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这位胡进县令要以公奖私啊!
………………………………
第八十三章 火绳枪和颗粒化
当胡进县令走了后,胡镇北铁匠却莫名其妙地自己高兴起来了。
他得意地对张国安说:“张大郎,你看到那个胡进县令点头了吗?”
张国安摇摇头说:“没有看见。”
胡镇北铁匠没有在意张国安的摇头,接着又得意地说:“某是有才华的……但是未有人赏识罢了……”
“……”
“某小时候便与爹爹走遍乡野,打制过无数机巧铁件……最机密的是一次……”
张国安实在受不了他这样的自恋了,打断他的话说:“你这样能干,为什么人家杨七郎打制的铁管比你打制的内径要圆呢?如果再这样,我们恐怕以后只能在他家订制了……”
胡镇北铁匠这时候脸上一点也不红,说:“他们人多罢了……”
“不是吧,我看见人家杨七郎老板可是自己单独打制的铁管啊……”
胡镇北铁匠脸上还是一点也不红,说:“某更擅长打制短铁管……”
好吧,张国安只能认可了,这个家伙也就能打制短一些的铁管了。
在时空走私者的计划中,他们要用宗申正向三轮车上的30x3的角钢打制出几把火铳来,当然由于材料本身的原因,这些火铳的长短可能不一致,内径也可能不一致,但是内径圆度要有,笔直度也要有,这些是最起码的要求吧?
以后还要用熟铁打制呢!
连张国安这个外行都能看出来……明显这个家伙铣筒的能力不足,用铁棍裹打的能力也不行,张国安都有些后悔接受这个家伙的入伙了。
但是,也只能说他还是能把角钢打成长板条,把上面原先的铆孔加些料来打密实而已。
张国安当时嫌弃他打制得慢,又去找杨七郎铁匠铺也提出相同的要求,结果,人家裹打完后,还能把枪筒内部铣圆。
当然,杨七郎铁匠铺人手多也是原因,他们在铳圆铁筒时,是三个人一起动手。
他们采有的是皮带拉动钻头的垂直铣筒法。
当时杨七郎老板背着手看伙计们干活,对张国安说:“这个真是好铁,只是打制成圆筒,就有些可惜了,它可以打制成一把宝刀啊。”
在他们的计划中,他们要试制火铳了,就火绳式的了,结构简单。
宋子强临走前有过交待,让他们先用角钢打造出火铳筒看看,试制成几把,其它的等着自己回来再说,说实话大家还是不太放心古人工匠的水平。
张国安对机加工技术不太明白,但是也知道这个时空钢铁的质量水平。
春秋以前吧,中国的冶炼技术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当时使用的冶炼方法称为“块炼法”。
当时炼铁使用木炭作燃料;热量少;加上炉体小;鼓风设备差;因此炉温比较低;不能达到铁的熔炼温度;所以炼出的铁是海绵状的固体块;称为“块炼铁”。
块炼铁冶炼比较费时;质地比较软;含杂质多;经过锻打成为可以使用的熟铁。
人们在锻打块炼铁和熟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复加热;铁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减少夹杂物后成为钢。
这种钢组织紧密、碳份均匀;适用于制作兵器和刀具。
这样就进一步发展到“百炼钢”技术。
人们在打制器物的时候;有意识地增加折叠、锻打次数;一块钢往往需要烧烧打打、打打烧烧;重复很多次;甚至上百次;所以称之为百炼钢。
百炼钢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份更加均匀;所以钢的品质提高;主要用于制作宝刀、宝剑。
在西汉中晚期;中国出现新的炼钢技术“炒钢”;这是在生铁冶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炼钢技术。
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和液体状;然后加入铁矿粉;同时不断搅拌;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去掉生铁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去渣;直接获得钢;这就是炒钢技术。
但是炒钢和百炼钢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如炒钢工艺复杂;不容易掌握;百炼钢又是费工费时。
大约在东汉末出现了灌钢法
工匠们选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然后;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铁渗碳成为钢。
