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鞑靼强盗集团从产生到现在,除了杀戮还是杀戮,对整个人类没有一点点贡献,只知道掠夺……他们无论到哪里去,带来的只是死亡、奴役和倒退,所到地方都绝无例外!

    大宋北方地区现在处在膻风腥雨中的现实,正是完全由他们一手造成的!

    流求岛则给天下之人带来了各种商品,带来了繁荣昌盛的商贸,让天下之人劳有所得,让每一个人都过上符合身份的体面的生活!

    鞑靼强盗集团只能把管治下的人们变成奴隶,升斗小民,文人工匠,世家大族,概莫能外!

    小民被劫掠,文匠被奴役,世族被抄家!

    在他们的管治,民众莫不受其毒害……

    华夏文明皆被其化为齑粉……其令北方汉民风俗大变,异于文明久矣!

    他们争相以强抢欺诈为荣,以出卖背叛为利!

    鞑靼强盗集团罪莫大焉!!

    其邪恶如斯,为其作恶者更是百死莫赎!!!

    在此警告所谓的世族大家,面对邪恶,尔等可以畏死不前,也可以不置可否,莫从恶,从恶者必受惩罚!

    审判鞑靼,护我华夏!!!

    《流求时报》事实上是通过自己的报纸强行推出标点符号的,而且事先没有任何使用说明,但是,大宋的读者读过几次后,很快就明白他们的用法了。

    基本文化还是一样的……(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各方反应

    。

    文臣们则不太一样,有热血的中下级别官员,他们幻想着收复北方失地,甚至可能随着大宋的地方的扩大,都有可能升到更高的官职。

    但是沉稳派还是居多,特别是大宋的权力核心。

    他们在官方的邸报上,多多少少写了,要珍惜眼下来之不易的和平,以和为贵,搁置争议,共同发展,一切都要向前看,以民众的利益为重………………战争对谁都不是好事情,总之大概貌的意思就是这样了。

    张国安岛主看了他们的邸报后,一点点也没有出乎意外,他们一定会这样的,特别是既得利益者们,老牌高位者,才不会为不可测的事情冒险………………活在当下这种想法,就是他们公开引领的思想潮流!

    安静安慰自己的丈夫说:“如果换成我们是他们,我们肯定不会这样短视………………但是理解他们吧,都是古人,人情味儿还是有的,但是战略眼光嘛,比不上我们,别要求太多了。”

    张国安岛主冷笑了,他们没有战略眼光?!

    他们有的是,只不过又是想利用别人!

    平章贾似道现在是极端保守主义派的总代表,极端守旧而讨厌改变现状。

    事实上,他的背后不仅有大宋官家赵禥和谢老太后的支持,还有权力核心们的支持。

    这倒是能让张国安岛主理解,大家好不容易爬到这样高的位置,谁也不想随便改动,出现什么不可控的变化……所以说活在当下最好嘛,呵呵。

    现在的局面是,枢密院院使吴坚,兵部尚书余天任,参知政事和计相等人少有的真诚团结起来,他们对一些主战的言论分外痛恨,认为那是不顾大局,妄图搞乱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大局的小人!

    但是,他们对《流求时报》上《九评鞑靼强盗集团》的文章却大为喜欢!

    他们是守旧是不思进取是害怕冒险,但是他们不是傻子……他们希望大宋内部不出意外,平平安安的发展,但是也知道外部的鞑靼强盗集团对他们是巨大的压力。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不知死的家伙,跳出来公然对抗鞑靼强盗集团,完全把战火都引到了他自己的身上,那么,这简直是上天送来帮助大宋的神助手啊……

    几个权力核心在大宋官家赵禥和谢老太后面前,就这个《九评鞑靼强盗集团》的檄文纷纷表态,他们从各个角度说明了此事对大宋的发处。

    计相的话最具代表性了。

    “官家,如今这军费需求已经少了三成……刚才听闻兵部余尚书所言,大军的战力反而比先前提高了,此时正是维持发展阶段,万万不可开启战端,眼下账上刚刚有了些余钱,如果没有大的变化,待秋税时,不会如以往那样紧张了。

    嘿嘿,若是今年再来一次风调雨顺,秋后降一降税额都是可以商量的……”

    大宋谢太后当时在珠帘后不小心笑出了声,其实这样有失了体统,但是没有一个人在意……大宋官家赵禥以掌拊额,满面通红,恩出于圣上啊,好几年没有这样的机会!

