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林没想到楚风是这样一个直来直去的人,一时被问的有些尴尬。
楚风见状点了点头:“是我不对,不应该问当事人的。等一会儿王大哥回来,我再问问他。”
“唉!楚郎君这又是何必!”卢林闻言微惊,连忙劝道,“您是知州大人亲自要来的人,与我们的确不同,待遇稍微有些差距也是应该的。没有人会计较这些。那位李郎君……到底是年纪轻些,性情也忒直爽了,方才冲撞了楚郎君您,您就大人不记小人过,揭过罢!”
楚风闻言,看了卢林一眼。
卢林摸了摸鼻子,嘿笑一声:“不瞒您说,我与通判大人有同窗之宜,科举不成,荒唐半世,走投无路便来创个门路。我听通判大人说了那‘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楚郎君真是大才啊!听说又是诗书画三绝的您这样的人物为何不参加科举,在这里的确是屈才了。”
楚风闻言淡淡道:“浪得虚名而已,通判大人也是太过抬举在下了。”
听到这里,楚风也明白了,这位卢林卢兄之所以对自己这样客气,仅仅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底细出身而已,恐怕与人品本身无关的。只是抬手不打笑脸人,对方如此殷勤,楚风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
卢林又跟着客套了几句,说了些闲话,楚风便都是不温不火的应着。
小半个时辰之后,王继敲门而入,身后之人将笔墨纸砚送了进来。
“楚郎君,哦,卢郎君也在这里。我去问了下,书籍实在是不好往这里拿,笔墨纸砚倒是早早就备好的,诸位做的原本就是誊抄的公事,早点拿来也没什么关系,要是能够让诸位郎君闲来打发时间,倒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了。”
楚风自然道谢,心下欣喜。与人相处,再怎么也没有与书画相处舒服的。
“卢郎君,您的这一套文房,我是叫人送回你您房里,还是……”
“就放到这里罢。”楚风突然开口,语气虽然浅淡,却又十分坚定。
王继与卢林都微微一怔。
楚风淡笑道:“自己一个人实在太多孤寂了些,我见这房间宽敞,索性邀卢兄来作伴。不知道卢兄肯不肯相陪”
………………………………
第六十一章 威风
楚风的性情,并不喜欢与人争执。
但现实的问题在于,不论他喜不喜欢,只要在人群之中生活着,便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
按照千年之后的观点来说,他还只是一个尚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虽然长期以来自己一个人的生活磨砺了他的性格,但在人情世故方面,他终究只是一张白纸,甚至很希望自己可以一直这样白纸下去。
他不喜欢什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调子。虽然楚风也承认,那样的人物自然有他的厉害与魅力,但那种人,并不是楚风想要成为的人物。
千年之后的那些日子里,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十分简单。
作画、学画,接着作画。只要卖画的钱足够他吃饭,对于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他是个很简单的人,简单的几乎透明,一看就透的。只是这种简单纯粹的通透,在有心人的眼中,反倒成了一种刻意为之的雕琢。究其原因,其实不过就是“仁者见仁、淫者见淫”罢了。
这个世界上,永远改变不了的一点,就是“以己度人”。
李郎君看楚风,便觉得他同自己一般,都是花了钱、拖了人情来这里谋求一个出身的。
卢郎君看楚风,便觉得他与自己一样,是表面上摆出了一副谦谦君子与人为善的模样,肚子里怕是不知如何骂娘的。
楚风看他们,最初以为大家与自己相同,都是因为在书法上稍稍有些功底,于是被叫来做几日的打工仔。
事到如今,表面上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被戳破,楚风才明白了这些人内心潜藏的百褶千回,以及其中那些纵横沟渠的念想。
