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8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铁甲船是全新的产物,对张老实厂长来说,他只是听过王德发主家说过几次……其他的,他闻所未闻!

    如果不是先制出模型来,那他做梦都不会想到天下还会有这样的海船!

    吴大鹏到的时候,万士达正在那里和张老实厂长研究整条船的配重问题……如果是大木头船,配重就简单之极了,如果发现不合适,到时候都可以现场改动!

    可是,这可是一条铁板加铆钉的大家伙!

    一切都要预先研究好……在远处专门为这个搭建的大工棚里,几百个挑选出来的造船工人正在干舶台上前前后后的走动,可以清楚地听到那里传来的砸铆钉的声音。

    呵呵,慢慢去砸吧,听说全船将近有一万个铆接点……

    万士达看见吴大鹏进来,便挥手让他先在沙发上坐一下,然后转过头去,继续和张老实在图纸上比划着。

    吴大鹏也没有在意,他舒服地坐下,顺手用万士达的茶杯倒上茶水,自饮自乐。

    他也没啥大事,只不过想随便聊一聊。

    万士达与张老实厂长研究完了后,他在图纸上做下了标志……张老实厂长卷起了图纸夹在臂下后便要走了。

    他临走前还与吴大鹏打了个招呼,吴大鹏在沙发上欠了欠身子,算是回了礼。

    吴大鹏说:“铁甲战船建造成功后,就开工铁甲商船……我们就可以去南北美了,一想到那里的美丽风光,无数的来回奔跑的印地安人,无穷尽的资源,我这心里呀,就沉不下来了。”

    万士达从茶柜里拿出了一个新茶杯,说:“沉不下也得沉下……铁甲战船至少要一年半呢,我怀疑强子太乐观了。

    铁甲商船又得一年到两年,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刚刚开始。”

    “靠,你又说那个家伙……”

    “……大鸟,这是一个注重商业精神的时代,大宋政府还算是一个正常的政府,但是,我们不能不防商业精神的短板效应。”

    “知道,太知道了!我马上整出一份报告让《流求时报》登出来,肯定能引发人们的讨论!”

    “有关什么的?”

    “迦太基国失败的原因……”

    “这个例子太好了!”

    “那是啊,咱们整天得动脑子才能给别人洗脑……当然,是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要不然我们的后代还要遭几茬子的罪,在我们的时代,就把那些罪恶基因尽量全都干死!”

    好吧,现在这些只是一个构想,还要慢慢去实现。

    这里插一件事情:

    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迦太基开始向非洲内陆扩展,并控制了北非的大部分腓尼基人殖民地。

    与此同时,迦太基亦向西地中海进发,占领了西班牙南部海岸及其附近岛屿、撒丁岛、科西嘉岛及西西里岛西部等,开始称霸西地中海,与希腊分别控制着地中海的西东两边。

    罗马于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公元前264至公元前146年与迦太基为争夺资源而走向战争,即历史上著名的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这场战争前后进行了3次。

    持续118年的布匿战争,以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结束。

    罗马人在这期间坚韧顽强,愈挫愈勇,永不言败,而迦太基人意志薄弱、贪生怕死、畏惧战争。

    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给交战双方带来了极大损失,特别是罗马多次遭受重大失败和挫折,数度濒临绝境,但罗马人表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凭着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一次又一次的险渡难关。

    第一次布匿战争战败时,他们在国库空虚、税率高至极限的情况下,靠国民主动捐资再建舰队。

    当迦太基想乘胜和谈时,罗马人奉行“绝不在败北的时候妥协”原则,坚持战争到底。

    第二次布匿战争,起初罗马连败几役,但他们始终没有像汉尼拔想象的那样分崩离析,反而愈挫愈勇。

    在波河平原的两次战役中,罗马军3万人丧生,但他们誓与汉尼拔再决雌雄,公民踊跃参军,迅速组建了13个军团。

    坎尼战役一仗使罗马战亡全国五分之一的青壮年,包括大批贵族子弟。据说迦太基士兵从罗马阵亡将士手上取下象征贵族身份的戒指,足足盛满了3个大箩筐;罗马元老院300个席位,因议员阵亡,战后空缺多达177个。

