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大鹏这次说的是实话,王安国夫妻两个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为开发流求做准备,而且宜早不宜迟,所以大家也就帮助他了。

    买块地当地主的生活,他们还是不想的。

    他们搬到了尚家村后,开始了另一类生活,毕竟要过年了。

    刚买回来的九个童男童女还算好,没有发生哭着找爹娘的事情。

    鲍威和郭勿语来活了。

    他们要负责教这些孩子们的学习,不管男女,先把他们学过的内容教育了他们

    他们还要喂驴,特别是半夜还要给驴加餐

    郭勿语说:“某只比那些童子大两三岁,却要干这样多的活”

    鲍威说:“还可以吧,想到某竟能当教授,真是让人快活”

    郭勿语眼珠一转说:“两人一起在半夜起来喂驴太不方便了,不如分开,今晚是你,明晚是我------”

    当时鲍威就答应了,这让郭勿语心情好点儿。

    他偷着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几个轮次后,自己正赶上是除夜呢。

    那时大家都守夜不睡,所以根本不要半夜等着喂驴了。

    宋子强也没有闲着,他和买来的厨娘打成了一片,还连带着那个拆洗人和三个使女。

    厨娘叫春娘,是个寡妇,也没有孩子,她是属于自卖的。她说自己才二十九岁,但是宋子强怎么看也认为她至少三十五了,但是这个不重要。

    宋子强问过她的厨技,发现她会做的菜肴大多是靠大锅煮的,当然,这是大宋的特色,但是这不行啊。

    宋子强开始教她炒菜,从麻婆豆腐开始,一气儿到咸口的锅包肉,十几个菜,每天都练一练。

    还要学会颠木柄马勺子,这个是找铁匠定制的,一个手不够劲儿,两手颠

    还好吧,毕竟她还真有一手的刀功,墩板功夫不错。

    还把拆洗人和三个使女也拉上了,这是让她们见识一下,到时候能打打下手,帮个厨什么的。

    之所以能买一个拆洗人,是因为她自称还会针线活儿,属于多面手。

    她叫喜娘,谈吐大方。

    她说她是南归之人,这一路上,家里的人陆续死在路上,她却活着回到了大宋,真是万幸啊。

    她说她已经三十五岁了,本想再嫁人,但是别人都嫌弃自己不能生养了,所以只能自卖了。

    当时,宋子强就说:“谁说不能生养了才三十五,正是生二胎的好时候呢,很多比你岁数还大的人都能生二胎,国家允许你生了啊,要高兴”

    结果他把喜娘给劝哭了,喜娘说:“要是再生,还真是二胎”

    宋子强莫名其妙了,怎么哭了

    最后把她买下来了。

    宋子强经常要亲自做示范的,他把铁炉子烧得旺旺的,马勺子一架上,那油火顿时起了两尺多高,他在这油火中炒着菜,不时颠动两下。

    一会儿就搞定了一道菜。

    旁观的五个女人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这更让宋子强骄傲了,最好的厨师永远是男人。

    其实在时序一进入腊月时,临安街市上的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开始用猪肉、羊肉、鱼肉腌制腊味,腊味不但可作年货,还可以储存到明年夏天。

    所有的市场上迎来了节日消费的旺季。

    街市尽卖撒佛花,韭黄、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等年货;商铺“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帖幡胜之类;小贩沿街叫卖着锡打春幡胜、百事吉斛儿等吉祥物,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当然又有市爆仗、成架烟火之类的。

    当时,大家也都感受到了这年味,但是还不得不为四处购物忙乱,本来可以叫牙郎去进货的,但是有些东西的叫法不同,牙郎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要什么。

    所以只能自己去找。

    他们手里有这个时空里的一切资源坐标资料,但要是他们需要的东西,大宋已经开发出来了就更好了。

    比如现在,信州铅山县出铜无算,常十余万人采凿,这整个采矿和冶炼过程的人手都是在一起,真是令人感叹。
………………………………

第六十七章 吃一顿大宋的年夜饭

    在这几个时空走私者为了朋友的事情忙乱时,人家大宋老百姓正过着一年中的好日子呢。

    从踏入腊月到除夕期间,大宋老百姓有两个节日要庆祝,首先迎来的是腊月初八的“腊日”。

    这一天,临安城的寺院要选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等小巧食材,煮成“腊八粥”,赠送给施主之家。药店则将虎头丹、八神、屠苏等中药材装入小布囊,叫做“腊药”,馈遗大家,用于腊月的保健。

