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平章贾似道得意起来,摇头晃脑地说:“太后,官家放心,某会把这件事情的首尾都会处理好!

    听闻那殷地安国远在万里海路之外,一路上海怪巨兽无数,更兼有鲸波滔天,来往一次,绝对不易……明日某找可信之人着手差办,力求最快了……呵呵,改变国运,不可操之过急啊!”

    谢太后颔之。

    官家赵禥接过话来说:“师臣,可派出禁卫一同前往!”

    贾平章贾似道摇着头,这时他的一字胡子也一颤一颤的了,说:“官家莫要心急,此事某已经当成重中之重的大事情,禁卫或可用,但非常动用……”

    动用禁军,兹事体大,尤其在此时。

    宋代整个军制是分禁军、厢军、乡兵。

    禁军是中央军,最精良部队,任务是守京师,备征戍;厢军是州一级的兵,守在地方镇上;乡兵是地方上最基层的兵,在民户中选出或招募,以为所在防守。

    这样三层结构,互相呼应,使之内外相维,上下相制。

    大宋官家军权一把抓。而且不管哪个地方的禁军,一定要分别由多名高级的将领来统领,他们之间也不容易随时交结来往。

    这个办法,至少是避免了再有黄袍加身事件的出现。

    但是当北宋时期金人入侵的时候,却又一败再败了,那个靖康之变,把两个官家都抓去做俘虏了。

    所以,官家赵禥现在只得忍了,他也知道这事不可急切行之。

    谢太后缓缓地说:“鄂州和议之事,始终有人喋喋不休,哀家真真是无可奈何……”

    这个事情挺烦人,故事还挺长。

    1257年的那个夏天,让大宋天子和臣民最为恐惧的事情降临了。

    蒙古大汗蒙哥命其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随后御驾亲征,兵分三路大举攻宋。他本人亲率大军进攻四川;另一路由其弟忽必烈率领,自河南南下进攻鄂州,兵锋直指大宋行在临安;第三路由元帅兀良哈台从云南进攻邕州,企图迂回攻取潭州,从三个方向对临安实施包抄合围。

    这一年的秋天,宋理宗急命贾似道为枢密使兼两淮宣抚大使,开始指挥前线作战。

    次年正月,又加封贾似道为京西、湖南、湖北、四川宣抚大使,督江西、两广人马,实际上就是把三个战场的军事重任和指挥大权全部交给了贾似道。

    蒙哥大军一开始势如破竹,连克数城,但在进攻合州,也就是有名的钓鱼城时,却遭遇顽强抵抗。

    在1259年二月一直打到七月,蒙古军日夜猛攻,伤亡惨重,钓鱼城却依然固若金汤。蒙哥一怒之下,亲临阵前督师,不料身中流矢,于七月末暴卒于军营中。

    九月,忽必烈兵至长江北面的黄陂,正欲渡江,亲王穆哥从合州遣使带来了蒙哥的死讯,并敦请他立刻北还以维系朝野人心。

    忽必烈说:“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

    遂下令渡江,次日开始围攻鄂州。

    战报传至临安,朝廷震恐。

    官家立刻传诏,于军中任命贾似道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余一切职务依旧,让贾似道火速进驻汉阳、驰援鄂州。

    十月,贾似道进入危城督师,亲自指挥鄂州保卫战。

    这一战打得比较有戏剧性……

    蒙古军依恃其强大的战斗力,连攻半个多月,鄂州城却纹丝不动。

    忽必烈见久攻不克,便改变战略,命部将挖掘地道。

    但是这个时空挖掘地道,很容易让守军知道的,因为地下水位过高,不能挖太深,而且劳动工具还简陋之极,工作速度上不来啊。

    贾似道看准了他们坑道作业的方向,下令士兵修筑木栅栏,一夜之间就好像在城内又筑起了一座“夹城”。

    当蒙古军从地道潜入城中,发现自己钻进了死胡同,成了瓮中之鳖!

    当时,贾似道挥舞着闪闪发亮的宝剑,得意扬扬地说:“当某是蠢物?挖地道的蠢笨办法,竟然也敢使用出来?给某捅杀、射杀之!”

