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鬼神无双-第29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将成为众矢之的,此事万万不可轻提!!”

    甘宁听话,面色一变,望向诸葛亮,却见诸葛亮一副肃穆之色,不由带着几分不悦,道:“副军师这话我倒是不懂了。且别说我等将士舍生忘死,追随主公四处征战,单单只说主公麾下那些德高为重的士族,他们之中恐怕大多人当初追随主公左右,就是为了能够攀龙附麟,位列侯爵大夫。而那大耳贼单单只是占据一个幽州之地便敢称帝,主公势力雄厚于其十倍有余,为何却不能立王称帝?”

    “那自然不同。刘玄德毕竟是汉室之后,并且他当初之所以称帝,却是受主公强大的势力所迫,其之意在于立而后破,举天子之旗号,号召天下诸侯攻伐主公,谋以在北方受困的局势之下,杀出一条生路。而若非中原有庞军师守备,冀州又有庞、黄两位大将坐镇,而在兖州又有徐公明将军屯据重兵作为屏障,当初曹孟德、马孟起、刘玄德三方势力联手起来,必将是四面受敌之死局。幸好,苍天眷恋,又有众将士奋力拼杀,顽强抵御强敌,我军方能盛势而举,势如破竹地杀到北平城下,并最终将其攻破,覆灭北燕。”诸葛亮疾言厉色,语速颇快,神情肃穆地说道。甘宁听得一头两个大,索性把脸撇过去,不去看诸葛亮严厉的眼神。

    “还有,如今北燕如此之快覆灭,想必最后悔地无疑就是那曹孟德了。毕竟当初他曾有机会,若然他不惜一切代价地起兵与主公决一死战,攻伐兖州,我兖州必有大祸。但他却选择了先去铲除孙伯符这一心腹大患,一统荆襄之地,恐怕其初衷就是希望主公在此困局之下,与刘玄德还有马孟起二人斗得两败俱伤。好让他击破孙伯符,一统荆襄之后,再整合麾下精锐甲士,与主公一分高下。”诸葛亮倒也不理甘宁的态度,继续说道。甘宁这下一听,不由面色一变,似乎来了兴趣,有些鄙夷地一笑,道:“哼!!谁叫那曹老贼小觑主公还有我等将士,想必他知道北燕之灭后,肯定会大跌眼珠子!!”

    “如今天下人心未定,尚未是立王称帝的时机。主公虽是武人出身,但心思细腻,善于察时夺势,想必他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不过兴霸适才所言确也值得忧虑,那些士族定会希望主公尽早立王称帝,毕竟如此一来,他们便有机会封得侯爵之位。若然如此,还请兴霸务必与孔明一同在主公身旁左右迂回。眼下北燕初定,北方百姓需要的乃是安稳太平,若然这战事刚刚结束,便又有内乱发生,百姓们必然惶恐,多生乱事。”诸葛亮肃色谓道,眼神犀利。甘宁听了,不由面色微微一变,眼珠子一阵流转。诸葛亮见了,神色又是肃穆几分,道:“以兴霸之才,日后何愁不能封侯拜将,何须急于一时。当以大局为重!!”

    甘宁闻言,又见诸葛亮神色如此,这才收敛了神色,按住了心思,还有些不耐烦地道:“知道了知道了。先生可真啰嗦。”

    诸葛亮听话,这才满意地露出一抹笑容,点了点头,但神色中却不禁还是流露出几分忧虑。

    当日,却说关家军已经撤出了北平城方圆百里之内,并往东北乌丸国的方向撤走。对于放走关羽一事,马纵横麾下各文武各有说辞,有些人认为关羽威名太盛,其天下第一义士的身份更是深入民心,当应尽早铲除,以免日后成为祸患。


………………………………

第二卷 马踏乱世 2596 燕北新主(6)

    亦有人发表言论,说如今燕主遗孤尚在,身旁又有张飞保护,据说简雍、伊籍之辈也随燕主遗孤一同离去。这日后若然关羽找到了燕主遗孤,恐怕很快将会在一方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为了北燕之地日后的安危,理应斩草除根。

    “好了!!此事到此为止,马某已与关云长有过承诺,岂能失信于人!?再说将士们连日征战,持续数月之久,皆是筋疲力尽。再有,纵然马某答应诸位的请求,可马某却要问了,谁愿领兵前往追击!?”马纵横眼神一厉,纵声喝道,浑身更是迸发出一股惊人澎湃的霸气。却看随着马纵横话音刚落,一众文武不由都纷纷变色。其中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张辽、张郃以及甘宁三位猛将身上。这时,却看张辽狮眸微微一凝,两道犀利的锋芒骤射而出,看是准备要迈步走出。殊不知马纵横却向他快速地投了一个眼色。张辽见之,这才不得不断了念头,沉色不语。

