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旅明-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媒人此刻全身发抖,她虽然不知道黄老爷看上了钟家先人的哪一点,但她有强烈预感:自己就要在媒妁界放个大卫星出来了!从此将阎马二贱压在身下!

    “富不过三代,似钟前辈这般,百余年家门不坠,正是我辈楷模,唉,也不知我这等平常人家,有无机会请益一二。”黄志诚这边生怕金媒人听不懂,貌似自言自语又感叹一番。

    “这是要寻个篱笆儿扎得紧,持家有道的!”金媒人要是再听不懂黄老爷的意思,她就不是媒婆了。瞬间在脑子里把之前推介过的几户人家过一遍,发现如果不论质量,单论家族延续的年代,还真没有比得过钟家的。

    这一刻,妇人懂了。

    “哎呦呦,好我地孝廉公!”只见金媒人这时一拍双手,从圆凳上跳将起来:“那钟府真真是陈年老户,杭州城里打听。。。。。。”

    某人一边微笑着听媒婆即兴发挥,一边长叹一口气:可算是把这媒人套路进来了。

    黄平黄孝廉的续弦大计就这样一波三折般定将下来。从门第上讲,黄举人府略配不上钟进士府。但是从其他方面来说,黄举人的条件远远超出,毕竟钟家小姐先天条件不足,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门当户对了啦。

    媒婆界从此也多出了一个经典案例:金媒人如何慧眼识别客户,如何巧言,如何转移客户注意力。。。。。。总之,一个如何把皮鞋卖给黑叔叔的明代版励志故事,就这样被编撰了出来,在媒婆界口口流传,经典不息。

    。。。。。。

    目送着金媒人急匆匆赶去钟府提亲,黄志诚此刻坐在花厅上,不禁苦笑着摇摇头:看来生怕夜长梦多的人,不止是自己啊!

    扭过头吩咐几句管家,让他从今天开始准备婚事,并且配合媒人走婚前程序“六礼”,安排完琐事后,老爷起声摆驾,吩咐回“小书房”。

    黄府有三个书房。大书房,内书房,还有小书房。

    大书房用来见一些亲近客人,内书房用来静心读书,至于小书房。。。。。。建成后还未曾有下人进去过,包括管家在内。

    小书房是黄府新装修时候建的,位置在主宅侧后方,孤零零一所小院子;周围几个方格都是内宅重点区域,24小时都有护院巡守。

    院子里空荡荡,无花无树,只有一条小石径通往书房,其余部分都薄薄铺着一层细沙——如果有人翻墙,那么必定会在地上留下足迹。

    如果贼人打算用古代最普遍的“揭瓦吊索”方式进屋,他会发现这间不起眼的小屋,青瓦下居然有密集的椽条,每根都有小腿粗。。。。。。好吧,请回去拿锯子先。

    如果贼人打算破窗而入,那么看上去不起眼的窗棂,会震断他的双手——铁木做的。另外,窗户后方还有一道卡扣,所以电视剧中常见的薄刃撬窗,也不起作用。

    到了这个地步,有手艺的朋友大概还不会死心,会撬一撬门上那把锁。然后他很快就会发现。。。。。。锁眼不对头,咋是四棱的?还有锁子上那几个“上海·三环”的小字是啥意思?

    。。。。。。

    黄老爷掏出钥匙,打开小书房的院门,沿着小道径直往里走去。身后跟着的两个小厮默契停脚,留在院门口,进门后,他开始打扫屋子,完事后坐下来闭眼思考了一会。

    小书房的陈设其实很简单,书橱,线装书,书桌,笔墨纸砚,唯独有点奇怪的,是书桌下方摆放的一个松木纹小柜。

    不过,当黄老爷想完事,俯身打开柜门的时候,一切就清楚了:这是个保险柜。

    保险柜里有一套通讯设备,一把小巧的德国产HKP7型手枪和配件,一个急救包,再就是一些房契文书,几根金条,一点珠宝首饰。每隔一段时间,赵六这个宅子里唯一的自己人,就会跑一趟塘庄,从那里带回替换的蓄电池。

    黄平这时轻轻转动密码盘打开柜门,先取出手枪盒,按照当时在塘庄接受的培训,开始不紧不慢的擦起枪来。

    擦完枪后,看看柜子里的劳力士表,刚好是下午六点整,于是他取出迷你车载电台,打开后用手咪呼叫起来。

    今天运气不错,位于塘庄和摩云观里的两部电台主人都在,于是“儒释道”三人就在这17世纪的杭州城内外,开了一场简短的短波通讯会。

    黄平除了报告自己选老婆这件事之外,还通知鲁成给他弄一两个“族老”过来:婚前手续需要长辈出面。人选嘛,要求不高,年高耳背,头脑糊涂,只管咧着没牙的嘴笑呵呵的那种就好。