    寻常人家也会做“腊八粥”,邻里之间还要相互馈赠礼品。

    到了腊月廿四日,是大宋历法上的“交年”,家家户户不论贫富,都要准备蔬食饧豆祭灶,夜间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所以白天街坊间市声鼎沸,到处都是叫卖“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等祭灶用品的声音。

    市井中还有“迎傩”的祭神队伍,敲锣打鼓,向各户人家“乞求利市”。

    这有些像那面世界里常有给商店送财神的事情了。

    对大户人家与中产之家来说,添置年货,自然不成问题,但对生活于城市底层的贫穷家庭来说,少不得要花销一大笔钱,恐怕也应付不了这个过年的开销。

    不过,穷人也有穷人的办法:进入腊月之后,街市里的贫穷人家,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型,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

    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习俗,“驱傩”只不过是这一习俗的形式与附加功能而已,更重要的功能是它给了城市贫民一个获得救济的机会,同时又不失体面。

    许多大户都纷纷给了个打赏,图个一年的吉利。

    这样许多的穷人总会有些额外的收入来过年,算是财富上的一个自我均衡。

    忙乱了几天后,大家总算安顿下来了,过了几天的悠闲生活,等着过年。

    这几天中,这个刚刚组建成的小团队,在一点一点的融合。

    还好,到现在没有发生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

    明天就要过年了,现在吴大鹏、宋子强和王德发这三个人打着这个时空的叶子牌,玩法很简单的。

    吴大鹏说:“这是一个穷人也讲究体面的时代,而且是穷人也不算太仇恨富人的时代,因为他们也有机会成功”

    宋子强不在意地说:“哪个时空不一样自己不努力就是不行。”

    王德发看到他们又要冲突起来,马上说:“那个郭勿语又打学生了”

    大家静了一下,果然,听到偏房里传来郭勿语的嗷嗷叫声,他又发火了,这小子,教学一点也没有耐心

    王德发把手里的牌一丢说:“我去看看,帮帮他”

    王德发一走,只剩下吴大鹏和宋子强了,两人大眼瞪小眼的,没有话说了。

    今天一大清早时,万士达就带着鲍威驾着四**驴车走了,他们只是去采买一些年货。

    其实前两天,刘钱行首已经给他们送来了许多年货了,只不过他们还想要买一些青菜罢了。

    刘钱行首不仅送来了许多腊肉腊鱼,竟然还有骆驼肉

    这样,两头活肥羊就不算什么了,几只活鸡更不算什么。

    当时随行的还有一个厨子,他说他在明天除夜时,领着人来给大商们做除夜饭。

    刘钱行首想得真周到,他们原先还想要自己做呢,这一下子就省事了。

    当时吴大鹏就点好了二十道菜,大家一致认为这些个菜还算可口。

    他们点了蟹酿橙、酒香螺、南炒鳝、两熟鱼、芥辣虾、水晶脍、虾元子、莲房鱼包、酒蒸石首、抹肉笋签、炙骨头、荔枝白腰子、酒蒸鸡、蜜炙鹌子、炒鸡蕈、冬瓜鲊、莼菜汤、江瑶清羹、鱼辣羹、鳖蒸羊

    那个厨子当时就拿出了铅笔,记到了一个小本上。

    当时大家都愣了,不会吧,他们在临安县城制造的铅笔都流传得这样广泛了

    那个厨子看他们好奇,便解释说:“某是广元楼的外厨,不是茶酒博士,经常记不住客人点的菜肴,见有新开张的酒店,有小二用此物,感觉甚是方便”

    大家服了,这大宋真是与众不同。

    闹义和团时,家里若是有铅笔,全家都要被砸死的,这到好,大宋的老百姓是只要对我有用,管他是什么来头呢,拿来就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