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煤油灯和煤油炉现在一直在大宋境内畅销,煤油早已经是紧俏物件………………垄断,那简直是日进斗金的收入。
吕家曾经也派出人员,海内海外地去找什么煤油井………………他们私下里打听过,说是在海外大岛上有此物………………但是几年下来都一无所获。
只能说流求岛的人有好运气,他们真是有天神相助,才能找到。
吕氏家族还从种植棉花上得到了好处,有了收获后,他们可以直接卖籽棉,也可以卖皮棉。
不仅如此,他们也有纺纱厂和织布厂,只不过棉花产量高时,还不如直接卖原材料方便。
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用棉花原料充顶煤油货款。
想想都不公平,流求岛是从海外某大岛上的煤油井里打上煤油就卖钱钞,而自己呢?却要辛辛苦苦种中棉花来与他们交换。
这个真没有办法,煤油太好用了,比什么鲸油灯亮上五倍,而且还可以烧饭。
吕家想要多要煤油,就得多种棉花。
还是在前年吧,吕家有一个偏房成员来向吕文焕告状。
他隐讳地说道:“原先我等与北面的人谈好了,租种他们的旱地,有了收成后,给他们一成半的皮棉,或者要棉布也行。
但是他们不讲信义,我等现在刚刚要收第一茬棉花,他们改要成两成了!”
京湖制置使吕文端听到后心中火起:“如何能如此不讲信义!………………那棉花的收成比这里如何?!”
“确实要高上许多………………但是棉花吸田,我等往那里不知运送了多鸟粪石!那里方圆百里,不过有兵数百………………不如派人去抢了他们的地方!!以报我等心头之恨!!!”
京湖制置使吕文端苦笑了一下:“我等为大宋官家守边,如何能擅起战端?!”
两成就两成吧,反正总是比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棉花的产量高,算是额外的收益吧。
到北面的敌占区种棉花,那是吕家偏房的人找了旁人当代理搞的。
京湖制置使吕文焕根本不知道,而且根本和吕家没有一两棉花的关系。
到了去年吧,吕家偏房的人红着眼睛来找吕文端:“太可恨了,他们竟然又要我等三成的收成!否则一两棉花也不得运回!”
京湖制置使吕文焕心头大怒!
是可忍,孰不可忍!!
竟然寡廉少耻到如此境地……
吕家偏房的人说道:“那里方圆千里不过只有千八百军队………………我吕家只要派上几百人,定能全部将他们驱除干净!”
京湖制置使吕文焕寻思良久,说道:“………………此时流求卫队正与那鞑靼人大战,虽屡有战绩,但尚未有定论………………若引来鞑靼大队人马,于我吕家不利。
少了一成就一成,全当遭了水灾。”
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反正在北方租种的面积比去年大一些,少了三成,但总量还是多了一些。
但是啊,棉花早已经民间被称为是“软白银”了,可以随意换回金银煤油,换到流求钱钞………………少了三成,真是让人心疼。
张岛主和他的朋友早都计算过,以现在大宋一亿多的人口总量,纯粹的纺织行业至少可以兴旺一百年,如果算上朝鲜、日本以及印度与西方市场,说是达到两百年的兴旺期都不为过。
王德发激动地想象着说:“就算技术进步缓慢吧,两百年的初期工业革命………………那大宋会变成啥样子?!这个民族会变成啥样子??!!”
张岛主呵呵笑了,说:“不可能进步缓慢的,大宋从来都是主动向我们学习的………………想想看一亿人或是整个世界对棉布的需求,就算是一人三个月一双鞋吧,那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大市场!
我们应该开始看到初期工业革命的曙光了!”
