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是公输班的后人。只不过,公输嫡系已隐居多年,公输附是旁系子弟。”
“哼!”王座上的人淡淡哼了一声。
蒙毅道,“今咸阳之事,闹得这出以假乱真的预言……可见六国旧贵,仍有不臣之心。陛下当日制书,召六国王室勋贵聚居咸阳,却也有人阳奉阴违,携家眷远逃。日前逢沛县之民,言说旧贵占田扰民,逃避田税率。陛下,臣以为此事应该尽早处理。”
嬴政冷道,“朕对他们,还是太客气了。帝国硕鼠,食我米粟,危我社稷,不知悔改……哼。”
赵高道,“臣以为,应当立刻拘捕太傅孔鲋,褫太傅一职,解散博士学,搜捕天下六国余孽,将反秦势力一网打尽!”
扶苏闻言,当即眉间一皱,“陛下不可!”
嬴政不言。
“儿臣妄言。秦统一天下,已有五年。如今六国即便有心复国,亦然无力。今世已无六国,只有我大秦。普天之下,皆是秦地,秦民。儿臣以为,我等应一视同仁,对待大秦子民,不应还抱有旧地之见。民经战火多年,都已疲乏,此时应当以抚恤宽待为主。百年以来,儒家被称为礼义之家,教化民众,使之归心于秦,此事离不开儒家。中车令所言,恕扶苏不能苟同。”
赵高面色阴冷下来,道,“大秦典律早已言明,有敢乱者五刑俱全。面对六国余孽,绝不可手软,长公子此言,未免太过迂腐!”
蒙毅:“已为秦民,中车令又如何还分秦与六国。”
赵高道,“秦只承认承认大秦之民,纨绔宵小魑魅魍魉不配为秦之子民!”
嬴政摆手,制止了二人争论。
大殿一时静默。
李斯已观察嬴政许久,这才开口,“陛下,臣以为,今天下一统,却依旧有人妄图复辟诸侯,妄图重立旧国,伤我秦之大志,此皆因国之思想杂乱,致使某些不轨之徒以学术为名,妄议朝政。臣曾听闻,一箸折易,十箸折难。君民一心,天下稳定之根基也。人心若异,大秦如何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今陛下奉行法治,却常有他人异议。诸子不能察法之精妙,不能同行律法之约束,正因春秋思想纷杂,各以自家学说为道,藐视大秦律法。臣以为,今之急要,应是收缴民间除医药农学之外的百家之书,使民之思,尽归于我大秦教化之下。陛下,此臣诚谏,望陛下察纳。”
李斯平素不常开口,一旦开口,必然深思熟虑,有理有据,切中要害,并且,切合嬴政之意。他人还未开口,嬴政已经下定决心,“准!”
扶苏上前一步,还要再说,嬴政摆了摆手,“今日到此为止,都下去吧。”
“父皇!”
嬴政却已从皇座离开,进了后宫。
扶苏抬脚正要追去,蒙毅拉住他的袖子,制止了他,“长公子!”
“上卿!”
蒙毅道,“陛下之意,你还不明白么?”
扶苏道,“正因为明白,才要阻止。”
收缴民间出医药卜筮以外的书籍,那收来之后呢?如此摧残诸子百家,父皇他!
赵高笑了笑,“长公子。凡事千万量力而为,万一触怒陛下……呵……如今陛下心意已决,长公子还是省省力气吧。”
扶苏压不住恼火,“你!”
赵高却不理会,看向李斯,意味深长道,“李丞相,佩服。……论起君臣之道,赵高自愧不如啊。”
声音不高,足可让扶苏听到。
知他有意将扶苏的怒火引来,李斯暗暗皱眉。“中车令哪里话。陛下圣明,愿以百家藏书代诸民之过,岂非已是最佳结局?”
扶苏微微皱眉,默认了他所言是折中的方法,也不理会赵高,沉默着对着李斯拱了拱手示意基本的尊重,“上卿,走吧。”
待二人出去。
空荡荡的大殿中。
赵高低低一笑,凑到李斯身边,颇有些幸灾乐祸道,“看来,我们的长公子殿下,对于李丞相,有些不满呢。”
李斯冷静的扫了他一眼,同样皮笑肉不笑,“是吗?这李斯倒没看出来。”他一种赞叹的语气道,“中车令目光如炬,看他人喜怒如此精准。不知有没有瞧出自己面对长公子时,面上戚戚之色?”
