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是新味坑她加盟,她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呢,要是新味违约,会退回加盟费的。
婆娘一转身又走进衙门报案,然而,衙门竟然不肯受理,师爷看过她的合同,摇了摇头,
“今天来报案的都不下一百人了,全是一模一样的合同,你们哪,连字都不认识也敢签合同,上面可没有说违约会退钱,反而写着你们每天卖不出一百斤鸭脖还要赔付一千两。”
婆娘彻底傻眼了,“什么?不是这样的,我都记得内容呢,可以背给您听听。”
“不用了,你背的还不是人家教的,教你的人可还在?跑路了吧,别说合同内容对不上,这新味本身就是非法经营,泥菩萨过河自身不饱,你还指望这合同奏效啊。醒醒吧。”
一锤又一锤的重击之下,婆娘感觉自己要崩溃了。
假的。
什么都是假的。
从头到尾都是人家在坑她。
她不仅没有赚大钱,如今家也散了,一个人孤零零不知道去哪。
晕乎乎地走在大街上,竟然不知不觉又走到如意坊店铺前面。
对了,还租了如意坊的衣服首饰鞋子。
婆娘低头瞧了瞧又恢复到一身旧衣破鞋的自己,傻愣在店铺前面,东西全没了,怎么办?
如意坊掌柜却瞧见了婆娘,迎了出来,“哎呀,李嫂子,您是来归还租借的物件吗?”
婆娘压根不敢说出那些物件都被人拿走了,嗫嚅道:“我,我就看看。”
掌柜的瞬间变了脸,“嫂子我可得提醒您,要是过时不还,是要原价照赔的,您在我这里押的欠条也不够赔付。”
婆娘敷衍了几句,匆匆走了。
先前几次从如意坊离开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仓惶。
太阳西下,把她的影子拖得长长的,长的看不到尽头似的。
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
沈小漾收到白三爷的信件时,大吃一惊,简直无法相信,她不过把加盟的概念带到这个时空,怎么这里的人迅速悟出了非法传播销售的模式来了!
太恐怖了。
这模式不仅涉及人数众多,产生后果严重,而且是打不死的小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更要命的是,这个新味在传播时利用妙味鸭脖背书,明明毫无关系却硬生生扯成子品牌,
和妙味鸭脖口味相差无几。
相差无几!
看到这一条,沈小漾登时坐不住了,怪不得等了那么久也没有上次那个欺诈犯崔娘子的消息,敢情人家要干就干一票大的!复制一个妙味斋什么的,人家哪里看得上!
这个人,或者这个团伙,精通骗术,擅于隐匿,被盯上绝对分分钟要命。
沈小漾火速给白三爷回了信,告知他崔娘子骗取妙味斋配方一事,以及这种模式的危害之处,而且要加强妙味鸭脖店面的安保,接下来肯定会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另外,她叮嘱道,务必请官方追捕涉案主要人员,为防止他们各地流窜,也要把这件事来龙去脉和恶劣后果发文告知各地县衙,提醒各地百姓提高警惕,千万别踏入骗局。
………………………………
第一百零四章 群情汹涌
果然不出沈小漾所料,白三爷收到警示没两天,那些上当受骗找不着介绍人的苦主开始把矛头对准妙味鸭脖。
他们朝京城妙味鸭脖各加盟店蜂拥而去。
各加盟店生意受到严重影响,店门前成百上千的百姓聚集要声讨妙味鸭脖,吓得没一个顾客敢出现。
不管妙味鸭脖店门前贴了多大的声明,声明新味与妙味毫无关系,全是骗子攀扯之类的,没有任何人去看。
也不管掌柜和店员如何一遍遍解释,他们就是高喊着“黑心妙味,还我血汗钱”不肯离去。
这些被坑了全副身家的人们如同失去蜂窝的马蜂,急于寻找一个宣泄口,一个看得见的敌人,比起影子都找不着的新味,当然要揪着开着加盟店的妙味不放。
有暴躁冲动的,还冲进店里打砸抢了一番。
各加盟店别说做生意了,店面装潢都损毁得够呛。
迫不得已,白三爷只好报案了,官府派人把闹得最凶的那些人都抓进大牢,百姓这才消停一点。
只是,他们仍在妙味鸭脖店外徘徊不去。
开了店也没法做生意,白三爷只好关了店,给掌柜和店员趁机放了假。
“损失惨重啊!”白三爷翻着账本,越看越心痛,虽然店铺都是他的产业,也没有铺租成本,但每天不能挣钱就是亏钱啊。
“亏大了!”他叹息道,“这个亏决不能这么算了!不管是哪一伙人,敢挡我白三的财路,就是自寻死路!”
