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殇乞录-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地邦国藩王不受待见,备受猜忌,乃千古不争之事实。

    打定主意到许都后,足不出户,收敛自律的刘鸿躬身应声道:“谨遵父王教诲!”

    轲比能样貌是糙了一点,可心思却一点也不糙,看着儿子似乎明了利弊关系,也是一阵老怀欣慰,语气缓和一些,说道:“赶紧去看看你娘吧,她知道你要去许都,跟俺闹了好久,赶紧劝劝她,服侍当今天子乃好事,又不是去地狱,至于嘛!”

    说话间,轲比能下意识地摸摸了右手臂内侧,那婆娘哪都好,就是太爱掐人了!

    哎呦!疼死老子了。。。。

    (本章完)
………………………………

第69章 广宁看病

    幽州在壮帝刘恒时期设立代郡、上谷郡、范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昌黎郡、玄菟郡、辽东郡、带方郡、乐浪郡。

    除了玄菟郡、带方郡和乐浪郡三郡的大片土地常年在高句丽人占领下,其余郡县的百姓们生活还算尚可,免遭战火之苦外,起码还能有一口饭吃。

    最近几年中,幽州境内没有发生过噩梦般的天灾人祸,秋季五谷穰穰满家,粮食储备充足,市场物价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老百姓们的生活轻松宽裕一些。

    幽州不同于中原其他地方,它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演变注定此地是一个晋人,乌桓人,高句丽人,鲜卑人,乃至羌人聚集杂居的生活地区,当年壮帝刘恒一口气将整个东部乌桓部落十万人悉数迁入因连年战乱,导致人口荒凉的幽州几个边疆郡县。

    往后几年间,壮帝刘恒下诏命时任幽州刺史率军从高句丽和鲜卑部落掳掠了大量俘虏开荒垦种,长此以往,使得幽州人口增长迅速,多个民族的百姓们杂居一起,文化和风俗常年大融合,就形成了幽州独有的民风乡情。

    上谷郡,广宁县,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县城,常驻人口约千户,六千余人,乃晋人、乌桓人、高句丽人混居之地,商户繁多,街市热闹,民风彪悍,是幽州数一数二的重要县城。

    广宁县位于上谷郡北侧,靠近幽州边境,因而往来之人鱼龙混杂,既有北上欲求成名的江湖人士,也有南下躲避战祸的塞北牧民,更有嗅觉灵敏,觅得战争中重大商机的外地商人。

    各色人群一时之间都聚集在只有几里之大的广宁县城,使得原本就人头攒动,络绎不绝的街道更加拥挤不堪,往来人一增多随之带来便是治安每况愈下,鸡鸣狗盗,打架滋事等不法之事屡见不鲜,使得广宁县令不得不向上谷郡守请求派兵维持广宁县治安,以免造成动摇根本的天大祸事。

    仲夏下旬,气温逐渐升高,哪怕天空云海茫茫,微风阵阵,也丝毫感觉不到一丝凉爽。

    孟超一身塞北贫苦牧民穿扮,随着入城的人群在破晓时分进入广宁县。

    三日前,孟超在距离白山不远的树林中击毙十余名拜火教神庙圣火勇士后,便折回与公孙先,李国分开的南侧山脚,三人汇合碰头后,就连夜起程,向幽州进发。

    本来计算用一天的时间就可抵达幽州地域,可公孙先腿部伤势恢复缓慢,行动不甚灵敏,行程便慢了下来,李国仔细查看后,愕然发现公孙先腿部伤口红肿流出脓液,似是发生了感染状况。

    孟超与李国二人一合计,如果继续赶路,势必要耽误公孙先腿部伤情,稍有不慎,伤口发炎严重,他就会面临截肢的危险,再严重地话可能会性命难保。

    李国作为猎户常年在山林中摸爬滚打,略懂一些医疗常识,未能及时处理公孙先的腿部伤口有些自责,对于身体发热,意识开始模糊的公孙先十分担忧,建议孟超就地赶紧弄些清水,来清洗发炎的伤口。

    孟超自然也如李国那般担忧犯愁,可能比他还有严重一些,毕竟公孙先好不容易重新振作精神,找到人生目标,若死于伤口发炎,实在太憋屈了!