    开完短会后,间谍黄某人收拾好器材,检查完窗棂,施施然锁门,继续做他的大老爷去也。。。。。。

    今天有点事,字数少点(*^﹏^*)


………………………………

第159节 熊大来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各自都有点难言之隐的钟黄两家,在婚配这件事上,不约而同都相当配合。整件事一度进行得很流畅: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这四道前期程序相当快捷,然而到第五道“请期”,也就是推算良辰吉日这一关时,黄家突然间将流程暂停下来——无它,熊大。。。熊大人来也。

    熊文灿是三月上旬在金銮殿陛辞出京的,然而那时候北运河还没化冻——小冰河时期运河化冻要慢一点。这样一来,熊大人的队伍就只好先走陆路,沿着运河一路磨蹭到山东地界后,老熊这才坐上官船,开始玩漂流。

    等到黄志诚这边安插在官驿的人手跑来报告的时候,时间已经是4月初。得到消息后,黄志诚便果断暂停了婚礼流程:他要根据和熊文灿接触的结果来决定下一步行止。

    。。。。。。

    两天后,德胜桥官驿。

    穿着一身被士林默认为举人正装的黑色宽边直缀,全套披挂整齐的黄平老爷,此刻正坐在官驿的大厅里,喝着茶,吃着点心,和一帮低级官员们聊天打屁。

    熊文灿所坐的官船,是午前到的德胜桥。黄志诚今天来此,目的是投名贴,投荐书,应卯——老熊今天肯定不会见他,但是他必须摆正姿态,在官驿侯着。

    身为一省巡抚,哪怕是过路的,下船伊始,势必会有浙江官场的同等级人物出来应酬,这之后按等排队,等老熊有空接见到举人这个阶层,怎么说也要两三天的样子。所以,在等着翻牌子的这几天里,黄举人就要天天来此地上班应卯。

    进官驿大门后,左右两旁就是传统的花厅,这是供各路侯见官人们闲坐的地方。德胜桥官驿的侯见厅,像黄志诚一样跑来走门路的官儿、举人、商人、秀才每天比狗都多,一年四季此地热闹非凡,绝不亚于后世的侯车大厅。

    这些成天混官驿搏出位的人,境况都不会太好,通常都是一些没后台的杂官和侯缺举人。真正有实力的早就摆平户部上任了,谁还每天跟狗一样坐在官驿里等着大佬召见?

    从第二天开始,黄老爷就带来了好茶和点心——这两天正是头茬明前龙井上市的时候,现在是17世纪,龙井没有论卡车卖这一说,等闲人家根本喝不起这种昂贵的茶叶。

    所以黄平这个异类,这两天很受欢迎,人既大方,谈吐又风雅,大家一边喝茶,一边亲密交流各类跑官经验,各路大佬喜恶,很是相得。

    黄举人所在的阵营,里面都是举人和低品官,这个属于嗓门最大的哈士奇团队。这帮人成日里斥骂驿卒,呼三喝四,整个花厅就可着他们一伙浪。

    只有在门子高呼:“某某大人到。。。。。。”的时候,场面才会略略安静一会,等一身官袍的大佬目不斜视的从面前走过后,喧闹如初。。。。。。

    一旁还有那比较安静的秀才阵营,这个属于泰迪团队,一个个脸上满满的都是激情,见人就想发骚,然而没人搭理。

    最没有存在感的,就是角落里的商贾阵营。这帮人属于吉娃娃团队,一个个满身绫罗,肥圆的脸上堆满人畜无害的笑容。

    然而在这等官来官往的地方,商贾是最不得势的一类,封建社会严酷的等级压迫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没有哪个穷官儿敢在这等场合下和商贾套近乎。

    事实上,哪怕这些人家里放满了银子,但是在这里,他们也只能从驿卒那里买一碗最次的茶水来解渴——草民喝好茶吃点心?大厅里一帮老爷面子往哪放?没让你们跪着就不错了!

    黄平就是在这种局面下,硬生生在官驿里泡了三天,每天灌一肚子茶水点心回家。。。。。。好在还有个叫熊道的侯见商人比他更惨,连点心都没得吃,喝得是劣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