏我思君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但是我有我广阔的胸襟,与君共历悲欢!
………………………………
金庸小说中的佛教故事
金庸小说中的佛教故事
(一)
猎人欲杀鹿,鹿曰有二子,
回告觅食方,再来献一死。
二子盼母回,母悲告二子:
今当自为活,母去不回还。
二子随而后,悲鸣不自胜。
猎人观之怜,放归鹿母子。
——《佛说母鹿经》
(二)
大鹰追一鸽,鸽求王救护。
大鹰对王言,救鸽鹰身死。
王欲救二者,自割身上肉。
鹰求肉同鸽,王取天平秤。
割肉臂股背,终不及鸽重。
置身天平上,王舍己命终。
——《大*论经》
(三)
一婆林中走,一熊从后追。
婆手按熊掌,抵树相对峙。
一人从此过,婆约分熊肉。
来人喜相助,按熊掌于树。
婆脱身而走,终了不相顾。
剩下人与熊,持久相挣扎。
——《百喻经》
(四)
夫妇得邻三块饼,各吃一块剩一块。
约定双方不说话,胜者才可得此饼。
屋内走进一小偷,夫妇为饼不吱声。
小偷搜刮财产尽,当夫之面戏其妻。
丈夫如同看不见,妻子难忍终开口。
吓跑小偷丈夫乐:大饼该是我的喽。
——《百喻经》
………………………………
鹿鼎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
鹿鼎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一个滑头
——韦小宝
两名师傅
——陈近南,太平公主
三位死党
——康亲王,索额图,多隆
四件法宝
——神行百变,含沙射影,锋利匕首,护身马甲
五重身份
——白龙使,青木堂香主,桂贝勒,韦爵爷,小桂子
六个场所
——紫禁城,天地会,神龙教,罗刹国,云南府,丽春院
七位夫人
——双儿,阿珂,苏荃,曾柔,沐剑屏,方怡,建宁
八部经书
——八部四十二章经(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白旗,镶白旗)
九件大事
——刺杀鳌拜,救护顺治,保驾康熙,联络蒙藏,破神龙教,灭吴三桂,擒假太后,捉吴应雄,攻雅克萨
金庸十四部: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金庸最顶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
?鹿——《鹿鼎记》(1969—1972年)金庸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二
?侠——《侠客行》(1965年)《越女剑》附其后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三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
………………………………
小说中描写艳情的尺度
中描写艳情的尺度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2005年一次演讲中说,“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莫言大师十分坦诚,一语道破书里书外两重人生。
为了塑造本书中的大色鬼曹德(曹操)的形象,笔者也颠覆了平日里温文尔雅、高风亮节的姿态,“包天”了一回。
大家知道,网站对于创作是有要求的,明确规定“不能出现涉黄、涉政、涉暴、危害社会稳定、违反法律法规等有害信息的内容”,违规章节是会被锁住的,严重违规的作品是会被删除的。
为了章节不被锁住,作品不被删除,作者使用语言文字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谨慎,慎之又慎。既要把人物特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又不能触及高压线,尺度的拿捏就非常重要,下限的设定也很有讲究。
笔者认为,使用“此处省略多少多少字”这种手法不但破坏了的整体性,还有故弄玄虚之嫌,因此弃之不用。一定要反映男女之间那种事情的时候,会尽量找一些形象生动的成语一笔带过,既有画面感,又不显得淫秽,这大概是一个比较折中和有效的办法。
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可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创作一部作品,可作者本人并不知道读者最关心的是其中的哪个部分,因为读者所关心的内容,只和读者本人的兴趣与个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