工业发展,哪怕是初级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都是巨大的,远非手工业可比。
事实上,棉花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从印度流传到了大宋,在海南岛,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福建路都有零星种植。
只不过那些棉种都是亚洲棉种,质量不算太好。
张岛主他们带的是海岛棉种,是最好的长绒棉,绝对能织出上好的棉布。
吕氏家族所在的京西南路,是第一批得到流求岛售卖的良种的地方,甚至比在山东地区种植的早,他们得利最早,也最多。
所以,他们吕氏家族敢于冒着巨大的风险偷偷和北方鞑靼强盗集团管控的地方官合作。
北方原本要比南方开发的早,田地,特别是旱田,远比南方多。
几年的战乱对北方的破坏是巨大的,他们那里的闲田尚多,只不过缺乏经济作物的良种。
玉米和土豆虽然早已经流传到他们那里,但是那物件只能饱人,无法带来钱钞。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也或许是吕家的行贿起了作用,双方的合作一拍既成。
但是北方那个地方官在棉花将要有收成时,却屡屡失信于人,也是够让人烦恼的。
今年在棉花即将要采摘时,京湖制置使吕文焕正在房中闹心,或许对方能提出四成的折扣!
但是,他却先接待了一位密使,此人多年来负责贾平章与吕家的联络。
值得信任,而且没有大事不登门………………那位密使向他展示了一份密信。
京湖制置使吕文焕看完后,脑门出了一层冷汗………………
………………………………
第三百零三章 玉米面饼好吃还是白面饼好吃?!
京湖制置使吕文焕看完信后,又认真地听完了那密使的嘱咐。
也许这样的嘱咐比那密信的内容都重要。
听完后,他的心里出现了一丝曙光。
此事不仅有贾平章的安排,竟然还有流求岛势力的参与!
京湖制置使吕文焕不仅佩服流求岛出产的物件实用,更佩服他们的军事实力。
他们吕家也私下来往山东地区派出过义军当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打出吕家的旗号了。
所以,他十分了解山东地区的战况。
原本只是一群厢兵,经过他们挑选和训练,竟然会有如此强大的战力!
他把这一切都归为武器的功劳。
吕家家族的亲兵也许是除了御前火器营之外,除了军服外,最最全盘流求化的军队。
吕家也有从天竺和开罗换来的战马和马穆留克骑兵,在军演中,他让那些骑兵与自己的亲兵搭配作战,感觉不光是能守城,还能恰如其分的偷袭与反击!
贾平章让他想办法虚报鞑靼集团增兵的军情,可以用尽手段。
流求卫队也会派出一支队伍来与他们配合。
果然,送走了密使后,不几日便有几条商船来了,下来了一队身着百姓服装的人,他们随身还带着诸多的行李。
看护码头的官员见了那些人递上的礼贴,马上知道是京湖制置使亲自让他等待的人到了。
话不多说,他立刻将那领头之人带到了吕家。
那领头之人身材健壮,但是衣着举止毫不起眼,脸上自然带着笑意,就如同一个行商日久的商人模样,看了让人亲近。
他得到了京湖制置使吕文焕的亲自接待,两人在密室里商谈很久,没有人可以听到他们的交谈。
待那人被吕文焕送出密室后,他独自走出吕府的侧门,悄然就消失在日益繁华的襄阳城。
此人正是流求卫队特工大队队长黄祖,这一次,他带着两支小队,一共二百名队员来这里执行任务。
他要配合吕家集团搞出一些动作来。
京湖制置使吕文焕与流求卫队有过交流,当然知道这一支人马。
其实他也有类似的队伍:他从亲兵烧炭军中十之选一,选出三百人来照着特工大队的样子来训练。
而且,武器和设备基本都一样连双方人员的编制都一样,双方合作到北方去起事,正好还是一个暗中的比赛。
京湖制置使吕文焕通过与黄祖大队长的交谈得知,此人也只不过知道是张岛主命他在河北东西两路配合吕家起事,以达到捣乱敌人后方的目的。
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这更深一层的用意,这个大队长却不知道。
京湖制置使吕文焕当然也不会把更深的意图告诉自己的手下,便任由双方队长自己去商议配合。
贾平章密使当时说过了,要闹而不乱,要危而不战总之一点吧,要有口头上的战争,但是绝不能有真正的战争。
如果光看密信,吕文焕真吓了一跳,竟然要他去主动挑衅鞑靼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