    蒙古军派进去的精兵,在胡同里毫无抵抗能力,全部被杀光了……

    忽必烈闻报,仰天长叹:“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两人还惺惺相惜上了。

    这场战役打到十一月,鄂州守军的伤亡已经超过13000人,而蒙古军也在鄂州城外抛下了不计其数的尸体

    。忽必烈身边的将领纷纷发牢骚,说这都是因为听从士人的建议,在此前的战争中禁止对攻陷的城池进行屠城,才使宋人敢于顽强抵抗。

    忽必烈闻言大怒,说:“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

    随后,南路蒙古军在兀良哈台的统率下于十一月中旬进抵湖南,开始猛攻潭州,从南面对临安造成了新的威胁。

    朝廷又急命救火队员贾似道前往黄州组织南面战场的防御。

    与此同时,贾似道接到合州王坚遣使送来的蒙哥死讯。

    一接到这个消息,贾似道意识到结束这场战争的机会来了。

    他立刻派遣秘使宋京前往蒙古军大营,在口头上承诺,以南宋向蒙古“岁奉银、绢各二十万”的条件让忽必烈退兵。

    事有凑巧,同一天忽必烈也接到了他妃子的急信,称留守和林的阿里不哥已经夺取了对朝廷的控制权,随时有可能继承汗位。

    忽必烈遂决定撤兵,派遣使臣赵璧入鄂州与宋京进一步谈判。由于忽必烈归心似箭,所以特意叮嘱赵璧说:汝登城,必视吾旗,旗动,速归可也。

    赵璧登城后,急欲见到贾似道,希望能迫使他答应更多的和议条件,诸如“称臣”和“割江为界”等,但其时贾似道人已在黄州,赵璧仅与宋京交谈几句后便发现蒙古军即将拔营的信号,遂无奈地扔下一句,俟它日复议之,然后匆匆随军北还。

    至此,鄂州与潭州相继解围,历时百余日的鄂州保卫战以蒙古撤军、南宋坚守阵地而结束。

    贾似道当即向朝廷上表:“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休!”

    宋理宗皇帝大喜过望,立刻宣旨命贾似道以少傅、右丞相的职衔回朝接受嘉奖。

    贾似道回到临安后,天子命百官郊迎犒劳,备极荣宠,并且赏赐给他大量金帛;其余有功将士亦皆论功行赏。

    对于天子给予的封赏和殊荣,贾似道是当之无愧的。在整个鄂州保卫战中,他以宰辅之身深入一线战场,自始至终与鄂州军民一起浴血奋战,不但尽了人臣应尽的职责,而且表现出了一个主帅应该具有的勇气、智谋和才干。

    对此,作为敌军主帅的忽必烈对贾似道的那两句评价便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这场战争的尾声却有一个小小的瑕疵,那就是让人喋喋不休的“鄂州和议”事件。

    其本质就是小流氓在大强盗毫无收获的离开时,给一个面子了,让他走的时候有些许好看,但凡混过江湖的人都心里明镜一般表示明白,但是正人君子不干了。

    好像就算真给了大强盗二十万贯钱以后,就怎么样似的;好像二十万贯钱很多似的。

    但是小流氓真没有想到,堂堂大强盗头子真不要逼脸了,还真派出使臣来找他讨要!

    当时贾似道就火了,你不要逼脸,某就耍流氓!

    他把那个使臣郝经给关起来,二十万贯钱,某家里有,妈蛋的,就不给你,给个面子你当真的了……
………………………………

第七十八章 小流氓和大强盗(续)

    这件事情是真实的。

    贾似道在当时的口头协议上的确承诺要向蒙古“岁奉银、绢各二十万”,但绝不包括后来蒙古所宣称的“称臣”和“割江为界”。

    原因很简单,混江湖是混江湖,混官场是混官场,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

    称臣,割江为界,这是要有文件稿的,要有最高领导同意的。

    没有大宋第一把手的签字,就算贾似道真的这样说过了,也认真答应了,忽必烈能信吗?

    笑谈一样,忽必烈能相信贾似道派出一个使者的承诺?

    但是,让小流氓打死也没有想到的是,大强盗头子不仅不要逼脸了,还派遣使臣郝经亲自上他的门来要二十万贯钱,二十万匹的锦帛的小钱,还耍起来无赖说称臣和割江为界了!

    妈蛋的,若是当时某真提了“称臣”和“割江为界”这个允诺,你能信还是某能信?!

    你要是真信了,你咋不去找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