“……”
赵高笑意一收,目中杀机暗藏。
李斯又深深笑了下,转身出了殿门。 166阅读网
………………………………
234 秦少公子(九)
焚书之令已经下达; 孔鲋与诸位儒学博士都惊呆了。犹豫多时,决心相约去往嬴政面前求情; 结果可想而知。
孔鲋的少傅之位; 没了。
……
将闾正要将朝堂之事好好向自家弟弟说道说道,好令各位吸取教训,千万千万毋要与父王决定之事作对时; 才发现; 今日国学,胡亥并未现身。
将闾年有十八,西苑春秋他早已修完。如今还愿来; 也不过是本着与弟弟妹妹要有交流。之前见到胡亥一直在此; 也未去问他结业之事。自从重新认识胡亥; 推翻了从前听来的风言风语之后,他时常会来看看这个弟弟。
多日以来第一次没有在西苑见到人。
为何喜欢?大约是因为,只要见到他; 心情就好。这么久以来,将闾还从未见过他脸上有何为难之色。似乎世上所有为难之事,对胡亥而言; 都不算为难。只要看到他; 就无端让人开心和轻松。
即便是大哥扶苏,也不曾让将闾有过这样的感觉。但这个弟弟……
他到西太华宫时,远远便看到巨大的花树下,站着三人。
少年一身简单黑红二色胡服,持剑而立; 神色认真的聆听着长者的教导,重新练习剑势。
绯色花朵与雪色剑光交织,落樱纷飞,在剑光之中一分为二。
剑若游龙,惊魄动心。
“好。”树下站着的穿着盔甲的中年人点点头,目光隐隐露出些许赞赏。
姜晨收剑,淡淡答,“幸有章将军指点。”陆永匆匆跑来,接过长剑,为他递来一块绢帕。
他垂眸接过,擦了擦额角根本不存在的汗水。
章邯笑了下,“不敢。少公子天资聪颖,指点二字,邯不敢当。”
外臣之中,皆传公子胡亥放荡不羁,骄纵爱闹,不比长公子稳重大方,在陛下要他来任少公子武师之时,章邯还很是担忧了会。只怕他真如传言中那般,可是细想想,能受到陛下如此喜爱的孩子,又怎会真的任性愚钝呢?唯一……真正见到胡亥之后,章邯心中唯一可惜的是,在胡亥之前,早有了扶苏。
扶苏之才,早在六年之前已传遍大秦。胡亥……只能惋叹他晚生了十年。
将闾原地站了会,长长舒了口气。父皇喜爱胡亥,显然是有原因的。他本就是机敏过人,平素司法习文,学书练武,态度认真,从不敷衍,仅这一点,就胜过许多兄弟了。
父皇本也是一位,勤政务实之人,不甘人后,自然看不得他人惫懒懈怠,泛泛空谈。
诸皇子之中,不乏有不满父皇偏爱扶苏胡亥的。可是……既然他们希望得到父皇的青眼,又为何不去努力上进一番呢?
文不如扶苏,武不比胡亥,身无一技之长,又如何得父皇欢心?
将闾忽而笑了笑。其实,他也是平庸之人中一个。
只是对于高低才庸,他很少去思索。很多事情落到他眼中,是非对错摆的清楚,只是将闾不想说破罢了。他从来不想揭开暗潮汹涌,因为对将闾而言,只要维持住表面的平静,永远维持,那么一切,也可以永远平静下去。
他喜欢平静。
此心若报以父皇,恐怕要被斥责得过且过。或者举个例子,被比作当年齐国一般,自欺欺人,自取灭亡。
可是,齐,至少在五国土地为秦铁骑踏遍之时,齐国尚和乐十年,齐之百姓,也未曾遇到太多战乱而受妻离子散之局。
“六哥。”平静的语气打散了他的思绪。
将闾回过神,看到面前走来的黑衣少年,“胡亥。”将闾听到自己说,“公输一案,父皇怀疑还有他人合谋。大哥已受命尚商坊调查了,要去看看吗?”
“合谋?”姜晨问他。
旁侧侍候的陆永听闻,忍不住凑过来一点,“公子,你……”
姜晨摆手,制止了陆永的废话,对将闾笑答,“六哥不必担忧。扶苏兄长自会解决的。”
此刻,就如同从前一样的淡然和笑容,让将闾升起了唯一一个念头。
父皇的所言所行,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