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旅明-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校场就在武林门内的报恩,保和两个坊中间,早年间驻过兵,现如今早已荒废,野草遍地,是丐帮这两个坊的公用堂口。

    在黑太岁计算中,他的兵力是有优势的——丐帮堂口中的厮杀汉,平日里能有三四十个就顶破天了,至于那些喝着菜糊吊命的流民,那都是战1渣,黑太岁诨没有把此辈算作人。

    然后黑太岁就死了。

    每天用动物下水,杂粮米饭和煮萝卜投喂三顿的战1渣们,狂吼着举起竹杠就冲了上来,黑太岁他们瞬间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要不说现如今丐帮的整体素质在下滑呢:这些习惯了在乡下争水争地的流民,动起手来压根没有城里人那么讲分寸,素质太差——当黑太岁最后被扒拉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成人形了。。。。。。

    武林门第一好汉黑太岁,为了帮街坊倒马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

    道上大哥们看得清楚:这下不认栽怕是不成了,还是把粪道卖两个钱落袋为安的好。没办法,这些人平日里所依仗的勾结官府和各种无赖招数,欺负平常人管用,遇到丐帮就施展不开了。

    丐帮现在是公司化运作,一府两县的衙门里不说公事,单论私人关系,那周通也是前所未有的顶级孝敬大户。后世那些医药公司怎么摆平医院里的护士主任院长,周通就是怎么摆平各级官吏的。

    至于那些江湖手段,再也不用提:李秀才和黑太岁连周团头的面都见不到,就被两招软硬手段干掉了。

    自此以后,丐帮收购全城粪道的计划,顺利展开,而周通答应官府的政绩工程,也随后开始实施。

    统一盘下全城的粪便渠道后,事实上任何一个后世做过方便面,饮料这些小商品批发的人,都很清楚接下来该怎么布点,划分片区,布置销售代表维护市场。

    鲁成这个销售过雲碧和庚师傅的渠道大师,在这方面自然是轻松加愉快。丐帮总舵里现在多出一幅巨大的区域规划图,每一个粪坑,每一条街道的马桶数都被仔细标记出来。无论是背着粪桶的快递小哥,还是划着粪船的片区经理,现在都是图面上的一枚棋子。

    在这同时,第一批五十间旱厕也拔地而起。这里面有之前的露天粪坑改建,也有选址新建的——周某人答应的政绩之一。

    政绩之二便是垃圾堆。

    包括收埋尸体,处理城市垃圾,以及值夜打更这些公益性事业,原本就是由丐帮人手半死不活在那里承包的;现如今在穿越者指点下,被豢养起来的大批流民,会精神饱满的参与到城市垃圾清理这项工作中。

    现在是17世纪,伦敦巴黎那些建在粪堆上的城市且不用管它,事实上北方地区城市,包括京城在内,和国外也是半斤八两。

    杭州这些南方城市情况好一点,但是也好得有限:巨量的垃圾堆在城市里随处可见,官府低劣的行政管理能力是造成各地瘟疫频发的元凶。

    而这些垃圾本质上都是肥料——17世纪没有无法降解的石油和塑料,城市里的垃圾堆,除了泥土就是一些有机物。要知道,这是一个柴草需要花钱买,布头被用来纳鞋底的时代,垃圾堆,在穿越者看来,更像是腐熟土的肥料堆。

    事实上,城外装备着温度探杆的韦陀场,已经饥渴难耐了。


………………………………

第166节 买方时代

    在宋代江南,人粪大多是直接在田地施用。但是到了元代,农民已普遍使用腐熟的方法,“于田头置砖槛,窖熟而后用之”。

    然而自然腐熟法太费时间,通常要半年以上。

    明代江南开始使用“蒸粪法”。在冬天地气回暖时挖深潭聚粪,封闭沤熟,以土覆盖,关闭门户,使之在屋内发热腐熟。所得熟粪,又称“蒸粪”。

    另外包括明清时期一些“煮粪法”“煨粪法”和“窖粪法”,都是民间为了加速肥料腐化而自发研究出的二次加工技术。然而这些归根结底,都是散乱和毫无技术标准的手工作业,质量和产量都无法保证。

