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弱女子-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备,便想要偷偷溜回房中。

    陆靖元忙道:“杨儿,我话还没说完呢,我有事要同你商议。”

    苏杨儿气急道:“那你倒是快说啊,兄弟,不早了!”

    陆靖元对兄弟这个称呼不以为意,道:“明日便到宜兴了,我伯父便在县上,年初他老来得子,我得去贺他,我在想你能不能随我…”

    他话未说完,苏杨儿用力将他推开,迅速跑入屋内,喊道:“兄弟,你什么都别想了,我再说一遍,老子喜欢女人!喜欢女人!”

    门外陆靖元闻音摇头一笑,又在门前呆立片刻后,终究悻悻离去,只是当余光瞥向空荡荡的腰间时,有些怅然所失,有时候他很羡慕岳飞那种人,想做什么便去做了。
………………………………

第三十五章 一千载风华烟雨(上)

    翌日正晌午,常州境内一片茶田中,一只规模庞大的车队从这片茶田小道经过。

    南国茶田四季常绿,纵使是在冬日,也只能偶尔在茶花下看到一两片枯叶。

    阳光照下,深绿色的小叶接连一片,堆积在一层层黄土间,天气依旧不是很暖和,可有了这么多绿物的衬托,反倒令人生出一种寒冷不再的错觉来。

    田间隆起的路面很不平整,车队中的驴子、老牛步伐甚缓,不怎么颠簸,可拉车的两匹高头大马就不那么会“走路”了,深一蹄,浅一蹄,颠的车的苏杨儿直想骂娘。

    “特么的县城在山区里就算了,你好歹给老娘修条路出来啊!”

    气极间,她俨然已忘记了自己的真实性别,自称老娘起来。

    只因苏杨儿这一路走来,对宜兴县的期望本来就已经降得很低了。

    她只当此时的宜兴县即使再差,那也该是个临溪傍湖,风光无限的好地方。

    殊难预料,此时的宜兴县城竟会坐落在一片茶山下,是实打实的山区。

    “什么湖景房,都是骗人的,湖呢,水呢?”

    她知道自己的超级无敌湖景大别墅,多半是泡汤了。

    其实茶叶,才是古宜兴主要经济作物,宜兴人世代以此为生,当前县址自然也是在这溪南丘陵地带的茶山林海中,后经南宋一朝,并吞颌悶,溪北数镇,历百年沧桑,才逐渐发展为苏杨儿所想象中的水乡模样。

    而这会儿的宜兴县城,距太湖,还隔着数个村镇,足有百十里路程。

    她不知此节,自然出乎预料,大失所望。

    “小娘子,要不咱们也下车去吧?”

    这时小玲似乎也忍不住了,岳母与岳妻受不了颠簸,一早便领着狗伢儿下车去了。

    苏杨儿却摇了摇头,道:“忍忍吧,很快就到了。”

    她安慰着小玲,又何尝不是安慰自己,自昨夜打发走了假岳飞与陆靖元后,她便一直在想宜兴县会是什么样子,甚至考虑要不要买一艘小船,学一学那些名士们来个泛舟湖。

    直至行入溪南山区中时,她方才明白自己美梦是多么荒唐可笑。

    喜在虽没有湖,却有荆溪,坐在车厢中便能耳闻潺潺流水声,想必就隔得不远。

    此时车外的老王似乎看出了这下颠簸的马车异况来,知道车厢中的人定然不好受。

    当下他命车队停了下来,询问道:“小娘子,您要不要下车,歇息一会儿再走?”

    苏杨儿本想拒绝,可看了一眼身旁有些喘不气的小玲后,还是应道:“好。”

    当下她与小玲一道走下车来,呼吸到新鲜空气,二人精神好转了许多。

    苏杨儿这才发现自己等人立足于一片碎石道,身后则是漫山遍野的茶田。

    “难怪这么颠,这路还不如黄土路呢。”

    见她下了车,众人也都下车活动起来,这短短的一段茶山路,走起来却比前面几日路程加起来还要辛苦只有岳母岳妻二人无动于衷,狗伢儿则指着道旁的茶田不停的向小二絮叨着,至于崔正等人,在不久前进入宜兴境内,见到县碑时,便交差回程了。

    而陆靖元嫌车队走的太慢,在用老王问清宜兴苏宅位置后,又从她这里借了一头驴子,说是要及早拜会长辈,尽快赶来与自己回合,“一驴当先”走了,这会儿想必已经到了县城中了。

