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刻,被告知真相的李千户顿时跳着脚砍翻了一个正在灌酒的蠢货。。。。。。场面是制止住了,但那几个已经喝了酒的,就像后世喝了百草枯的人一样,看起来活蹦『乱』跳,其实没救了。。。。。。除非他们能瞬间移动到大员岛上的医院。
滑稽又荒谬的剿匪行动就在一片诡异的咀嚼声中开始了。这些等级只够得上“联防队员”的『操』军们,在发现自己成了这里的主人后,第一时间就蜕变成了强盗。
他们不但往嘴里塞现成的东西,还打开了匪寨的粮库,从里面拿出白米,盐巴和鸡鸭开始用大锅熬煮,浑没有把自己当外人。
另外,一部分人还试图冲击公库——这里面放着银两和财货。
而冷眼旁观的5人组和戴着面具的南望,除了给山下发报之外,丝毫没有阻拦这些人的意思:如果李千户弹压不住,那是他无能,回去后自然有人和他算总账。
好在千户大人对事态的发展也是门清,所以他和亲兵们及时用砍刀和鸟铳制止了这种抢劫公库的脑残行为:“抢一钱满门抄斩”这句话,帮助大家冷却了下来。
。。。。。
吃饱喝足后,『操』军们的精神放松下来。到了这时候,千户才敢给这些人安排差事。
前文说过,明末的卫所军制已经蜕化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半农奴制度,各级将官对手下的军户压榨极其残酷。
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妻女出卖身体已经成了常态化。历年来军户大批逃亡,“干群”关系已经上升到了“仇恨”这一级别。
而滑稽的是,很多时候,卫所还需要军户出力。这种情况在保卫家园时还问题不大,毕竟被盗匪得手的话,大伙都要遭殃。
然而在类似于今天这种主动出击的行动中,将主们其实控制力是很弱的:队伍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溃散,将主本人也随时处于一种被“打黑枪”的状态。
所以李千户这会也不敢『逼』迫太过,在守住最重要的银库后,就由这些人去吃喝了,局面安稳下来后,他才开始发号施令。
第一步自然是清理尸体。
马势下和几个头目的人头被砍下来打包,准备拿回去邀功。
其他土匪就没那么好运。一身破烂的军户们一边发出嘿嘿的笑声,一边将这人剥了个干净,然后将他们的尸体扔下后崖,就这么曝尸荒野了。
能出来当土匪的,身上穿得起码也是厚实的土布,这些衣服对于贫困的军户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料子。
将土匪身上的衣服和私人物品搜刮一空后,天『色』已经黑了下来,200来号人于是在寨子里就地驻扎了一晚。
今天晚上,岩头寨里灯火通明,大堆的柴禾都被拿出来烧了火堆,不够的话,还有建筑物——反正也带不走。
第二天一早,就在军户们欢喜地吃着白米煮腊肉时,山下的支援队伍来了。
这些人都是丁立秋派出的人马,是由各家商人的护卫和民工里的积极分子组成的联合队伍。将近300人的队伍带来了驮马和火枪,他们一来,『操』军就不重要了。
很快,千户大人在监军授意下,完成了自己的承诺:给每个『操』军发了2两银子的现金,另外,还允许他们每人带走20斤米和一点盐巴。
于是乎,背着大包小包,跑来捡了一趟大漏的军户们,就快乐地被打发回家了,现场只留下了李千户和几个亲兵。
哦对了,军户们还抬走了那几具自己人的尸体——他们入夜前就死了,牺牲在了酒桌上,工伤。百;镀;一;下;“;旅明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296节 龙岩战记(十八)
民工积极分子指挥起来就方便多了。他们把银库里的财货都装进箱子,然后贴好封条,和一些值钱杂物一起捆在了驮马身上。