    放眼茫茫草原,草绿肥沃,此时正是放羊打猎的尚好时节,孟超令李国先将公孙先安置在一处隆起土包旁,自己凭着天地清炁之微弱感知,向着可能是最近水源之处奔袭。

    孟超一路飞驰,脚底生风,终于在十里地外寻得一条清澈平缓的河水,河水的水面波澜不惊,在黎明微弱月光映衬下显得波光明净。

    顾不上欣赏美景的孟超赶紧将随身水囊灌满河水,正起身准备返回之际,隐约间看到百步外有一个不大的圆顶帐篷屹立在河水旁空地上。

    依山而筑,傍水而居。虽说的是南方小镇生活,也说明人们的生活习性喜欢依山傍水。

    “真乃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大喜过望的孟超小心地靠近这顶帐篷,帐篷乃是塞北牧民外出所用的粗布简易帐篷,且帐篷不远处拴着两匹斑点老迈牧马。

    孟超近前时步履轻盈,控制呼吸节奏,运用心经将自己完全融于天地之间,所以并未惊醒熟睡的两匹马。

    再三确认,账内之人乃寻常牧民后,孟超随即发生清脆声响,惊醒马屁同时也吵醒了账内一对老年牧民夫妇。

    好心的乌桓族牧民夫妇大方地将两匹老马借给孟超去驼运受伤的同伴至此养伤,千恩万谢的孟超骑马返回,不出半支香的功夫,迷糊发热的公孙先便安静地躺在了牧民简易帐篷内。

    老牧民乌延眯缝着浑浊的眼睛盯着看了一会流脓不止的伤口,摇了摇脑袋,操着一口生疏地晋语,说道:“这娃不大好啊,还是进城找大夫吧。”

    公孙先的腿部刀口一直未能完全愈合,虽说不流血了,却有大量脓液流出,忧心忡忡的孟超赞同老头乌延的提议,换上一身干净的牧民衣裤,留下李国照顾病号,趁天亮前,要赶到最近的广宁县寻个郎中。

    医药费不是问题,从马匪身上搜出了大量五铢钱,还有金银首饰,足够给公孙先看病使用,还可以去县城商铺租个牛车,这样方便运输行动不便的公孙先。

    好在广宁县离此不远,孟超走了大约有十多里路,远远地就看到了两丈多高的青砖城墙,还有等待入城,宛如崎岖长蛇的队伍。

    “这广宁县什么来头,怎有如此多人要入城?”

    揣着疑问的孟超在入城大军中随波逐流,好不容易挤入县城,望眼看去,尽是人头攒动,哪怕是日始卯时,街道两边的小摊商铺也都悉数开张,精神抖擞的小儿们站在自家门口,卖命地吆喝着。

    早就饥肠辘辘的孟超看上一家面馆,店内不断热气阵阵,哪怕是夏天,也无法阻拦人们吃面的热情,

    咕噜!

    孟超咽了口水,强忍住五腹庙的馋虫和饿虫,低头向着右手边挂着大大“医”字风幡的店铺走去!

    清晨,各类食铺生意红火,就连到医馆求医问药之人也是络绎不绝,衣衫褴褛的孟超进到医馆正堂之中,根本无人搭理,一边是医师问诊,一边是照方抓药,孟超傻傻地站在中间,不知所措。

    孟超灵机一动,祭出绝世杀招。

    只见孟超自怀中掏出一物,高举头顶,气运丹田,朗声怒喊一声:“有没有出诊看病的医师啊?谁跟小爷走,这串玛瑙项链就是谁的了!”

    (本章完)
………………………………

第70章 所为何来

    “这位小哥莫慌,照你描绘的患者病情来看,此乃热邪入体,想必伤口沾染了毒汁!鄙人这里正巧有上好的金疮药和解毒丹,保证药到病除,用药后再静养几天,保证恢复如初,活蹦乱跳!”

    一辆破旧牛车以最快速度行驶在草原小路之上,四旬左右,下巴留有长须的矮瘦男子身穿青色短禅,黑色单布犊鼻裈坐在牛车尾部,腿上放着一个实木药箱,男子捻须摇头晃脑地分析着孟超刚刚所描述的公孙先伤情。

    看病讲究个“望、闻、问、切”四诊法,这位被孟超玛瑙项链打动的医师名叫江拓,从医多年,犹善处置外伤,在广宁县乃至上谷郡都颇有医名,江拓路上闲来无事,便问了问患者情况,也好掂量掂量自己能否治愈,万幸,治愈伤口热邪正是自己拿手绝活!

    本来一大早就坐堂问诊的江拓还有些许困倦,当听到孟超重金求医的慷慨宣言后,顿时精神抖擞,本着医者父母心的责无旁贷,仗着当时正堂中自己年资最老,硬生生地从自己一名师弟手中撬来这次出诊任务。

    心急如焚的孟超哪有功夫去管哪个医师跟自己走,见一名矮个男子走向自己,二话不说将项链递了过去,说了声:“稍等片刻!”,便大步流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