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燃着了的引火索在快速飞行中划出的火线似乎已经织成了一张大渔网,大过网眼的东西无路可逃!

    停靠在码头上的帆船最怕的就是火灾,由于码头较小的原因,帆船只能靠在一起停泊。

    一条船燃起大火,往往会殃及邻船!

    特工队员们一开始时全力向着停靠在最外面的海船发射,期望它能尽量燃烧,挡住企图逃走的其它船只。

    结果排在最外面的一条海船身上扎上了十数枝弩箭,转眼间它的船身上就燃起了冲天的大火!

    队员们在几十米外都能感受到随着海风吹来的热浪!

    他们马上奋力划桨,快速转到另一侧后继续施放弩箭………………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会注意到远处的兀满造船场上空同样升起了冲天大火!

    停靠在码头的海船上还有一些水手或奴隶在睡觉,这个时候,已经无人关心他们了,只能看谁更加机灵或者更加幸运才能躲过这场对他们来说是无妄的灾难。

    但是,还有很多人无法逃掉。

    火声,风声,嚎叫声,声声入耳!

    他们最后完全用光了燃烧瓶后,才离开了现场。

    后来,他们安排的内应去调查纵火结果,发现这次行动的成果惊人。

    这个时空当然也有防火措施,但是绝没有想到这世上还有燃烧弹这种武器!

    还有传言说,那天的火灾是天上的流星下落才引发的,是天火,否则怎么还会有火苗在水上燃烧着?!

    这场大火把兀满港里的大型海船全都烧光了,只幸存了一些小小的船只,主要都是一些交不起停靠费用的渔船………………兀满造船场里的末完工的战船全部化为灰烬,那木料堆放场里的木料也化为足有三尺厚的木灰。

    据说连造船用的铁件都半融了,堆成了一团团样式奇怪的铁艺品。

    造船场里烧死了七百多人,跑出来五百多。

    兀满港里烧死了两千多人,他们大多是水手和划桨的奴隶,有的船燃烧时撞上了码头,连码头都烧塌了一些。

    足足有十天,那个港口里没有出发或停靠过一条成规模的海船。

    兀满港在那个时期成了死港………………其实以后也真会成为死港的。

    霍尔木兹岛上,早就有人发令说过,只要那里停靠了十条以上的大型海船,只要那里的造船场开始造船,就会有人主动去纵火,哪怕不是依靠人员施放………………在兀满城的一家小小的商铺里,某个隐密的角落处,藏着十几枚上一次纵火时没有发射的黑火药火箭。

    那时,那几个内应看到火势已经冲天了,再加火箭可能会把火引到城里来。

    于是,他们按照计划中的要求,悄悄隐藏起来………………他们在城里开个小小的商铺,也许是最好的藏身办法。

    张德培中队长看了情报后,对郭勿语大队长说:“量敌为宽的说,我们在波斯湾里的发展多了三年的安全期………………真不知道山东地区怎么样了………………”

    同伴们差不多是一起长到大的,彼此的模样早都深深印在了大家的脑海里。

    郭勿语大队长在脑海中把同伴们的模样一个个过了一遍后,最后定格在了鲍威大队长的身上。

    这个家伙现在过得不知道好不好,有自己现在这样得意嘛?!

    他们只能借助来往开罗地区贸易的海船与流求岛联系,正常的情况下,一个情报一来一往就要两年的时间。

    但是他们没有觉得自己离流求岛最远,其实最远的是王征和小二带的那支船队。

    他们那时开始考虑回家的情况了,毕竟他们超额完成了作战任务。

    黄金海道上成规模的波斯海盗已经没有了,暂时更不可能还有波斯海军来冒充了。(未完待续。)
………………………………

第二百四十五章 远航的深意是什么?

    流求卫队海军部的战船队确实不是离流求岛最远的船队。

    王征和小二领着的船队是最远的,他们一直到了张岛主送给他的地图上标示的马达加斯加大岛。

    当时,他们沿着所谓的东非沿岸义无反顾地向着南方前进!

