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这个时空里射程最远的床子弩。

    按宋仁宗到宋神宗时的记录,当时最大的一种称为三弓八牛床子弩,以七十壮汉来张发,其箭称一枪三剑箭,可射及三百步远,一步为五宋尺,依每宋尺约合0。31米计,射程约有465米,确是当时一种远射程兵器。

    大宋的床子弩用于守城和野战,澶渊之盟前夕,契丹大将萧挞凛即是中床子弩箭阵亡,使契丹军的士气受到很大挫伤。

    到了宋理宗时代,抗蒙大将杜杲还修造了一种可及千步的大弩,距离约合1550米。

    当然,这种床子弩又大又笨重,而且弩箭还轻,恐怕它的实际用处不大。

    他们挑的这种床子弩较小,但是不占地方,而且操纵简单。

    只不过对于弩弓弓弦的保养,在海上是一个问题。

    他们在船舱里设置了干燥室,借有木炭粉和白灰来存放它,他们当时要了好多备用的,不要白不要的。

    如果遇到海盗,再安装上,时间够用的。

    半大小子们玩得开心,这物件可以直射,也可以抛射,至于准头上差不多就行。

    王德发配制了一个火药包,可以临时绑在弩箭上,用普通的火药引线引燃。

    他又让半大小子们绑上同等重量的沙包练习了一下,发现在五十米范围内可以直射,这就够了。

    其实他们最重要的武器是他们的现代武器,就算他们是在起伏不定的海面上,就算他们的安静女士可能会是闭着眼扫射,也不信对付不了这个时空的海盗!

    随着好奇劲儿的过去,随着风浪的加大。他们船上的这些人中,很快开始有晕船的了。

    这些事先都有过准备的,还好只是三分之一的人出现了呕吐,另有三分之一的人脸色苍白出虚汗,最后的是啥事也没有的。

    侯东方和鲍威、梅乐芝等人,乐呵呵的端着木盆,还有端着白开水的,出出进进的忙个不停。

    吐吧,吐吐就适应了,晕船还不至于死人。

    宋子强吐完了后,趴在床上,说:“完了,我感觉我要死了……我的亿万家资啊,你们可千万别给没收了,然后贱卖变成自己的了,要是能回去,带给我儿子和老婆啊……”

    万士达笑着说:“你这话说的真损……没有你,我们谁也回不去了……你再吐一吐,把苦胆吐出来就好了。”

    宋子强只能用细微的声音骂道:“你给我去……死……”

    从临安城到流求的北部地区不过四百多公里,按照这样顺风顺水的情况,四五天也就到了,再顺着西岸到流求的南部平原,不过三两天的事情,但是他们是按照十天的份额准备的干粮和其他食物。

    但是没有想到,晕船费了白干水,倒是省了食物。

    果然他们吐啊,吐啊,当没有什么可吐的时候,东北季风明显弱了,不似先前那样有力了。

    绝大多数人,都恢复了常态,宋子强不吐了,倒是发起烧来了。

    万士达真心服了,这货在陆上力量最大了,没有要到在海上,竟然是这个水平。

    大家赶紧喂他吃晕船药,又用物理疗法给他退烧。

    不是不舍得给晕船药吃,因为如果一晕船就吃药,很容易养成了依赖性,下一次不吃的话,更容易犯病。

    好在他毕竟年轻,身体素质没有问题,吃了一些水果后,很快就好了。

    万士达说:“以前没听说你晕船啊?”

    宋子强脸色惨白,声音弱弱地说:“我以前没有做过这样久的船,最多是观光游艇……”

    就这样过了几天,听到有水手喊:“看到大岛了,想必是到了流求!”

