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董卓之子-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二十八章 汉奸(二)

    杨奉冷不丁地听到董守业这一番话,吓的是冷汗直流,不一会儿全身都湿透,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大吼道:“白波只是受朝廷欺压,朝廷不给活路,他们没吃没喝,活不下去这才起兵作乱,但身为汉人绝对不敢出卖汉人,做那汉奸。末将在此向公子保证,白波军绝对不会做汉奸,绝对不会出卖大汉。还请公子相信白波军。”

    旁边的众人听到以后,也都是吓坏了,心里头都是默默发誓,就算是人头落地,也不能做汉奸。在这个武功极盛的大汉,没有什么能比作为一个汉人更加荣耀。汉奸这两个字,在当今的这篇热土,谁都不能承受。

    董守业一看大家都是脸色惨白,显然是被自己的一番话给吓坏了,效果真是出乎意料,心中不禁有点小得意:“还是古人朴实啊!这要是在二十一世纪的大天朝,大家都是挤破了头想当汉奸的。真是让人费解啊!”

    怎么说呢,中国历史五千年内的汉奸,恐怕都没有大天朝多。

    董守业看到杨奉如此紧张,便说道:“杨校尉,此事你便尽快安排去办,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跟本公子说。本公子可以对他们承诺,只要不勾结胡虏为害汉人,那什么事情都好说,咱们这边也都可以酌情答应。”

    杨奉应道:“公子,末将一定竭尽全力,办理此事,定然不会让公子失望,定然不会让白波军与胡虏勾结在一起。”

    此时,杜畿又开口问道:“公子,难道公子真有招揽白波之意,这些人反叛朝廷,若是朝中的公卿知道公子招揽这些人,闹翻了天,当年黄巾之乱时,皇甫嵩,朱儁等名将可都是毫不留情,杀一儆百的啊!”

    董守业见杜畿提到当年的事,便说道:“伯侯,此一时,彼一时也。本公子其实一直觉得当年二位名将杀戮过重,当时无论是朝中公卿,还是前线将士都有很多人反对杀戮,可见杀戮一事也不得人心。再加上当年大部分忠直无私的大汉中流砥柱们正遭受党锢之祸,所以反对的声音才微乎其微,被杀戮覆盖。况且,对于这些人,只要给他一口吃的,给他土地耕种,让他们能养活自己,便不会再起来造反。”

    不得不说,当时东汉朝廷在平定黄巾军叛乱时的确是杀戮过多,像当初朱儁在南阳平叛是,南阳地界的黄巾军都已经选择投降了,而朱儁却选择将已经投降的万余人残酷杀害,以儆效尤,更有甚者还搞什么京观之类的恐怖举动。

    这也是后来黄巾贼屡禁不止的原因。由于东汉朝廷的残酷杀戮,那些被击败之后的叛军根本就不敢归顺朝廷,不敢投降,怕自己一旦投降变回被朝廷杀害,所以只能选择抗争到底,亦或是逃入深山老林里面躲起来,等到风头过了,再下山看看。总之,就是不能轻易地投靠朝廷,相信朝廷,否则便是死路一条。

    杨奉此时附和道:“公子说的对,只要能活下去,哪个傻子才想造反呢?”

    众人见杨奉言语粗俗,不禁一笑。

    董守业接着说道:“伯言,所谓贼寇与军人之间其实也就是一念之差。伯言可曾听说过张燕,此人是黑山军的首领,剽捍捷速过人,号称‘飞燕‘,聚众百万,当时朝廷无力征讨,河北诸郡被其害。后来张燕遣人至洛阳乞求投降,朝廷遂拜张燕为平难中郎将。此举算是首先开了招降这些农民叛军的先河。其实现在我军军中也有很多将士都是出身白波,这段时间他们随本公子南征北战也是立功不少。照现在的形势来看,关东诸侯联军终究有一天会解散,到时候就是关东诸侯相互兼并之时,届时恐怕会有很多的诸侯打着这些个农民起义军的主意,恐怕这些诸侯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会抢破头去收编这些现在被天下人称作是乱贼的人。咱们要是不提前做好准备,将来再想下手可就晚了。”

    杜畿说道:“如此便应该早早下手,以免壮大别人,削弱自己。既然有故事可依,又是朝廷开了先河,公子想要收服一些乱军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正好也可以假借朝廷之名!”