    他们相信他们的张岛主绝不会出错的!

    一路上,在他们真的看到了正午的太阳出现在了北方时,他们遇到了不少的海岛,但是都因为太小而被放弃了,等他们到了所谓的马达加斯加岛后,他们真的都呆住了………………如果不是张岛主给他们的海图,他们一定会认为那里是一片大陆,好大的一个岛啊。

    他们那时在岛上弄到了黄金和马达加斯驼牛,还有象鸟蛋、猴子面包树的种子………………还有其它他们认为有趣的动植物。

    那里的硬木资源竟然比流求还多!

    他们无法带太多,只好砍了一些品相极好的带走,他们还给当地的土著发放了金属刀斧,让他们闲着无事就砍硬木,然后堆放好,等着他们再来时,再给他们两只手的手指那样多的刀斧!

    他们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再往南走,张岛主的地图里没有标识了,想必不希望他们前往。

    王征这个时候遵从张岛主的安排,已经把队长的职权交给了小二。

    王征当时意味深长地说:“张岛主不远万里让我们来那个什么马达加斯加大岛,难道只为了黄金、驼牛和硬木、大鸟之类的?”

    小二队长快活地说:“我们还把那东非沿岸的补给点都探明了!他日再回来可容易了!!”

    王征说:“你就没有想过有何深意?”

    小二说:“没有想过,就算有深意,到时候我们的主家定会告诉我们………………”

    好吧,王征不打算与他沟通了。

    前文说过,大宋海外贸易一直是非常发达。

    这个民族的历史中,有两种海外贸易:朝贡系统与互市系统。

    朝贡是中原天朝安排天下秩序的机制,其中也包含了国际贸易的功能。

    从本质上说,朝贡贸易是一种具有“双重不平等”的商贸关系:诸邦向天朝纳贡,我天朝获得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政治荣耀。

    这是政治上的不平等:天朝高于诸邦。

    经济上的不平等则反过来:中原天朝给予诸邦的回赐,其价值远远大于朝廷收到的贡品,诸邦在政治象征意义上表示臣服,但在经济上则得到了巨大的实惠。

    所谓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朝贡贸易固然可以满足中原天朝的政治虚荣心,但在经济收益上则是得不偿失的,用大宋时期苏轼的话来说,朝廷无丝毫之益,而远人获不赀之财。

    这个时期的大宋知识分子还是有良知的,他们能分清楚是非,也敢于发出自己的见解………………并不在乎国家面子上的工程。

    朝贡贸易格局在大宋时代悄然发生了变化。

    大宋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思路,对朝贡贸易加以抑制。

    如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朝廷听从广州官员的建议,立法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甚至下令商船不得擅载外国入贡者,否则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

    总之,就是别想用什么面子工程来挣我大宋的钱财,别当我们是大傻/逼!

    与此同时,大宋王朝对民间的互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

    大宋几代的君主都比较正常,他们相信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贯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

    这其实不过是个常识,发达的市舶,可以让政府获得丰厚的商税收入,减轻百姓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大宋君主没有什么为老百姓服务的观念,只是为了维护统治的稳定去考虑,反而可能对老百姓更有利。

    也正因为这样,大宋王朝有意弱化了经济上得不偿失的朝贡贸易………………显然,如果海外诸国得以朝贡的名义来大宋贸易,势必冲击民间的外贸总量,进而影响到朝廷的抽税,这是大宋王朝不希望看到的。

    大宋政府也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那些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

    对在海外招商做出大贡献的海商,大宋政府还会赐予官职。

    在张国安岛主看来,曾经整个大宋帝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

    其实这些都是符合常识的政策,总比大明大清或者什么的,对内愚民,对外全面封锁强吧?!

    那些人大开历史的倒车,热衷于朝贡体系,有钱财则大把大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