他果断地跑回白家大宅跟他爹哭诉起来,诸如生意如何如何不好做,他如何如何昼夜努力,那些骗子如何如何可恶,他的损失如何如何惨重之类。
白相爷被他烦得没办法,次日上朝上了一道奏折,内容是论非法传销对江山社稷的危害。
他从非法传销难以遏制的模式谈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沦为暴民的百姓,从巨额钱财的汇集谈到不稳定因素增加的社稷,从目中无人胆大包天的骗子谈到被藐视被践踏的皇权。
“堂堂天子脚下,这些人竟然如此目无法纪,肆意行骗,坑害百姓,践踏皇权,实在罪不容赦!”
“为救天下百姓于水火,还我九州国泰民安,臣恳请圣上下令将元凶追捕归案,严惩不贷!”
白相铿锵有力地请求道。
圣上听罢,问群臣,“众卿意下如何?”
都扯到坑害百姓践踏皇权了,他们还能如何?反正和他们又扯不上关系。
自然都赞同下令追捕。
于是,迅速地,一封封公文通过驿站传到九州各地去,来自朝廷的文件向来是重中之重,各州县无比重视,纷纷在城门口贴出告示,警示老百姓切勿上当受骗,如有发现传播人员,立即报案,当有重赏。
没多久,京城那群坑了无数百姓的“先生”纷纷落网,被押解回京,但传说中的“合伙人”,却没有丝毫踪迹。
东林女子学院里,白及的房间,两个妙龄女子在喝茶,如果聂大郎在此,定会认出其中一人正是“崔娘子”。
崔娘子,即红桑,忿忿不平道:“朝廷这帮人反应也太快了,我们从京城捞了一笔,才转移阵地,培养起来的核心成员就被抓了个七七八八,真是气死了。”
白及淡淡看了她一眼,“有什么好着急的,九州那么大,想要一夜暴富的人多得是,以后做得隐蔽些就好,别在州府中心活动了,往偏远地带转移吧。”
红桑不服气的回道,“这我当然知道,不过发发牢骚。”
“牢骚太盛防断肠,我家孩子可不爱听这些。”白及说着,摸了摸还未显怀的小腹。
红桑八卦道,“怎么样,王家答应你们的亲事了没?”
………………………………
第一百零五章 和尚与太岁
白及扬起了唇角,“下个月初六成亲。”
红桑一惊,“这么快?还有不到一个月。”
“不快点我的肚子可就等不及了,总不能给人看出来,再说,公子的事,还是越快办好越好。如今财政收入可是靠你了,多琢磨琢磨怎么更快捞到钱吧。”
红桑撇了撇嘴,“公子的事,我能不放在心上?”
白及不再说话。
说回王二郎。
智高和尚突然出现在王家,王二郎并不清楚什么原因,但他很早之前听说过智高和尚在寻找太岁。
本草纲目对太岁的描述是:“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葛洪在抱朴子中则说太岁“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总之,许多人把太岁当做长生不老的仙药。
智高和尚已经将近百岁,须发皆白,然而面容看上去却不过六十多岁,据说是常年服用太岁的缘故。
每每哪里传言发现太岁,智高和尚都会令人跑一趟,也因此许多人都知道他在寻找太岁。
不过太岁这东西,都是纯野生,可遇不可得。
王二郎是个爱瞎逛的,有次去多宝斋,碰见一个老农抱着一大团圆圆的、有点像黑褐蘑菇、质地粗糙的东西来多宝斋。
多宝斋的学徒大略看了看,把老农赶走了,说随便什么东西也能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