    董守业点了点头,又对杨奉问道:“杨校尉当年与黑山军可有联系。”

    杨奉答道:“联系不多,不过当时黑山军大盛之时,也有一些乡亲加入,想在要是想联系他们,也不知道能不能联系的上。”

    董守业见状便道:“姑且一试吧,若是实在联系不上那就算了,以后再说吧!”

    杨奉又问道:“公子,若是末将联系到他们之后,跟他们说什么呢?”

    董守业答道:“也不用说太多,先联系上再说,到时候跟他们表示一下我军的友好之意,若是他们有困难求助我们,到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考虑。现在的他们实力还算是强劲,再加之冀州刺史韩馥,对其也是讨伐不力,肯定不会将我军的友好之意放在心上。毕竟实力才是对话的本钱,他们现在肯定是鼻孔朝天,对咱们不屑一顾,等到他们碰了钉子,再让他们来找本公子吧!”

    杨奉点头应是。

    董守业见杨奉将此事应下,便对张既问道:“德容,本公子一直让你负责后勤、粮草、辎重方面,本公子问你,现在粮草、辎重方面是否有问题?”

    张既答道:“回禀公子,粮草、辎重已经准备妥当,即使大军即刻出发,也没有任何问题,请公子放心。”

    董守业又问道:“稚然,那兄弟们的士气战力如何。”

    李傕出声答道:“没有问题,士气旺盛,战斗力饱满,随时可以参加战斗。”

    董守业心下大定,说道:“如此甚好,传我命令,大军明日一早立刻出发,开赴偃师。另外,为了节省时间,飞马通知偃师的徐荣将军,让他立刻率军赶到洛阳城南侧,在洛阳城南等候本公子,本公子不日即到。”

    '小说网,!'
………………………………

第二十九章 朱儁跑了(一)

    第二日一早,全军用过饭食之后,董守业便率着这二万多人马往东走,朝着偃师方向,一路与洛阳城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暗中做好准备,多派游骑,防备洛阳城内会有人马出城偷袭。毕竟对方是一代名将朱儁,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要是不谨慎小心,说不定就被对方给玩死了。

    河南县到洛阳城的距离不过七十里不到的路程,与徐荣屯兵所在地偃师从地图上看也是个几乎对称的样子。所以在董守业出发的当天中午,徐荣在接到董守业的讯息之后,也是率领人马往洛阳方向赶。

    徐荣率领着二千骑兵先行,让自己的部将李蒙率领着余下的一万多人马随后赶上。

    在当天傍晚时分,董守业与徐荣几乎是一前一后地赶到洛阳城南,稍晚出发的徐荣由于是骑兵,速度较快,比董守业还要早到一会儿。

    等到天黑之后,李蒙带着人马也赶到了会合地点。要说这董守业领着人马走的是不紧不慢,晃晃悠悠,可是接到命令的徐荣、李蒙却是不敢怠慢,火速行军。所以,两方人马才能在一天之内会合。

    二人率队会合之后,各自扎下营寨。现在的徐荣虽然归董守业节制,但还没有直接纳入董守业的麾下,目前还只能算的上是一支友军,所以二人统领的部队是分开扎营。

    董守业升起中军大帐,招众将到大帐议事。众人也是鱼贯而入,该来的都来了。

    董守业见人都到齐了,便开口对徐荣说道:“徐将军,半年不见,风采依旧啊!”

    徐荣赶进向董守业施了一礼,开口说道:“承蒙丞相与公子的洪福,末将这半年来也是吃好喝好,睡的也香啊!”

    言罢,帐内众人哈哈大笑,帐内气氛顿时是轻松无比。

    董守业见众人止住笑声,恢复正常状态之后,又问道:“徐将军,洛阳的朱儁现在情况如何?”

    徐荣正色道:“回禀公子,据末将近日的探查,已经得到确切消息,此人已经从洛阳城内消失,跑了。”

    董守业闻言大吃一惊,赶进问道:“徐将军,具体是什么情况,你跟本公子说一下。”

    朱儁可是一尊大佛啊,怎么会轻易地离开洛阳呢?

    于是,徐荣便将具体情况一五一十地向自家公子说明。

    原来,半年前董守业让徐荣盯着朱儁之后,徐荣便一直将此事放在心上。

    而这时洛阳附近没有什么战事,屯兵酸枣的关东诸侯联军个个都是驻足观望,裹足不前,有了曹操、张邈的教训之后,谁也不愿意杀入虎牢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