    现如今丐帮一统杭州城内的粪土业,又整合了原材料输送渠道,那么城外的韦陀粪场,就可以发挥工业化生产农家肥的威力啦。

    大批的粪便和城市垃圾土首先被堆积在粪场。

    各种人畜粪便和秸秆之类的绿肥会按比例堆积在一起,这里面最重要的调整好碳氮比:一般来说是30:1,既每一份氮要有30份碳源。

    人畜粪含氮较多,作物秸秆含碳较多,所以通常来说,每吨粪肥要加入40%左右的秸秆。

    各种秸秆通过粉碎和浸泡工序后,就可以和粪便开始层叠。这中间为了保存养分,每层中再撒入一些磨细的垃圾土。材料一边堆积一边撒水,直至形成2。5米的圆锥体,就算完工。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倒堆”环节。

    肥堆堆好后,一般在5至10天内,内部温度就可以达到60℃—70℃。

    这里就需要穿越神器出场了:测温杆。

    几个专门培训出来的识字流民,在重点保护和监视下,每天的任务就是拿着测温杆在圆锥体上插来插去。

    一旦粪堆内的温度合格,并且保持10小时后,立即翻倒粪堆,把大块打碎,粪草混匀,补水,再照原样堆好。

    10天左右,堆温再次升到60℃左右,再翻倒1次,堆制完成。

    在穿越神器的指引下,韦陀场每过20天左右,就会有一批质量合格,肥效稳定的农家肥出产。一排排整齐的粪堆如林,几百名吃饱喝足的流民在这里忙碌。

    新品种的肥效很快就在城外的油菜地里体现出来,城郊大批的菜农开始自发划着小船来韦陀场买肥,没用多久,连远一点的海宁,湖州都有粪船划过来,做以粪换肥的买卖。

    新型的肥料产业,仅在杭州城内,就安置了上千名掏粪工和船工,而且还有不下500人的公厕修建队伍。。。。。。这些人还负责一点点地清理城市里积年的垃圾堆,清掏各处的阴沟淤泥。总之,一切能成为肥料的东西,都不会放过。

    轰轰烈烈的城市环境改造,使得原本历史上评价只会吟词作画,被张岱写文讽刺的杭州知府刘梦谦,一夜之间成了“能员”,被各路缙绅们交口称赞。

    而始做蛹者周通周大帮主,现在已经能光天化日之下大摇大摆进入府县衙门——不但是官员,杭州城里凡是关心此事的缙绅大户,在弄明白周通这一套肥料产业是如何良性循环后,无不啧啧称奇。

    当然,周帮主出门归出门,千呼后拥之余,贴身穿着的“软猬甲”可是从未脱掉过。没办法,仇敌实在太多,老周还要留着性命活到当政协委员的那天呢。

    。。。。。。

    鲁成身为杭州站站长,这段时间也是忙得飞起。

    不但要时刻站在丐帮背后指点江山,还要兼顾杭州站的全面工作,保持和各方的联络,另外,还要帮某些人擦屁股。。。。。。

    某个发布自拍小视频,引起观看者严重不适的举人已经跑路了,这货留下的那些操持到一半的项目,都需要鲁成去打理。

    首先是田地。

    黄老爷中举后,各路跑来“投献”田土的小地主,富农不要太多。这种本质上是属于挂靠:田地还是人家的,大家合伙利用举人的免税额度来得利。

    然而穿越众不需要这种挂靠,穿越众需要的,是完全处于自己掌控之下,没有佃户,可以安插流民来做临时工的自有田。

    这种田地在江南地区很难买到:缙绅和富户太多,田地经过几百年来的变迁,早已被分散成无数块私田,上面驻扎着自耕农和佃户,想购买大批连在一起的土地,难于登天。

    当然,如果黄举人混到徐阶徐阁老那种地步,也可以大肆圈地——徐地王由首辅到乡绅,其田地经历年侵吞,有二十四万亩之多,佃户几万人。

    所以,像黄平这种小举人,想在江南地区买到成片的良田,基本不可能。

    不过眼下出现了机会。

    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小冰河时期虽说纵贯明末,然而从崇祯元年起,江南地区的自然灾害却突然进入高潮阶段:以旱,涝,蝗为代表的各种大范围灾难,终崇祯一朝,年年不息,明帝国灭亡的原因固然很多,然而无休止的自然灾害,才是最粗的那一根棺材钉。

    就在今年7月,江南地区先是大旱,然后连降暴雨, 23日,飓风大作,海潮冲破钱塘两岸堤坝,杭嘉湖三府沿海地区全部遭灾,仅萧山一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