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大的一件事情,郝亮当然是不可能自己就拿得下注意的,李念清想通过他的嘴和陆晖去协商沟通?是不是想的太多了些?本来他们这个项目也只是在计划中,会在李念清的面前讲的比较夸大,也都是因为要将莫晓兰放到无锡去,以后调回北京了可以为自己所用,但是要说服这样一个医学界的翘楚,单单用钱和权肯定是行不通的。最主要的,还是要有足够诱惑力的筹码才行!在和李念清接触之前,郝亮也是做足了功课的,李念清在上学的时候,就曾经被人传言为”疯狂的小李“为什么说他疯狂,也都是因为他对解剖的热爱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人的范畴。初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儿的时候,李念清也是一个愣头青。但是却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也比任何人都要努力和严谨。而做到这一切,并不是为了完成他的学科成绩,而是因为他疯狂的执念。对李念清而言,一天不动刀不见血,就会莫名的心慌,他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一直都想尽办法利用各种的渠道去让自己有解剖的机会。标本、假体、**动物标本都是小儿科,他不单单会利用自己的学习之便,废寝忘食的窝在实验室里捯饬各种可以被他研究和开发的素材,也会在黑市接一些生意,不为求财,只为有**解剖的机会。所谓的黑市,也就是有些人体器官买卖交易,还有**采摘等等的不法勾当。
以至于后来,他甚至有了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这才使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十分享受解剖带来的快感,李念清甚至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当做是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呈现来对待,他这样病着的状态大概持续了2年多,直到遇到了莫晓兰的母亲莫家二千金,这才收了手。但是他的收手,只是为了能在当时凭借莫家二千金在北京的关系,将自己碰到医学界的大舞台上去展露头角,如果被人发现他有精神方面的隐疾,自然是没有办法达成现如今的社会成就的。李念清是个情商很高的人,他利用自己与莫晓兰母亲的关系,很快便给自己奠定了很英实的社会地位,不光如此,在外人看来,他是有名的医科大学的客座教授,是北京城里也算有头有脸,说的上名号的人,虽然是打着自己老丈人的名号,但是外人也是要忌惮他三分,给他几分薄面的。但是私下里,也只有他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就连在他枕边多年的莫晓兰的母亲,也不见得对他的情况和过往了解多少,更加不会知道,他就是很多眼里的魔鬼,很多人眼里的冷血快刀手。所以,郝亮才和陆晖商量着,用这样的一个项目去吸引李念清的加入,因为对于他们后期的一些规划来看,前期将李念清吸收进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六十九章:【活体解剖研究项目】(下)
但是想要吸收是一回事,最终的项目还是要抓在陆晖的手上的,这件事情,从一开始的策划筹谋到现在的准备筹划实施,都是由陆晖交给郝亮去负责的,所以郝亮对这个项目的运作本生还是很清楚的。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然而李念清此时想要拉着一个所谓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与进来,显然不在他们原先的计划内。“小亮啊,你听我说,我也知道这个项目是很保密的,我肯定是不会牵扯太多的人进来。但是目前来说,我们确实有这样的计划,但是研究本生是一回事,那么我们的赢利点在哪里,你考虑过吗?”李念清虽然是个学者,但是也是一般的商人,所以会用商人的思维去考虑很多的问题,这样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郝亮被问的一愣,赢利点?这个确实是之前自己和陆晖都没有去想过的问题,因为这个研究的本生,也是为了补充自己将来的生物药品的研发工程,在研发前期,需要很多的**进行药物试验。但是现在国家对这一块儿的打击力度很严,不是说随随便便就可以将自己还没有正式研发成功的药品投放到市场上去用的,也更加没有人愿意拿自己家里的病患作为白老鼠,来给他们做实验。所以才会萌发出这样的念头,那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寻到一些家庭条件较为贫困的家庭,自愿的以售卖的形式,将自己家里患病又无钱医治的患者给到他们做**研究。
