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发生了变化,但是还是要设计剧本。
五个中年大叔在吃饭的饭桌子上头碰头地设计剧本。
王德发和万士达是海外客商,这一点是必须的。
大宋对海外客商那是绝对欢迎的!
宋朝政府对对外贸易采取种种“招诱安存之”的措施,诸如建立迎送、奖励、拯灾等条例搞劳抚问外商。对于招徕舶船众多,为政府增加税收有显著成绩的商人,由市舶司报奏,中央批准给予补官褒奖。
对于各国来华使臣;宋朝也给予较高的接待;并赐以服饰、礼品;授以官爵等。
至于商船遭受灾害,宋政府也会采取种种拯救措施,并使之法律化,常态化,极大的促使来大宋贸易的外商船舶数量增多。
除了派遣特使到海外广肆招揽外;宋政府还指令各地方官和大宋商人努力招诱蕃客。
在外商集中的广州港和泉州港设置“蕃坊”;由宋朝政府选择有威望的外商担任蕃长;并授予相应的官衔。
蕃长负责管理蕃坊内部事务;招徕外商来华贸易。此外宋朝政府还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蕃市;以便利外商在华贸易活动。
万士达和王德发这两货个子矮了些,还白净了些,有一些斯文气,也许符合宋人的相貌取向------但其实这两货一个学轮机,一个学化工,都是正宗理工科。
张国安还是做掮客吧,他个子高了些,应该在职业上差点。
但是他还带着他的娘子叫安静------可是那个时候有掮客带着老婆做生意的吗?
吴大鹏说:“就带了,怎的?!”
万士达说:“不好,就说顺道送她回娘家------”
这样好。
宋子强和吴大鹏依然是苦力劳工,不许多嘴。
吴大鹏说:“多啥嘴?你们以为王德发和万士达说话少,就老实了?他俩骗人更在行。”
那么大家去那个镇子干啥?如果有人问,就说购买一些山珍。用工业白银,错了,用银两,还有铜钱。
说到要带过去的铜钱,众人气不打一处来。
宋子强带回来二十公斤圆形铜板来,真的就是小小的铜板------上面一个图案也没冲压!光溜溜的铜板------中间倒是冲出一个四方眼来啊!
宋子强说:“我寻思不就以铜为货币单位嘛,多花费那工钱有什么用?宋人还在乎它长什么样子?宋人喜欢它是因为它的模样吗?再说他们都是铸造的。”
这倒是,众人破天荒地被他说服了,但是大家也共同决定以后让他去做的事情,一定完全交待清楚才行。
安静还担心钱太少了不够用。
张国安说:“够了,大约七百多枚一贯,一枚四克重,相当于现在好几千呢,啊哎,那还是以前,现在差不多上万了。”
还可以购买什么?彩石,各种彩石。
中国古代为什么难以留下大型石制建筑?他们还是缺乏有效的切割工具。
反映在宝石上,就是只喜欢较软的,能够顺利切割处理的,正好玉石就比较合适。
所以,玉一直伴随着中国文化。
而这一时期对一些硬宝石,他们就缺少应对手段,流行不起来,它们当然也就不值钱了。
这个,五个大叔要,比如钻石了,红宝石了,蓝宝石了,翡翠了------反正是你宋人只要处理不了的,只是颜色好看一些,可能有颜色还不好看,形状还难看的,大叔们都要。
那些所谓的“彩石”,他们是给一个铜板一个好呢,还是两个铜板一个好呢?