准备就绪后,商队护卫就开始簇拥着驮马队下山。这支队伍里不但有财货,南望这位神秘人物也坐在滑竿上随队回了县城。
留下来的将近200号人又将土匪寨子仔细搜索了一番后,其中有150人也陆续挑着所有的粗货下山了——粮食,刀枪,锅碗瓢盆,统统都被带走。
最后剩下的50人里,核心是两个丁立秋专门从煤矿工地派来的技术骨干,以及一些煤矿工人。
这两人都是最早去大员的杭州移民。现如今第一批识字的移民,还有那些原本就有技术,后来又努力学习语数的人,已经在各行各业当上了骨干。他们贷了房,贷了老婆,统统是成功人士了。
今天这二位就是爆破专家来着。驮马队上山的时候,可是拉来了矿山炸药的。
将剩下的50人分为两队后,爆破专家就指挥着手下开始埋炸药了。
炸点有两处:一处是寨门前的山脊,另一处是一线天。
矿工们先用窑区出产的钢钎,鹤嘴锄这些工具在山脊上打出一排炮眼,然后由技工亲手在炮眼里埋入了一些硅藻土炸药。
这种猛炸药是诺贝尔发明的,非常适合矿山使用:将硝化甘油用硅藻土吸收,效率是黑火药的5倍。虽说没有纯粹的硝化甘油威力大,但是硝化甘油对震动和温度敏感、运输困难等主要缺点也被有效消除了。
埋好炸药和雷管后,人们退到了一线天山口,下一刻,炸药被引爆了。
一连串轰隆的巨响回荡在无尽的山野中,山脊上冒起冲天的烟尘,大堆的石块像瀑布一般滚落下去,原地很快就露出一段三十多米的巨大豁口。
感受着脚下微微地震颤,默数完炮眼的技术员在说了一声:“最后一炮没响”后,就招呼大家退进了一线天。
如果这是在矿上,那么现在就要有人去排障。。。。。。死亡率很高的排障,经常有人坐土飞机。然而今天这个哑炮就不用了,从今以后,没有人会再来这里。
当第一组人马退进一线天后,发现二组也已经准备就绪。于是大伙继续沿路撤退,到安全距离后,照猫画虎将一线天引爆了。
下山的路是漫长的,而在队尾频频回头的,却是李千户。
看着那已经被炸毁的一线天天险,某人不由得感慨连连。凶名远播,他从不敢招惹的岩头寨匪伙,就这样被短毛的奸细全数毒死,各中内情,种种神鬼之处,他现在想想就觉得不寒而栗。
更加令他震撼的是爆破行动。今后即便再有人想上山当土匪,也不可能利用此处的天险东山再起了。。。。。。这种斩草除根的方式实在是太过诡异,太过。。。。。。奢侈,令李千户感叹不已。
岩头寨的事情,在土匪们端起酒碗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结束了,这之后都属于扫尾行动。
事实上作为整个剿匪战略中的次要方向,岩头寨分到的“资源”并不多,充其量就是南望和一些“联防队员”而已。
而身为剿匪主力的红枪营,一直以来的重点对象都是对马岭的林十万匪伙,其余的资源还要用在情报收集上,分不出多少精力去关注岩头寨这边。
好在事情没出什么差错,“化学家”同志很给力,岩头寨那边集体翘了辫子,给主力这边减轻了不少负担。
。。。。。。
时间倒回昨天上午,李千户领着联防队员出发的那一刻。
卫远当时在天后宫外草草接见了李千户后,就把他交给了丁立秋应付,然后卫远本人就匆匆回了指挥部。
指挥部里今天是一片繁忙:拿着大刀长矛和鸟铳的士兵到处都是,参谋文书来回走动,硬生生营造出了一片战前的肃杀气氛。
卫远进门后,大跨步来到摆着地图的案桌前。他先是左右点点头表示歉意,然后大声说道:“千户所的李大人已经带着人马去岩头寨了,若是不打算求胜的话,想必这几日拖住马势下不难。”
“如此一来,时机就到了。红枪营明日一早便出发,后日一早攻打对马岭,此次定要将匪伙一网打尽,还龙岩父老一个清平盛世!”
随着铿锵的话音落下,卫远的拳头也砸在了桌面的地图上,一股浓烈的抗日神剧气息从他身上冒了出来。
在卫远一声令下后,围在桌旁的几个班排长也同声得令,使得整个剧本都显得很专业,包括桌上和墙上的地图——没有等高线和各种标记的古代地图。
看到部下战意昂扬,卫远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