    其实让张辽率兵追击,倒也是个合适的选择。不过张辽先前与关羽的生死一战,受了重伤。其乃马纵横麾下第一大将,马纵横自然不会让他冒险。

    同时,张郃和甘宁都是眼观鼻鼻观心,默然不语。张郃为人精明聪慧,心知马纵横无意追击,并且自己也没十足的把握,因此也不愿泄险。至于甘宁,则是先前诸葛亮有过吩咐,故虽然有意争取功绩,但还是忍了下来。而且甘宁却也清楚,自己的身体已经十分地疲乏了,若往追击,自己也无太大的胜算。

    却看张辽、张郃以及甘宁三员虎将都不做声,其余将领自也不敢多言。魏延看这气氛和阵仗,知道这趟浑水也好趟,而且当然他已见识过了关羽的厉害,并且知道关羽对他恨之入骨,更是心怯几分,自然不会去请命。一众武将无人做声,那些文官谋士见此状,心知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并且也明白众将领都是疲惫,故也不敢做声。

    “哼。尔等口口声声让某尽早铲除关云长,以绝后患。可眼下马某问何人敢引兵追杀,却又无人请命!?竟然如此,刚刚尔等又何必在此叨叨不绝!!?”马纵横冷哼一声,震声喊道。一众文武听了,连忙纷纷跪下,作揖领罪。马纵横见状,又是冷哼一声,随即一摆手,让众人起身。就在此时,忽然外头有人急奔赶了进来,禀报道:“主公有急报从冀州传来!!”

    马纵横听话面色一变,诸葛亮神容一凝,速是以眼色示意左右。很快左右接过文书,并交由诸葛亮。诸葛亮持文书再递给了马纵横。马纵横得到文书后,速是打开观看起来。

    殊不知,马纵横在看第一行字的瞬间,便是神色勃然大变,气得怒目圆瞪,眉头直竖。一众文武见了,不由都纷纷紧张起来。不过很快马纵横便恢复如常,神色沉起,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

    少时,马纵横把文书放在了案上,长吁了一口大气,脸上还有几分愠色。

    “主公,这莫非冀州有叛乱发生?”诸葛亮颦起了眉头,向马纵横问道。马纵横听了,点了点头,霎时殿下的文武立即如炸开了锅,纷纷上前询问。

    “都给我镇定下来,成何体统!!?”马纵横眼睛一瞪,怒声叱道。一众文武被马纵横喝得一愣,但旋即也冷静了下来。

    马纵横神色微微一肃,扭头向诸葛亮问道:“孔明你猜是冀州哪一家的人造反?”

    诸葛亮闻言,露出几分苦涩之色,向马纵横作揖一拱后,道:“若孔明所猜无误,应该就是清河崔家无疑了。”

    “哦?孔明你是有何依据?”马纵横眉头挑了挑,向诸葛亮又是问道。诸葛亮微微肃色,道:“崔家素来是河北世家之首,而崔琰更是当世大儒,乃是河北士族之首领。而更重要地是,此人素来忠于汉室,当年其在袁本初麾下入仕时,便曾多有进劝,让袁绍亲近汉室,并高举匡扶汉室的旗帜,号令天下义士,与曹孟德相争。可袁本初却是孤傲自大,刚愎自用,不喜崔琰之刚阿,反而与之疏离。否则,或许当年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便是那袁本初了。”

    诸葛亮疾言厉色,众文武都在细听。马纵横面色沉凝,并有些感慨和惋惜道:“崔公丰彩高雅,傲骨铮铮,当年我胜了袁绍,其麾下文武争先示好,更不乏士族之人。倒是崔公巍然不动,后来士族之人皆惧受到牵连,纷纷前来投靠示好。可我始终不见崔公身影,亲自前往相见,方得见崔公一面。崔公开始见我,还有些嫌弃,但我倒也不拘束,和崔公几番言辞后。崔公似乎也放下了戒心,与我高谈阔论了一夜。虽然那夜崔公言辞中,尽是匡扶汉室,举公为臣之道,话里多是讽刺我这当臣子的军阀,但崔公之高雅,实在令我钦佩,故不忍相害,并与他约法三章。我不杀冀州无辜之人,不害崔家之士,不毁冀州基业,他便出仕为我安稳民心,维持冀州秩序。当年一番对话,犹在耳边,没想到啊,我未违背当年承诺,可公却依旧视我为贼啊!!”

    马纵横说到最后,一脸痛心之状,可神色中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