    宋子强顿时来了精神,万士达和王德发搀扶着他来到了甲板上。

    他们眼前出现一块陆地。
………………………………

第九十三章 八道河河口

    他们到达流求北部地区时,时间正是上午十点钟。

    此时,天气晴朗,而且明显感觉温度比临安城地区高了。

    万士达看了看气压表,还好,压力偏高,不可能有偏大的风暴出现。

    他端起望远镜细细看向海岸。

    在望远镜里,原本是墨绿一片的海岸线,现在拉近了,那墨绿色变得翠绿的植物了。

    他先看到遍布岸边的海岸上都是密密的红树林。

    在那面的世界里,这些都是要保护的植物群落,而且它们在北部地区都已经消失了。

    但是现在他们是这里的主人。

    再往远一点看,是各种树木,它们争相把自己的树冠向着天空伸去,要多多吸收阳光……如果这时候爬到桅杆顶上,可以看得更多一些,但是又不值得了,毕竟现在不着急的。

    再远一点,是连绵不绝的高山了,同样是被密密麻麻的树木掩盖,那高山起伏的轮廓都变得格外柔顺和含糊不清。

    这是植物们的世界,不是他们这些人的。

    他们没有选择流求北部地区作为发展的第一基地是有原因的。

    这里冬天的雨季是阴冷、潮湿的,他们害怕第一年挺不过去,只不过把它当成一个木材来源基地还是可行的。

    但是后来他们舍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在流求的南部地区,单单木材一项上,可用的资源更多,暂时还用不上这里的,只在乎这里的煤矿。

    按计划,他们要继续向着西南前行。

    万士达纲首一边端着望远镜看,一边对自己的身后说:“你别贴我这样近,一会儿,我会给你看……”

    蔡二郎船长不好意思地后退了一下,刚才他的衣服都碰到万士达纲首了。

    由于贴近了流求的西海岸,海浪小了很多,航行非常稳定。

    非常好,第一个关口打过了。

    万士达纲首把望远镜给调好了焦距,连带着皮带一起,挂到蔡二郎船长脖子上了,他都急得不行了。

    这一是混熟了,二是万士达纲首喜欢有好奇心的人,这样的人有进步的空间。

    蔡二郎船长看了后,就不拿下眼了,大呼小叫个没完。

    “神器,神器啊!真有千里眼啊!”

    “好了,好了,别喊了,你别把鲸鱼都吓跑了。”

    现在确实看到鲸鱼了,此时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

    此时,在南海越冬的鲸鱼,正陆续通过这个海峡前往北太平洋过一个美好的夏天,它们中大部分的种类由于脂肪太厚,无法忍受南海的炎热。

    万士达纲首盯着不远处的两条露背鲸出神。

    此时它们正悠闲地游动着,不时用它特有的长鳍还拍一下海面。

    吴大鹏放下了望远镜,把它递给了鲍威,此时这个半大小子正围在他身边转来转去,差不多要直接抢下主家的千里眼看看,怎么个能看到千里之外……

    吴大鹏说:“你们看的时候都把皮带挂脖子上,打了的话,把你们小**揪下来!”

    这是宋主家常说的话,大家都不怕了呢,没有见他揪下过谁的,而且现在像是没有力量的样子了。

    吴大鹏对万士达说:“打鲸鱼还来得及不?别都跑光了……”

    万士达说:“别怕,不过四月份,还会有很多的。”

    在饮食结构上,他们的肉食来源将有两样,一是那岸上数不清的水鹿;二是海里数不清的鱼类……如果这时能打上一只鲸鱼,可以解决太多问题了。

    这个时空,大宋的老百姓蛋白质摄入真的严重不足啊。

    他们的海船队伍就这样顺风顺水地航行在流求大岛的西海岸。

    第二天,他们遇到了西海岸上的第一个河口。

    那河口大概有百余米宽阔,可能是上游刚刚下过雨,河水发黄,水速很快地冲入蔚蓝色的大海,黄蓝的交接处泾渭分明!

    这是原先的台北河吗?

    到了中午十二点的时候,万士达用六分仪测量了一下,发现此处的纬度是24度50分,然后与那面世界的台北河的地理经纬度比较了一下,发现不是,因为已经过了。

    他们确实在现在不用知道经度,只要知道纬度了,可以直接套用那面世界的资料了。

    对他们来说这里的河是一条新河。

    吴大鹏得意地说:“就叫它为新河吧!”

    万士达否了,说:“这个时空的人地理知识不算好,不如起个‘一道河’的名子------”

    吴大鹏吃了一惊,说:“那这西海岸不是有无数道河了!”

    “哪能,河口宽度超过一百米的才算河,剩下的就叫溪了,随便叫名子!”

    这话有道理,大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