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宣和画卷-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谈笑妍妍,来往间都是此类的话语。

    楚风在旁磨墨时一一听了,不禁微微一笑。

    墨磨好后,他并不急着动笔,而是将林升的整首《题临安邸》好生在心中盘桓了几遍,将整个人的心绪调整到相应的程度后,才拾笔、沾墨、落书。

    这一首由他现在写来,调子自然与悲叹、痛心疾首无关,而是一味的承平与享受,甚至隐隐有些骄奢淫逸的味道才是最佳。正所谓“斗鸡走狗轻薄儿”,这是只有盛世华章之下才会产生的游手好闲的味道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杭州正是这样的繁华圣地,抬眼望去,此处有佳山,而佳山之后还有仙山,就算有一辈子的好韶光,又哪里能够轻易的游走赏玩的齐全。高楼之外仍有高楼,有的是背西风酒旗斜矗,有的是满楼红袖招,这样的盛情盛景、美酒美人,又哪里是一辈子能够品尝完全的。

    西湖已经是西子的化身,而在湖中的画舫里,美人们又开始歌舞、开始笑意盈盈,这样的画面,从来不曾停歇,也永远都不会停歇。这就是西湖,洋溢着美人的西湖,湖水的波澜就如同美人的衣裳,层层叠叠的涤荡开去,在惊鸿一舞中明明波澜万千,却又悄无声息……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就是在这样美丽的地方,眼前包揽着这样美丽的人儿,天公又肯作美,将春日的暖风徐徐吹来,入得口鼻之后,便成为一坛陈酿,何处不动人,何处不醉人。

    这样的景致、这样的风雅、这样的繁华,游人们那里还分得清这里到底是杭州城,还是汴梁城呢?

    二十八个字,楚风挥笔,一蹴而就。

    书罢,他看着纸上的字迹,不禁自嘲一笑。

    同样的一首诗,写在南宋还是北宋,味道实在是差了太多。

    同样是杭州城,同样是这样的春天。此诗中原本的悲凉与愤慨,当真会在几年之后就变为现实么?

    就算是繁华虚化,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实在太过令人感慨了。

    楚风微微思付着,看着门外铺天盖地的春、光。

    “看来楚郎君是写完了?快让我们来一饱眼福吧!”周府事开口,兴致勃勃。
………………………………

第五十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下)

    人生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一千个人,恐怕就会得到一千个不同的回答。甚至,在每个人人生中不同的时间段里,回答也必定是不相同的。

    只是,对于现在这个时候的周府事来说,他所追求的东西很简单――让楚风出丑。

    如是而已。

    而周府事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也很简单,四个字,顺水推舟。

    书法这种东西,除非真的好到一定程度,否则人与人的品味不同,谁高谁低、是好是坏,其实很难说清的。

    这就像是晋人极爱王羲之,而轻贬王献之。而到了后世,王献之又重新受到赏识,甚至很多人认为王献之的书法要比他父亲王羲之还好。如此类似的事情,并不止一件。

    人的审美是随着时代的变革不停的改变的。这就像是环肥燕瘦,各有各的美丽,只是时代不同,欣赏的目光自然也不同。

    书法就更加如此,除了那些真正在群星闪耀的星辰中绽放出异样光亮的华彩,亦或是那些真正经过大浪淘沙后筛选出来的结晶,很多东西,都仅仅是历史的一种积淀、艺术的一种沉积而已。

    美可以有千万种解释,书法更是这样。

    柔美娟秀的字迹,你可以说它不够有力;力透纸背的字迹,你可以说它灵动不足。潇洒龙蛇的字迹,你又可以说它太过流于表面……再刚强的事情都有它的破解法则,更何况,书法这种事,原本就是一件“漏洞百出”的事情。

    周府事早已准备好,牙尖嘴利的他,混迹于杭州城的知州府三年有余,哪里会在这种小事上栽了跟头?

