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旅明-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皮肤黑瘦,身穿素色棉布夹克直筒裤,胳膊下夹着牛皮公文包,留着三七开秘书头的年青人,在丁立秋耳边小声急促地对来人做了简介。

    丁立秋听到这里微微一点头,打断了年青人的话:“后边这位不用介绍,我认识,吴掌柜,友好人士。”

    说到这里,丁立秋脸上堆起了职业化的领导式亲切笑容,迎上前伸出了双手。

    同样满脸堆笑的白举人急步走来,穿过人群,有点笨拙和不适应地伸出双手和丁立秋一握一摇:“哎呀呀,丁市长大驾光临,学生有失远迎啊!”

    “市”这个词,在明清之前乃至上溯到秦汉,主要指的是带有商业性质的集市,坊市,以及农村定时的赶集区域等等,没有行政属性,明代和市相似的行政单位是“府”。

    市真正作为具体的行政区域,那还要等到辛亥革命之后的明国时期。民国九年,地方自治运动蓬勃兴起,广东高官陈炯明欲使广州成为不受旧行政区划管辖的城市,因此委托孙科起草有关条例,组织现代化市政系统。

    于是孙科撰成《广州市暂行条例》,并在民国十年(1921年)2月被省署公议通过。这是我国首次以市为行政单位一订立法规,超出了地方自治的范围。

    时空轮转,到了穿越众这个位面,或许是冥冥中的感应,真正现代化意义上的第一个明代市级行政区,也被穿越众设置在了广州,和老城隔江相望。而丁立秋这个首任特区的“市长”,同样给明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一开始,看到在城外有人征地,当时能接触到一些内幕消息的明人,最大胆的想象也不过是一处大集市而已,这是符合明人对“市”的认知的。

    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现代化的新区以土著张口结舌的速度拔地而起,这个当初不知怎么被传开,甚至在明人眼中带点揶揄味道的“市长”称呼,已经变成了实打实的,不亚于广州知府的权威称呼。

    尽管丁立秋从根本上说只是个不入流品的总兵府私幕“参事”,但是现在下至绅民上至官宦,但凡知晓内情的,可没人敢在丁市长面前拿大了。即便是正牌广州府台洪云蒸洪大人,见到丁立秋,私下里也是平礼相待的。

    “哈哈,白孝廉客气,我就是临时起意来水泥厂这边看看施工进度。怎么样,本地父老对施工可还满意?”

    “满意,满意!大工即不扰民,又给了苦哈哈们赚钱米的机会,丁市长简直是做善事了!”

    “呵呵,白孝廉学问精深,当知道水能载舟的道理。如今天下动荡不安,咱们做臣子的,花费些钱粮稳一稳民心,也算是为朝廷办些实事。”

    “微言大义,微言大义。”

    白举人这时一脸赞赏模样。学问精深饱读史书的他,听到这一番忠奸难辨的话语后,连连点头,仿佛压根没有发现对方是个反贼一样。

    就这样白股东加入了丁市长的团队,双方一同视察了正在紧张施工中的荒滩各处工地,期间与工程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明人劳工都做了交谈和调查。

    随后,在闻讯赶来的本地其他“父老”的陪同下,丁市长还和大家共进了午餐。在午餐期间,丁市长对这些本地带路党宣布了一条重要消息:下月初,在广东新区有一场南洋招商会,欢迎诸位届时参加。

    。。。。。。。。。。。。。。。。。。。。。。。。。。

    穿越众布局南洋的计划,尽管现在还不能正式发动,但是包括开拓军在内的前期准备已经在慢慢进行当中了。这其中,有组织的吸纳明国投资人共同参与计划,原本就是重要一环。

    穿越众不可能就带着一帮穷鬼去南洋搞开拓,这里面缺乏了一个重要环节阶层:投资者。

    前面已经说过,明国现在的经济是处于滞涨中的。一边是底层吃不饱饭流离失所,一边是地主阶层把贵重金属埋在了家中地窖,有点后世经济危机的感觉。

    所以穿越众不但要引流大批底层民众去广阔新世界寻找食物和土地,还要尽可能引导明国的地主阶层去新世界投资,将已经凝固的死水松动开。。。。。。不需要雇人挖坑再填上,穿越众只需要营造一个强大,公平的投资环境,再教会这些古代资本家如何投资获利就可以了。