灌钢法是中国古代炼钢技术上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同百炼法或炒炼法比较;生铁作为一种渗碳剂;因熔化后温度高;加速向熟铁中渗碳的速度;缩短冶炼时间;提高生产率。
熟铁因为碳的渗入而成为钢;生铁由于脱碳也可以变成钢;增加了钢的产量。
在高温下;液态生铁中的碳、硅、锰等与熟铁中的氧化物夹杂发生反应;去除杂质;纯化金属组织;提高金属品质。
灌钢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要想得到不同含碳量的钢;只要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好;加以熔炼;就可获得。
总之,中国古代这个三步发展来的的炼钢技术,在这个时空是绝对领先世界的。
但是,如果同他们带来的宗申正向三轮摩托车的上钢材相比,古人的水平就差太多了。
无论是这后车厢上面的硬钢还是软钢,那都是工业化的成果,其中的碳含量是可控的。
而古人这个时空无论用什么方法炼制出来的钢,碳都是不可控的,一但出现了碳含量合格的钢材来,那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产品了,而且,一般时候绝无办法重复炼成,需要碰运气。
所以,他们拿着的那面世界的普通的中碳角钢,那在大宋工匠的眼里,都是绝对的好铁了。
这样说吧,随随便便拿一把在超市里实名买到的菜刀,可能击败大宋百分之九十九的宝刀!
安排好他们打制长短铁筒之后,张国安负责解决黑火药的问题。
他要提纯**和硫璜的纯度,增大炭粉的目数,走一条精加工颗粒化的路子。
黑火/药和真正的炸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是他们目前只能选择以它来做发射药了。
其实古人也意识到黑火/药的质量和纯度有关系,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摸索出好的加工方式。
当然,在这个时空时,他们连最好的配比还没有掌握,看他们的烟花爆竹水平,最多算是初级别的爆燃了。
在现在的时空,时空走私者们通过打听,发现果然那四川老君山附近的重华镇才是大宋硝石产量最高的地方。
大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热武器的国家,但是,由于黑火药的质量实在太差,根本达不到最低能量的要求,即每一克释放七十升气体,或者产生750焦耳能量以上的标准。
所以只能拿来当烟花爆竹,其实在战场上当然也利用过,黑火/药武器还是不少的。
但是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张国安通过不同温度的降温结晶法得到了这个时空纯度最高的**。
然后把买来的生硫磺粉加热,到200摄氏度时,硫磺熔化,过滤掉没有熔化的物质,同时继续加热,不断搅拌,使其中的部分杂质汽化蒸发掉,到400摄氏度硫磺沸腾。
这时他用瓷罐子收集硫磺气体,那硫磺气体便开始降温凝固,这样,他又得到了较纯净的硫磺,恐怕这也是这个时空纯度最高的了。
至于在粉碎木炭方面,他则完全交给了那些大宋技工学生们。
张国安带着助手张德培的这些行为,没有避开那些半大小子们。
他们看着张教授和张德培忙来忙去,还不时用拿着工业温度计量来量去,感觉很好奇。
古剑山直到接到了要求研磨五公斤木炭粉时,也不明白这是要做什么。
但是他要服从安排啊,就拼命的干,从石臼换到铜臼,脸上全是黑灰。
张国安先把硫璜和炭粉按比例放到一块,然后问张德培:“那些温度你都记下来了?”
张德培憨厚地笑了,说:“某记得牢牢的……呵呵。”
“这个硫璜粉和炭粉的比例也记下了?”
“呵呵,记下了。”
张国安最后让张德培在硬木臼子里把**晶体细细地研磨了,然后又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好。
这一切完毕后,张国安开始黑火/药颗粒化。
事实上,颗粒化的道理很简单,但是工艺上并不十分简单,它需要至少六道工艺流程和相应的专门设备。
但是他们只是搞搞试验,不在乎产量的。
黑火/药颗粒化的好处多多,其一就是防止了成分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