    但元老院要求城中悲痛的妇女们闭门勿出、禁止提“和平”二字、不许赎回被俘者,认为危急时刻仁慈会引来祸害,严酷虽短期痛苦但长期对公众有益。

    经迦太基军反复蹂躏,罗马经济到了崩溃边缘,被迫对内增派税赋、对外大量举债,公众生活贫苦,但人们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

    与此相反,迦太基人由于生活富裕舒适,普遍贪生怕死,他们但凡能够收买雇佣军,就绝不愿意自己去过军旅生活,认为那会白白浪费赚钱的时间。

    迦太基人工于算计,他们可以把各个民族一条人命的价值精确计算到个位数,他们认为一个成功的迦太基商人的性命太贵重,不值得去牺牲,打仗这种事只要去找西班牙人或高卢人代替就行了,战争如同商业投机,开战无非是为了打开新的市场。

    打仗关键是钱,钱越多,能收买的雇佣军就越多,胜算就越大,如此而已。

    由于贪生怕死、畏惧战争,他们在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军远征非洲之初,才败了几仗,死亡的还都是外籍雇佣兵,就迫切地想要向兵力不足两万的勒古鲁斯求和。

    在罗马人第一次依靠自己操船技术、使用撞击战法打败迦太基舰队后,迦太基人便再也无法忍受战争带来的困苦和负担,又主动向罗马求和,以割地、赔巨款为条件换来短期的和平,而其实当时罗马人遭受的苦难远远超过他们,已经耗尽财力,承受不起哪怕一次新的失败。

    第三次布匿战争开始时,他们更是一味忍让,唯罗马人之命是听,与虎谋皮、自废武功,直接导致其亡国灭族。

    一代传奇英雄汉尼拔的横空出世以及与罗马之间至死方休的血战地中海争霸的战火将迦太基的都城夷为平地,其全部属民被屠杀或者变卖为奴……

    公平自由的商业精神,文明的兴衰交替和绝不妥协的生死斗争……迦太基的故事太耐人寻味了……

    商业精神的软弱性太明显……光有铁甲战舰还真不是绝对的保靠呢。

    感谢书友澳洲老吴的打赏……这几天有私事太忙了,明天恢复正常,见谅。
………………………………

第一百九十章 圆满的智慧与德性

    但是,有关迦太基国失败的报告没有引起想像中的大争论……许多岛内与岛外的读者竟然来信说“国虽大,但好战必亡”的道理,基本都在替迦太基国鸣不平,他们竟然一致责骂罗马帝国!

    好吧,吴大鹏感觉又错了,他明明是在暗喻大宋与靼鞑强盗集团的关系,并揭示商业精神的短板……但是,竟然被他们用来指责战争了。

    战争当然是一种罪恶,对于正常的国家来说,这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手段,但是,“好战必亡”这是一种什么逻辑?!

    好战与必亡根本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嘛!

    吴大鹏马上指导杨友行组织人手开始写第二波次的文章,探讨有关战争与兴亡的关系……着重谈战争与战争成果转化的关系。

    吴大鹏的核心看法是,战争带来的是市场,是资源,甚至是发展的空间……当然损失是难免的……如果在可控的程度内,战争带来的收益是是远远大于损失的。

    相关的言论在《流求时报》上引发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什么言论都引出来了。

    《流求时报》有一个传统,只要你的来稿能自圆其说,语言基本顺畅,内容基本充实,那基本上就能刊登出来,从来不封杀言论。

    杨友行曾经得意地说:“一定要让对方说出话来,要不然你分辨不出谁是傻逼……再说了,人家认真写的东西让你花不了几个稿费就用上,省了多少事啊……”

    这种做法有它的好处,整整一个专栏都是读者的来信,没有费记者们任何力气……当然,有的奇谈怪论也很是搞笑。

    张安国对这场思想战斗的后幕心知肚明,他笑着对吴大鹏说:

    “啊呀,你想搞出一场真理大辩论?”

    “是常识大辩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