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通是和自己的二弟陈火丁,三弟褚见利一同来到曹川面前的。
双方见面之后,也是感慨连连:想当年山中碰面,大伙互相惊愕不已的表情历历在目。而现如今物是人非,屏风寨的三位当家已然成了帝国精英,为国效力的英雄。
曹川感慨之余,先是给三人赐酒,然后又赐下了金银。
这里的金银不是银锭,而是面值壹园的“曹大头”银元和即将正式发行的帝国钞票。
这些样币都是曹川从后世带来的,模具都已经准备完毕,很快就能内部发行。
赏赐完酒食和钱钞后,曹川又将“国士”这个头衔封赏给了三人,并以“阵斩郑芝虎”的功劳,特旨将陈火丁提升为少尉军衔。
第一组土著精英在领完赏赐后退了下去。接下来面圣的,是“文人阶层”的代表:姜尚。
这个当初的饿殍,被穿越众拯救的小乞丐,现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气质儒雅的少年。
当姜尚来到皇帝面前,优雅地背出一篇古文“贺词”后,曹川看着这个当初被自己“赐名”的小子不禁大喜,当即封了他“国士”的称号,并赐了他钱钞和一杆万宝路金笔。
姜尚之后,是代表着投诚文人阶层的前落魄书生,现情报局探员,代号“化学家”的南望同志。
曹川虽说跟南望不熟,但是对面前这个精干的秀才印象还是不错的。这之后就是既定程序了:赏赐酒食,并且以南望“孤身灭群匪”的功绩,当场封了南望“国士”爵位。
第四组分封的人就比较多了:陆海军各自挑选了二十名精英来到了建元殿。
曹川在这里首先是对刘哲和韩小波分别授予了“皇家海军”和“皇家陆军”的旗号。
接下来他又对卫远授予了“近卫第一营”的旗号。
这之后才轮到个人——代表陆军将士和海军将士分别上前表忠心的,是杨二和茅五这两个精英青年军官。
看到这两个年轻人,曹川不由得笑了起来。真是人不可貌相:一个个矮,另一个脸上有胎记,就这两个人,居然屡立战功,成为了各自军种的青年代表。
皇帝这时候自然不会吝啬,酒肉钱钞国士待遇过后,又以杨二“孤身擒匪首林十万”的功劳,御赐名“杨威利”给他。
茅五也是同样办理:曹川御赐了“茅五剑”这个拽名字给他。
。。。。。。
封赏各行各业国民精英的动作一直持续到掌灯时分。而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皇帝登基,“普天同庆”的动作自然是不能少:皇城上放起了从后世运来的烟花。
这一动作顿时将整个大员岛和赤崁地区的人民都惊动了——土著们何时看过这种漂亮的大型烟花?
于是临着台江的赤崁大道上顿时挤满了出来看烟花的民众。人们呼朋唤友,呼喊着,拍手着,大笑着,男工拉住女工的手,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远处宛如仙宫一般的皇城上空,看着那一蓬蓬的烟花爆开,嘴里不停在发出惊叹声,眼神中充满了对美丽生活的赞美和渴望。
然而民众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欢呼着观看烟花的时候,站在皇城上同样喝着啤酒,欣赏美景的某一票君臣,现在的心里是在滴血。。。。。。是的,烟花每上天一次,大部分人心里都在滴血。
要知道,算上骏马,汽车,礼包,烟花,赏赐,各种文书信物等等等等这些登基的花费,穿越势力起码用掉了四个月的进口配额。
也就是说,这之前穿越众们积攒下来的“机动配额”,已经随着皇帝的登基而烟消云散了。
那么从今以后,起码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穿越社会的“高精尖”项目就需要全部停止,直到攒够机动运输额度为止。
所以说,每当烟花上天的那一刻,老爷们的心都在滴血。。。。。。
。。。。。。
到了这里,曹皇上的登基大典就算是彻底完事了。
而随着这场简陋,混乱,处处漏洞的典礼的完成,新帝国这艘巨舰也正式理顺了内部关系,开始踏上了扬帆起航的征程。