    “哦,楚郎已经写好了么?拿来让二位大人看看吧,也让为师瞧瞧。”文端先生和蔼笑着。

    “是,陆老先生的高徒,我们一定要好生品鉴品鉴。”两位大人笑的轻松,心里所想的,不过是官样文章、应付了事。

    楚风将诗作拿了,笑着走来,双手奉上。

    而后,退开半步,微笑以待。

    “不管诗文如何、书法如何,单单是看楚郎君这一身不卑不亢的气度,就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啊!陆老先生的手段实在是高明,连徒弟都跟着您沾染了几分世外高人的气息。”知州大人接过了那张诗作,轻笑着,赞叹了一句。

    通判大人也面露笑容,想要接上一句,刚开口,却瞥见了那纸上的字迹,微微怔了一下,想说的话也被噎在了喉咙里。

    “山外青山楼外楼……”通判大人下示意的念了一句,心里有些讶异,不由抬头看了楚风一眼。

    楚风依旧侍立在一旁,微微笑着,仿佛谦和有礼,又明明带了几分出尘的不羁之气。

    “西湖歌舞几时休。”通判大人又接着念了一句,这一次,他看向了文端先生。

    文端先生眯着眼睛,笑意从眼角的皱纹里施放出来。显然是很满意的样子,而同时表现出的,并没有什么讶异的情绪,反而有些理所当然。

    后面两句,通判大人并没有再念,因为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屋内陷入一阵短暂的沉默。这沉默的时间很短,可却包含着万千思绪,也包含着万千复杂的情感。

    春风吹进门廊,绕过屏风,带来一股杏花的香气。

    一枚柳絮跟随着杏花的味道飘洒进来。也不知是柳絮追逐着杏花香,还是杏花的香气附着在了柳絮的身上。

    柳絮落在纸面上,堪堪挡住了“杭州”的“杭”字,又在微风中微微颤动着。

    “这字……”一时间,知州大人不知该反馈出什么样的情绪。

    “我这徒儿也算是无师自通,书法学的是蔡襄的《暑热帖》,只是临习的时间不长,小半个月罢了。书道我是不大懂的,我这徒儿又苦于无师,二位大人也是个中高手,如果有什么看法,还希望能看在老夫的薄面上,不吝赐教才好。”文端先生笑着道。

    “小、半个月……”知州大人重复着,嘴角下意识的抽搐了一下。

    文端先生嘴里说出来的话,应该不是玩笑。只是,半个月的时间,能够单单从临帖中学习出这样的字迹来?这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了些!更何况,不单单是这书法,还有这首诗啊!

    这首诗看着简单随意,可分明就是举重若轻!这哪里是寻常少年郎能够达到的高度?

    他浸淫诗词半辈子,如今能够写出来的东西,也不过是“繁华随雨逝,回首琼楼,寂寞影徘徊”之类的句子。这样看似随意的举重若轻,是每个文人都想企及的高度的。

    诗词文章、书法丹青,即便是文人豪客,能够通达其中之一已经不易,更何况是这样在诗、书上都有了几分造诣的?

    而最让知州大人无法接受的,还是文端先生的那句“临习了半个月左右”。

    谁都是从科举考试过来的,谁没有临习过书帖?偶尔手上得到一张名帖并不稀奇,最为关键的是,仅仅用这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这是令人咋舌的,甚至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

    知州大人看着楚风,看着这个侍立在一旁、面色淡然的少年郎,心绪浮动飘起,又缓缓的落下。

    他看了看旁边的通判大人,又看了看对坐的文端先生,轻笑起来。

    “江山代有才人出,看来我们几个都已经老了。”知州大人自嘲笑道。

    而旁边,同样侍立的周府事却不免脸色有些发绿。他就算是再怎么蠢笨,也毕竟是读书人出身,对于眼前所见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他自然是看的通透的。

    这样的书法……竟然比自己还要好上许多的,他周府事若是再敢贸然开口,那就不是挑事,而是嚣张了。

    更何况,知州大人的一句话,已经奠定了太多的基调。他一个小小的府吏而已,哪里敢与顶头上司拧着来?

    周府事是聪明人,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但人一旦过于聪明了,也免不了要畏首畏尾,一方心绪难以抒发,堵在胸口不上不下的难受着。

    只是事到如今,他还能做什么呢?
………………………………

第五十一章 卧虎藏龙

    “我早年间见过蔡襄的书帖,还是在洛阳袁公府上,也是一方尺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