    如果今年能由自己宣布降税,那会是怎么样的荣耀?!

    现在,他总感觉身上有些不舒服,但是太医又查不出有什么毛病,只能说是因操心国事,有些伤神了。

    他需要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来缓解一下自己的不适感。

    枢密院院使吴坚低声说道:“听闻流求在最近的一次战斗中,死伤了四百余人,他们都是气得暴跳如雷……这才多大的伤亡,有些狗肚鸡肠,但是,这也说明他们的兵力不足啊。”

    平章贾似道高兴地看了一眼他,这个腐儒也是满有眼光的,他说:

    “确实如此,他们人数实在是太少了,想有作为也是空说无力……”

    军部尚书余天任插话道:“看他们的檄文,条条如刀枪,绝不是空说!”

    平章贾似道苦笑了一下,这个家伙真会打岔!

    但是谢老太后还是原先那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她细声说道:“非哀家多言,支援流求,如有所需,内府库里也要出上一份……如今皇宫费用太过奢侈,老身有此许不安……”

    军部尚书余天任咽了一口唾沫,赶紧闭上了嘴,自己还没有谢老太后明事。

    计相大大方方地说:“不必节省这一点点的费用,开源节流当是经济天下之道,不可过于依赖一方……”

    最后,他们到底是商量出了他们认为的好办法。(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儒换百夫长,你干不?

    。

    他12岁时,开始就读于铁佛寺僧张仲安之南堂,凡五年,以兴复斯文,道济天下为己任,读书则专治六经,潜心伊洛之学,涉猎诸史子集。

    由于郝经以其学问品行逐渐出众,在1243以后,他先后被鞑靼元帅贾辅和老狼狗张柔聘请,在他们家中设馆教书。

    当时张氏家中富有藏书,郝经尽得观览,眼界更加开阔,学识上也有了极大长进。

    在贾、张二世侯家做教师期间,郝经结识了金朝遗老元好问和理学大师赵复,慢慢与他们混出了名气。

    被人称为:江左为学读书如伯常者甚多,然似伯常挺然一气立于天地之间者,盖亦鲜矣。

    伯常是郝经的字。

    1252年时,还不是大头目的忽必烈开府于金莲川。

    郝经受举荐,忽必烈遣使两次召见,后随使奉诏北上。

    忽必烈向郝经问以经国安民之道和帝王当行之事,郝经则援引二帝三王治道以对,且告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义,忽必烈听了后喜溢不倦。

    自从鞑靼灭金以后,鞑靼大军就开始南下,力图尽快并吞大宋。

    郝经当时极为冷静,他对此事持否定态度。

    他向忽必烈讲述了古之一天下者,以德不以力的历史经验,同时通过对当时双方情况的分析,认为我等眼下处在诸侯窥伺于内,小民凋敝于下的局面,而大宋当时则是君臣辑睦,政事修明,无衅可乘的形势。

    因而主张不要立即伐宋,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革除弊政,遵用汉法,选贤用能,创法立制,减轻赋税,屯田垦殖,巩固内部,使天下一新上面来,不可急切行事。

    但是,当时的大头目是蒙哥,他命忽必烈分兵征鄂,这不得不听从。

    在大举南侵之时,郝经还一再向忽必烈致论,亟言不当南下。

    果然,不久后,蒙哥汗死于合川钓鱼山,阿里不哥图谋上位,威胁到了忽必烈的上位,忽必烈于是开始采纳郝经的建议,返回北方夺取大头目的位置。

    后来,忽必烈成功了,他便授郝经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令其出使大宋去讨要当时贾似道口头“答应”的岁贡。

    当时郝经等一行人的到来,让贾似道极为愤怒,本来是战场上随口的应对之言,竟然好意思派出人来讨要!

    于是贾似道便密令淮东制置使以当时的李檀兴兵犯境为借口,把郝经一行拘禁于真州,从此他身陷囹圄,一直到现在。

    在此期间,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