    这其中还夹杂着开拓军司令部以及内阁和议会方面的催动力量,于是丁立秋在现阶段的工作稍稍告一段落后便开始着手操办这事。今天见到增城地区的土财主们之后,他便把开办招商会的信息透露了出来。

    这个消息毫无疑问引起了在坐诸人的兴趣。这些人眼下既然已经在水泥厂综合项目上投钱上了车,那么就已经是靠了过来,自然对新的发家路子不抵触,反倒很感兴趣了。

    丁大市长这里也说得很清楚:“或许诸位老爷们入股水泥厂有亲近我家曹将军的意思,这个我们都懂,将军也知晓。然而这下南洋置办田地种的路子,可是咱大明士绅祖传的手艺了。。。。。。传世家产。。。。。。四时耕种。。。。。。出产将军包销。。。。。。”

    在丁立秋卖力的介绍下,与会士绅很快搞清楚了所谓下南洋的意思:这不就是和大伙去乡下置办田庄一样吗,只不过田庄远了点,在南洋,另外,和大明不同的是,南洋的田产毫无疑问是靠在了曹将军身上。

    想明白这一点后,思维敏捷,敢于下注的白举人当即就在餐桌上第一个表态:曹将军打算开疆拓土,他白申明一定要襄助一二!这次不拘大小,他说什么也要弄个种植园种点稻米劳军!

    其他反应过来的土财主们这时也纷纷表态要插一杠子。笑话,水泥厂大家摸不到路数,但是开田庄,那大明不论是土财主还是缙绅,个顶个的可都是专家。。。。。。骨子里带出来的。

    丁市长看到气氛比较热烈,心情大好的他伸出手亲近地拍了拍白老爷的肩膀:“也不一定要种稻米。来人啊,把荷兰人送来的咖啡和可可泡上,再把图册拿过来,我请老爷们赏画。”

    下一刻,白老爷在呷了一口微苦的咖啡后,来不及吐槽,就又被摊在面前的一本精美画册给吸引住了:“白老爷,这种大木叫做橡胶树,这可是宝贝,每岁的产出,将军府可是高价收购的。”

    《旅明》无错章节将持续在青豆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青豆!

    喜欢旅明请大家收藏:()旅明青豆更新速度最快。


………………………………

 第533节 接待入住

    1631年3月10日,广州新区白鹅潭大酒店。

    有着光滑的大理石墙面和顶灯,到处充斥着后世装修理念的酒店大厅中,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正在轻轻响起,宾客们三三两两坐在沙发上等候登记。

    新进开张的白鹅潭大酒店坐南朝北,位置就在新区面向白鹅潭的大十字路口,和后世的白天鹅宾馆遥遥相对。

    眼下在新区的建筑群落,貌似所有规划中的政府部门都有了自己的地块,但是这些地块大部分区域还是绿化景观,真正能用来办公的,都是一二层的临街简易楼房。除了首相官邸,议会厅以及超市版皇宫之外,完成度最高的就属这家白鹅潭大酒店了。。。。。。然而这只是一座三层高的普通火柴盒方楼,连后世白天鹅的一座裙楼都比不上。

    由此可见,白鹅潭大酒店在穿越众眼中的优先度还是很高的,毕竟是新区的门面,是用来接待各路人马的政府指定酒店。

    白申明白举人此刻正和吴掌柜一起坐在软乎乎有弹性的真皮大沙发上,四下打量着酒店大堂里的装饰陈设。

    “看似简白,实则繁奢,其中自有一套道理,怕是从域外带来的格局了。”

    穿着一身宝蓝缎子软袍的白老爷,仰靠沙发,眨巴着眼睛,双手交叉搁在肚皮上,不停四下打量着这间他从未见过的大堂。

    白老爷不知道,他无意中说出的话,恰恰是正确答案。

    既然是招牌,那么白鹅潭酒店的大厅自然是用足了后世理念。

    首先从建筑格局上说,钢筋水泥结构,挑高达到5米的通透大堂就令明人惊讶不已。因为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什么样的大殿,哪怕是皇宫,那都是被一根根原木柱子撑起来的,这种在后世常见的宽广大堂明人确实没有见过。今天很多来宾不时都会仰头看向天花板就是这个原因:人们想不通这天花板为什么还没有掉下来。

    说到天花板,一盏倒吊在头顶,体积巨大,手工铁艺枝蔓为骨,其上镶嵌着一层层天然水晶灯台,正在散发着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