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话一出满座大臣震惊,纷纷怒骂少年,并且召集禁卫军准备将其抓起来,但是皇上却阻止了众人,并且连连称赞其果然是天才,智慧不凡。
而后,皇上便宣布退朝,专门将少年带到了御书房。
两人在御书房谈论一宿之后,第二日皇上便派人制作了一座状元碑,将其安置在少年的老家的山上。
而后,商都的太尉得知此事以后,便派人在状元碑上建立了一个雨亭。
但是在雨亭建好的第二日,皇帝便派人将少年的尸体拉了回来,并且厚葬于此。
最后,下面是皇帝给其的一句评语:三朝十国天下事,仁心天心道法心。奈何仙心留尘世,弃去仙班复归真。
看完这碑上所讲述的故事,我心中感慨万分。
按照碑文上所说,那个少年真的可能是从东汉末年转世而来的。
而且,这个碑文也确定了村子里的传说。原来村子里曾经真的出现过状元,上面的状元碑也是真的存在的。
不过,按照碑文所述,这个李鸿一确实死的诡异,太突然了。
但是后面皇上留下的一首诗又非常的奇特。
你说要是因为皇上恼羞成怒把李鸿一杀了吧,又何必留下这首诗,又何必在此给他建立个墓。
这里面恐怕没那么简单。
这时候中尉跟钟山也讨论了起来。
中尉道:“这书法觉得熟悉吗?”
钟山道:“文明武德皇帝李亨手下能够写出这样的书法的人,恐怕只有颜真卿了吧?”
颜真卿?我诧异地看着他俩道:“你们说着碑文是颜真卿写的?”
中尉点头道:“我觉得应该没错,这是明显的颜体风格,当初能够将颜体写成这样的,也只有颜真卿本人了。”
我心中一惊,再看向这座碑文的时候,已经觉得这不是一个碑文了,而是一堆厚厚的钞票啊!
颜真卿的真迹,这可是无价之宝啊!
中尉显然知道我在想什么,一把拉住我道:“你可别想,这东西你也搬不走,以后要有机会来拓印一份就够了。”
“哦!好好!”我连连点头,但还是看着碑文一阵心痒。
这时候钟山又道:“你觉得这个李鸿一到底是什么人?东汉时期的隐世之中似乎没有一个叫做李鸿一的啊。”
听到这话我就笑了,对钟山道:“你觉得被你知道了还叫做隐世吗?”
………………………………
第一百四十二章:洞是从上面开的
我刚说完,就感觉被人拍了一下,扭头一看,是中尉在打我。
“你脑子没进水吧!”中尉咬着牙道,“那个时期的隐士虽说是叫做隐士,但是却个个都是声名远播的主,没个几分真本事,谁敢做隐士?”
原来是这样的!我恍然大悟,一阵尴尬。
这时候钟山也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道:“兄弟,以后多看点书吧!”
我:“……”
被两人嘲弄一番之后,我们开始步入正题。
根据他们两个的分析理解,当时这个李鸿一可能确实是个能人,但是不是真的投胎转世就不知道了,因为这东西太玄乎了。
还有就是,皇上能够让颜真卿给李鸿一写碑文,说明真的很看重他。
当时颜真卿做过太子太师,说明皇上肯定过他的真才实学,虽然后期官场失意,但其地位还是存在的。
并且,根据最后一首皇上的诗,说明他给予了李鸿一很高的评价。
在皇上看来,李鸿一是曾经位列仙班的仙人,没有成仙就是为了某件事情而留下来。
再根据前后上下的对比,这个地方的种种诡异景象,说明皇上将李鸿一的墓建在这里,很可能是为了看守或者镇压下面的东西。
这点跟中尉前期的猜测很接近。
但是,这李鸿一死的却是诡异,让中尉跟钟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时候,三娃子拉着我道:“哥,咱们赶紧走吧,别在这里了。”
“好好好!咱们马上就走!”我安慰了他几句,对他们两人道:“咱们先出去吧,等先把他送出去再来调查这里的情况。”
中尉点了点头道:“也好!”