宋子强说五个吧,别坑宋人太狠了。
当然,有合适的玉件咱也收,不过也要防着宋人造假。
宋人是文物造假的高峰阶段,而且还是一种公开的行为。
据说,宋朝皇帝宋徽宗喜欢造假,仿制了一大批商代的青铜兵器,摆在宫廷里,乐此不疲。
宋代出土古玉增多,滋长了仿制古玉之风。那一阵儿,周朝、汉代的古玉器大量出土,包括良渚文化玉等出土,朝廷及士大夫都热衷于收集、整理研究,金石学的形成,兴起了一股复古集古玉的热潮。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都很闲,
为满足社会广大宋人群众的需要,宋代仿古玉开始大量地涌现。
这个仿古玉的渊源虽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唐代也有仿制,但基本上是仿摹同代器形的。所以成批量地仿远古时代造型的玉器是始见宋代,也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仿古玉应是宋才开始的。
当张国安把搜集的资料说完后,狂喝了一瓶茉莉清茶。
王德发淡淡地一笑说:“更好,有争议才好------”
万士达点头说:“对极了,还就要宋人高仿的------带回来后,让世界文物界先说是商的,又说是唐的,最后确定为宋人高仿的,这里就有故事了------”
王德发说:“对头,这样好玩。”
宋子强听得很明白,就说:“那还不如咱们去把甲骨文挖出来,去和宋人换-----他们不是喜欢先古嘛!”
王德发说:“那完了,你上当了,甲骨文是假的------不过你的想法倒是提醒了我,宋人可以造假,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造假------我们完全可-------”
宋子强急了,说:“你等一等------什么甲骨文是假的?你吓到我了,我打小就信这个了------”
王德发忧伤地看了宋子强一眼,说:“一块骨头或者一块龟甲埋在地里几年能不自然分解?”
“它们隔离效果好,都变成化石了------”
“几万块都这样?”
“都这样,就巧了!”
“好吧,这么小概率的事件我们先当真------你确定河南安阳那个地方盛产乌龟?”
“那是原始社会时候的事儿嘛------气候与现在不同,河里有的是乌龟-------”
“好吧,据说甲骨文里的单字都好到四千了,那么当时可能至少还有两倍以上的单字并没有出现在那上面------我们现代汉语单字有多少个?”
“------不排除有假的,但是一定有真的。”
“好吧,你又任性了,你应该学章太炎,早年他年轻,断然否定------后来岁数大了,发现这一件事情对所有人都有利,他学会了闭嘴。”
万士达悠悠地说:“祖先教会了我们很多------我们过去以后太好办了,不愁了。我们有实物来吓唬他们,要证书咱有证书,要文件咱有文件,咱会和大宋人关系很亲呢,咱们是殷人,当年东迁嘛,地点在殷地安国。”
吴大鹏说:“好了,一切都有了,准备穿吧。”
安静说:“不对啊,你们太心急了,还差一点。”
五个大叔集体发问到:“还差什么?”
安静说:“你们可能忘了提到黄金了……带几个小金元宝吧。”
王德发说:“这个我们想过……那时他们宋人还没有金银元宝,他们是做成铤……就是长方条状的样子……再说我们只查到好像在南宋时才开始用金叶子的……”
“金叶子?就是《鹿鼎记》里面的那一种?”
宋子强好奇地问。
“对,一块金锭常常好几两重,那时候付钱都是称重量的,金铤比较厚不好切分,一不小心多切了一小块就不好沾回去了。
那些南宋人就想出了纸页形的金叶子,大约40克一叠,每张4克,付钱的时候,剪起来方便,又好控制大小重量。
南宋的黄金产量少,价值很高。比如在南宋中后期,一两黄金可以换大约两万四千个铜钱。
这么一叠40克的金叶子在宋朝度量衡中正是黄金一两,这可是一笔相当大的巨款。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小额贸易不太用得着黄金,只有大宗贸易才用得上。朝廷是使用黄金最多的,据文献记载,兑换钞引、赋税、赏赐、上供和军饷开支常常用到黄金,想想,若是用铜钱可是多大一堆啊。
南宋的洪迈在他的笔记小说《夷坚志》中提到过,绍兴年间,有外地人来临安活动时,带的经费就是金叶子。”
安静说:“那么他们怎么能保证黄金成色呢?成分哪怕差了一点点,都是一笔巨额损失……”
………………………………
第九章 我们是九零后了
王德发当时直接就否定了安静的暗示,这个带假金的想法不科学。
宋子强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