当然,因为这些**并不是健康的人群,所以可以用到的部件还是比较有限的。除了正常的临床观测外,他们发现在病患还处于正常活理状况也就是俗称的还活着的时候下,进行解剖和死后解剖,对于他们来说,科学研究方面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现在的科学技术很发达,医药领域也是如此,所以在人体死后的45个小时内,从中摘取部分部件类似于心、肝、脾、肺、肾、眼角膜等用来进行培养、研究等等之类的,还是可行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还是没有技术难度的。但是也是因为李念清是个医学怪咖,他十分推崇**解剖的科研项目,或许在他的眼里,一个个活人和尸体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开膛破肚之后,也都是一块块血肉模糊的碎块,取出来的也都是长相差不多的内脏部分而已。所有陆晖和郝亮才会允诺他在项目成立之后,带领一支他自己的医学小组,协助他们进行研究和药物开发的工程,当然,这些工作都是不被允许公开的,都是被规定为在私下暗地操作的。这样见不得光,上不了台面的事情,现在大而皇之的被拿到桌面上来讲,真的有些让郝亮觉得不合时宜,况且他和陆晖也只是筹划过前期的预期投入等等方面,至于说成效,他们只是想过等到药物研发成功,在这些所谓的白老鼠身上有些成效之后的事情,可是现在这个李念清,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郝亮不清楚李念清现在和他唱的是哪一出,所以自然是不动声色,看他怎么说“噢?关于盈利的部分,莫非和这个研究中心有关?所以,李教授您才极力的推荐这个中心?那么不妨李教授您说来听听?”郝亮压低了分贝,看了看四周的环境,然后才缓缓的说到“嗯,的确是这样,其实这个机构本就私下里做着一些地下交易,主要是贩卖一些儿童和偏远山区的妇人,给一些大机构做药物研究用的,这个机构在非洲有一个秘密基地,就是专门用来研究和看押这些人的,我是这么想的,如果说我们前期自己在国内做这样的操作,或许有些太招摇了。毕竟国内政府对这一块儿的打击力度很大,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但如果可以和我这个朋友合作,将我们这里的资源和他们那里的做整合,而且又在非洲进行研究实验的话”李念清没有继续说下去,故弄玄虚的推了推自己的银框眼镜,不说话,留给了郝亮独自思考的世界。
郝亮挑了挑眉,他是一个聪明人,很多话,确实不需要讲的太直白和透彻,大家都能明白里面的意思。但是跟李念清这样的老狐狸合作,自然是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把自己的小聪明拿到台面上来的“李教授,如果方便的话,您不妨说的直白一些,其实我听到现在,也没有明白,您所说的赢利点在哪里”李念清本在喝咖啡,听到郝亮这么说,一脸的得意,随即却渐渐换上了一副来生常态的老者姿态,给郝亮分析其了事情的利弊“是这样的,小亮啊,你想啊,如果我们自己寻找货源,势必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而且还得花钱,最关键的,说不定还会有一定的风险存在。但是如果和我朋友合作,这样的事情岂不是一举两得,我们会少了很多的顾虑吗?咱们现在这件事情是在初期,还没有完全的步入正轨,但是据我了解,我的这个朋友在非洲的这个基地都已经有56年了。我认为,我们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的,不管是渠道、资源对接、内部消化还是什么,况且,他哪里本来就在做研究,别的公司付了钱,买了人,我们可以捡现成的,不需要额外自己担着风险去买货源了呀,等同于说,我们帮他处理了内耗,而他给我们提供了廉价的货源,这样的双赢合作,岂不是”
郝亮笑了笑,果然和自己想的差不多,李念清算来算去,打的是这样的如意算盘。因为在国内,至少在北京,他李念清混的再好,也是要忌惮陆晖的势力几分的,但是如果真的如他所说,他们讲这项科研项目放在了非洲,他的朋友那里。那么主动权就掌握在了李念清的手里,非洲是什么样的地方?三不管地带,乱的很,且不说这个所谓的研究中心的院长到底存在不存在,就说李念清动了这样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