但是,我们在四周找了一会儿,又傻眼了。因为前后左右除了我们刚才上来的那个方形洞口之外,便只有这扇门了,其他都是墙壁,根本没有出口!
找不到出口,我就问三娃子:“你当时从哪进来的?怎么没有出口?”
三娃子目光闪烁,支支吾吾道:“我,我也不知道,我啥也看不见。”
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回答,这样的话,我们三个很可能要困死在这里的。
这时候,中尉站在石门与方形洞口的中间,左右看了看,皱眉沉思。
我看他这样,急忙上前问道:“你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中尉点头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洞口的位置正好开在石门的中间,一丝一毫不差!”
中尉蹲下了身子比划着石门中间的缝隙,然后用手电照着那个方形洞口。
我蹲在他旁边一看,果然如此,这个方向看洞口正好在石门的中间。这样看过来,石门中间的缝隙正好将方形洞口平分,非常的标准!
钟山也走了过来道:“那当初开这个洞口的人究竟是什么意图?”
中尉起身向洞口走了过去,我也急忙跟着。
中尉蹲在洞口处伸手摸着洞口的边缘,沉声道:“我们都错了,这个洞口是从上往下开的!”
“什么!”我心中一惊,看着中尉摸着的洞穴口,仔细一看,果然能够看得出来,洞穴的凿口明显是向下开的!
我心中无数的疑问升起,“那如果洞口是往下开的,那他们是怎么挖的?这样一个斜坡,挖起来根本不方便啊!而且下面的台阶不可能上面的没时间凿,下面的反而凿得那么整齐啊!”
“那说明这洞穴不是一个人弄出来得!”钟山沉声道。
“什么!”我大吃一惊。
中尉点头道:“这根据下面的挖掘方式来看,这个洞穴应该经历了两批人,我觉得三批的可能性更大!”
“你是说有人来过这里!”我心中掀起巨浪。
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中尉摇了摇头,用手电照着四周道:“这个不一定,因为如果有人进来的话,肯定有进来的道路,但是咱们根本没有看到。”
刚才我们围着四周转了一圈,根本没有看到任何出口。
“如果是盗墓贼的话,至少应该有个盗洞,但是这里根本没有盗洞。那么可能性只有一个!”中尉将手电照在石门上。
我顺着中尉的手电光看向石门,顿时感觉背后一凉,吞了口唾沫道:“你的意思是说,人是从石门里出来的?”
中尉点了点头,“很可能!”
我有些不敢相信,石门后面很可能就是李鸿一的墓,怎么可能从里面出来人?难道里面有人?或者鬼!!!
这个想法让我浑身一阵发凉,急忙伸手拉住三娃子,害怕一会儿要是真出来什么东西,再跟三娃子走丢。
中尉站起身来,盯着石门道:“现在咱们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从石门那进去!”
“走!”钟山沉声道,直接迈步往前走。
中尉紧跟其后。
我看了看三娃子一脸害怕的表情,咬了咬牙,跟了上去。
走到石门跟前,我看到石门上面雕刻着一副仙宫的景象,白云飘渺,仙鹤飞翔,仙宫隐现,非常美丽。
看着折扇石门,我不禁想到了皇上的那首诗。
难道那皇上觉得李鸿一因为尘事没有飞升成仙,觉得遗憾,所以就把墓葬大门雕刻上仙宫的景象,希望李鸿一死后能够飞升成仙?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有可能,这完全符合古代人的思想行为。
中尉跟石阡试着推了推门,发现大门纹丝不动,根本打不开。
“找找四周有没有机关。”中尉吩咐道。
钟山到石碑的地方寻找,我拉着三娃子在另一边寻找。
找了一会儿我便放弃了,因为这四周都是黑色的岩石,根本没有任何的雕刻或者石像什么的,完全不可能存在机关。
我看到钟山走了回来,便也拉着三娃子走过去问道:“找到了没有?”
钟山摇头道:“没有。”
我叹息道:“这四周光溜溜的,根本不可能有机关的。再者说了,人家建墓根本不想别人再进来,何必留下开门的机关啊。”
中尉转过身来,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