至于这场登基大典前半程的具体情况,在未来会变成帝国的最高机密:实在是太过于潦草,未来的帝国统治者也羞于公布实情。
当然了,粗糙的程序也就仅仅只限于这一代穿越众。
事实上并没有用多少年——仅仅150年后,曹川的重孙女登基加冕时的盛况,就施行了全球直播;帝国有80%的民众目睹了实况转播,繁复的礼仪和步骤,盛大的场面,雄壮的阅兵,这些都不是今天在大殿里敷衍着喊口号的穿越众们所能预料到的。
总之,皇帝登基了,帝国成立了。
………………………………
第311节 瘟疫
伴随着人口的剧烈膨胀,从赤崁通往西边工业区的主干道也随之增加到了三条。
除了第一条是水泥路面外,其余两条都是用沥青铺就。现如今沥青倒是不缺:石化部门低劣的石油处理能力,是造成沥青大量出品的元凶。
包括各种“50号”汽油的梗在内,短短时间苗粟那边就已经闹了不少笑话出来,诸如“17世纪的委内瑞拉”这样的称号在论坛早已经不是新闻了。
然而石化那边也没办法。以穿越国现在的工业能力,想要把黑乎乎的原油变成各种成品油,只能是常压蒸馏,所以废品多点也是正常情况。
想要进一步加工提炼石油,就需要加氢裂化这些工艺。然而这些工艺需要各种压力容器和管道。。。。。。一提到“压力”这两个字,工业党就跪了。
任何一种压力容器,本质上都是一种炸弹。无论是高压锅还是瓦斯罐,这些东东没有一个成熟的工业体系是生产不出来的。如果强行上马,就等着连环爆弹吧。
穿越众现在既没有点亮焊接工艺,也生产不出合格的钢料,连常压阀门都马马虎虎的某势力,要生产体积巨大,级别更高的石化设备,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石化设备是工业明珠,哪怕是小型的化工厂,各种耐腐蚀的塔,釜,罐,阀,管道都不是一穷二白的屌丝势力所能染指的。
后世那些土豪产油国,看似每天百万桶原油的产量,然而他们自用的成品油依旧是进口来的。石化工业只有流氓们才能玩得转,像是乙烯成套设备这种高精尖,即便是兔子,也是到21世纪初才砸开了专利垄断。
所以说,委内瑞拉变成那种鬼样子是有原因的,没有制造业撑腰,国家永远是风中浮萍。
而穿越国现在也是差相仿佛:叙利亚的童工在露天的铁皮柜子下点燃木柴蒸馏原油,苗粟的石油工人同样如此,区别就是苗粟遍地是森林,柴禾足够。
这种原始的蒸馏方式是起步阶段的标配。。。。。。不用担心丢人,洛克菲勒一开始也是这么干的。
低劣的炼化能力是沥青高产的元凶。苗粟现在每天出产的汽柴油,润滑油,灯油这些产品加起来只有1吨,当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大部分的原油变成沥青后,都被铺在了马路上。这种能使路面光滑如镜的建筑材料比起更加有用的汽柴油来,只能说是一种慰藉了。。。。。。
。。。。。。
1628年12月中,某人登基后月余,下午,二马路。
通常来说,每天早晨和傍晚是道路利用率最高的时候:几万名上下班的工人会像潮水一样将马路占领,场面非常壮观。
今天也不例外。光滑的路面上,突突作响,冒着淡淡黑烟的通勤车正在缓缓驶过。
在下午四点钟这时候,是最慵懒的时光:倒班回家的工人懒洋洋坐在车上,路面空旷不拥挤;他们晒着温暖的太阳,吹着和徇的海风,欣赏着海边连绵的泄湖,不知不觉就到家了。
这种身后挂着一串敞篷木板车厢的煤气通勤车已经是二代型号了。拜窑区基地日益提高的金属加工技术所赐,早期的木轮车被换成了钢轮车,早期的减震板簧换成了小指粗的弹簧,再配合上光滑的沥青路面,使得乘客们的行车体验得到了极大提高——至少不会颠破痔疮了。
就在0137号通勤车自北向南缓缓行驶的当口,路对面来了一辆蹄声哒哒的马车。
以穿越众“任何事物都要标准化”的尿性,这辆马车自然也不例外。
车厢上写着编号,隶属公交公司的标准型马车是西式的四轮车型。这种车型由两匹驽马并肩在前,它们身上系着皮质的软索,而坐在车厢前方的车夫,正轻松地架着马——他只需要用抖动的皮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