明月照沟渠,自然照不出什么白银与真金。
楚风的确不通人情世故,却不代表他看不出。
与旁人比邻而居,偏生自己又要因为文端先生的身份而高人一等,这是楚风做不到、心有不安的。
真的让他假装宰相府里能撑船,与方才那恶言相向的李郎君为友,谈笑风生,这也是他做不到的事情。
思来想去,他只能让眼前这位卢林搬到自己这里来。这样一来,每个房间都是二人同住,也就部分什么高低上下的。
楚风是厚道人,自然不会直接说出其中的缘由,只假借孤寂清冷种种,提出了这个建议来。
至于卢林,他原本就是刻意想要搭上楚风这道路数的,如今楚风主动提出这样的机会,他哪里会不同意,自然忙不迭的答应。
倒是王继,他是在官府里打混久了的,早已看出了其中事情必定不是这样简单。只是这毕竟是小事,既然当事人如此热络,王继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当即笑着应了,又唤人将卢林的行李铺盖改换过来。
一切安排妥当,王继退出院子之后,这才招了那拾掇铺盖的人来,细细的问了。
“那位李郎君说了些不好听的话。说是卢郎君厚着一张老脸,比自己小那么多的人都有脸去巴结,之类之类。”
王继听了,当下明白了一些,冷笑道:“早就听说这位李郎君愚傻,今日一见果不其然。也难为咱们大人,看在是自己小妾的面子上,才把这个侄儿弄来。不过如尽快看来,他除了自寻死路之外,倒也没什么意义了。”
王继想了想,吩咐道:“这等闲事由着他闹,自然有人收拾他。不过你看着楚郎君的面色,要是真的怒了,连忙派人来告诉我。其他人不管,这位才是祖宗。知州大人点名吩咐下来要关照的人物,万不可在咱们这里惹了事端。”
那人立刻应了,却又有些不解,问道:“要不要找人提点那李郎君两句何必要硬生生的往枪口上撞对谁都没好处的。”
王继闻言冷笑一声:“那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你以为你说什么会有用么!早年间就听说过的,没想到比传言还要顽劣些。无需咱们着急,最着急的是跟他一个房间的刘郎君了。那刘郎君是周府事的门路,总该比李郎君知些事端轻重。再者……那楚郎君也是有身份的人物。他若是真的想要抖一抖威风,咱们要是在前头做完了,他还哪里有那个场面去摆谱咱们啊,等着看好戏吧!”
小厮拍手叫好,恍然大悟:“是这么个理!还是您英明!”
……
……
楚风为人的性情,自然没有什么遇事就要出手抖威风的观念在。
深受后事人人平等的教育思想出身的他,十分不屑的一点,就是拿身份去压人。
而且,说句实话,楚风直到现在对自己的身份认知也并不全面。
在他看来,文端先生就算是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一个退休的老干部而已。都退休了,当地的官员前来拜会,应该只是给几分面子罢了。对于文端先生实际所拥有的影响力,是楚风无法猜测、衡量的。
当然,文端先生的影响力并不单单在于他自己本身,更重要的是整个山阴陆氏。
如今山阴陆氏在朝中为官者可谓是数不胜数,真正的“笏满床”,所谓诗礼簪缨之族,哪里是寻常官吏轻易敢得罪的
明末盘踞朝政多年的东林党,最初只是东林书院出身的同窗门抱团取暖,最终却发展成了如此模样。更何况家族的纽带要比同窗之宜坚固牢靠的多,身后没有支撑的官员,见到这种出身的官员,哪怕是官衔比自己低,恐怕也是不敢不以礼相待的。
楚风现在,是盘踞金山而不自知。
只不过,说句实话,以他的性情,即便知道了,也未必会真的如何重视。
………………………………
第六十二章 料峭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许多事情是这样的。
你并不重视甚至嗤之以鼻的东西,却是其他人所追捧、朝拜之物。
在陆氏书画行的时候,楚风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一来是身旁接触之人少之又少,二来,是这些人很少以世俗为念的,就连刘正卿,都是世俗当中的一个特例,身上自带了几分潇洒气度,于是在面对文端先生的时候,也没有那种溜须拍马的姿态。
可如今,却不同了……
卢林满心欢喜的搬进了楚风屋子,收拾妥当后,去看楚风,便发现这一位当真在书案上鼓弄着什么。
毕竟走的是通判大人的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