    “最好驴子也别来还了,权当送你了,你骑驴撞死在树,那更好不过了。”

    人说“最毒妇人心”,这话对于烦透了陆靖元的苏杨儿来讲,一点也不假,她恨不得他立刻暴毙,自然也不吝啬将最恶毒的诅咒施加于他的身,在她眼中陆靖元已经堪称封建史的奇葩男了。

    她边念叨着,向前走了两步,才发现自己眼下正身处在一处不高的矮邱,邱下有一条由南向北的深溪流过,她俏丽在道旁,居高临下,朦胧得见溪流远处小城轮廓。

    却见那城内白墙黑瓦,接连一片,正值晌午,又燃起炊烟,山溪穿城而过,溪架桥,孟冬辜月之下,凭添几分朦胧,在山树茶田的包隆间,难以一窥全貌。

    极目眺望,致远又是几处山头,将小城合拢于溪流林海间。

    虽没有八百里太湖的波澜壮阔,却俨然像是一座世外孤城。

    谁道江南只有湖光,这山色也不错。

    就连苏杨儿本有些失望烦躁的心,也跟着安静了下来。

    这一路,小池小镇她见了不少,可还从未见过坐落于山洼地带的县城。

    一时间她不禁看的有些痴了起来。

    宜兴对她而言原本是一个熟悉的地名,可现在看来又是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冬日正晴,原本不会有什么模糊感,可在青山掩映下,却让她的眼睛有些朦胧起来。

    “也不差嘛,能开开心心老死在这里也不错…”

    不知为何,她忽然如此想道,许是她本就这么没出息,又许是山脚下如似世外桃源的宜兴城给她带来了一些震撼,这种震撼叫做沧海桑田。

    不提千年后的宜兴,那是一片钢铁丛林。

    单提终南宋一朝后,这宜兴县城也比眼下这个小城规模要大的多。

    一千载风华烟雨,一个穿越千年而来的不安灵魂好似首次寻到了归属感。

    苏杨儿祖籍在此,他也算是为她落叶归根了。

    苏杨儿酒窝浅露:“宜兴,我苏杨儿回来了!”

    小玲见她忽然返身回车,连忙追赶道:“小娘子,你等等我。”

    老王等人也齐齐怔了下,不知她为何如此迫不及待,只在又望了一眼前路后,老王心底也暗暗叹了口气,十几年前他随苏父,也是从这条道走出山城,去往中原,而今早已物是人非,苏父埋骨他乡,自己也垂垂老矣。

    只在一念落下,他这才命车队继续前进。

    车,苏杨儿没有了抱怨,她想要的无非就是这样一个谁都注意不到她的美丽小城。

    只是不知这弱女子欲老死孤城,天下英雄可否容她岁月静好?
………………………………

第三十六章 一千载风华烟雨(下)

    北宋山城宜兴,县城时居溪南茶山下,其时下辖四镇六乡,向北为平原,产粮贸,向东北为太湖渎区,兴渔业,西部则为低洼圩区,此时尚未开发,唯有溪南一带遍野茶林是此时宜兴最重要的经济支柱,茶商、磁商与陶商汇集于此。

    这奠定了后世宜兴三山、二水、五分田的城市格局,此地陶业概因茶业而发展,后世该地特产紫砂壶,可谓是茶业的配套产业。

    此地起初是因茶业而闻名,此时的宜兴县城靠近“经济产业园”并不稀奇,可对苏杨儿而言就新鲜了,因为后世没有人知道山洼里的宜兴是个什么模样。

    是以当马车入城后,她不顾小玲看傻子一样的眼神,掀开一角车帘,往外偷瞧。

    却见沿街道鲜有行人,想来也是,本就是冬日,纵使在还未落雪的南方,那也是能少出门则少出门的天气,倒是有不少扛杵持锄的老农,又见不少标有茶旗字号的小档,可见此地茶业之兴茂。

    路不多的行人忽然间见苏家一行浩浩荡荡涌进城来,也纷纷侧目,只想着这一班人大抵只是路过,宜兴人也与此时的大部分地区之人同样秉持强烈的士绅自治文化,所谓乡绅自治,一者表现为排外,对外地人保有十分强烈的警戒心。

    二者表现为自治,需知古代衙门是老虎,有罪没罪进去都要受罪,所以在产生纠纷时,普通百姓更倾向于寻求“人生经验丰富的长者”来裁判,也就是所谓的士绅一级。

    至如汴京这种特大城市各坊间中,下至乡里,士绅的身影无处不在。

    这种文化起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