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董卓之子-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分兵乃是兵家大忌,但是战术的安排总是得以战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此时对于董守业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快速击败孙坚,而是尽快赶到洛阳附近稳定洛阳的局势。历史上的同时期,西凉军在洛阳的表现可圈可点,董卓击败王匡,徐荣击败孙坚,形势一片大好,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候,胡轸在洛阳南侧失利,洛阳防线出现破绽,袁术孙坚可以大幅度从洛阳南侧调集兵马北上。董卓这才不得已选择主力从洛阳撤出,西凉军由原先的进攻态势,转变为完全放手的态势,而且由于撤退的比较匆忙,董卓本人在褚皇陵附近与孙坚交战失败,成全了孙坚的一番名声,否则军力远高于孙坚的董卓,又怎么会败于孙坚之手。

    于是董守业将麾下这三万人马分为两部分,一万骑兵单独作为一部,两万多的步兵作为一部。将这两部兵马分开来走。

    董守业本人与军师贾诩、徐晃,张辽、典韦、华雄率领着一万骑兵,离开新丰驻地,向西南方向前进,走上雒,经商县,出武关,然后翻越伏牛山,沿伊水一路向东到达陆浑关附近,隐藏起来伺机而动。

    另外两万大军以李傕为主,与杨奉,张既、杜畿一起打着董守业的旗号,浩浩荡荡地离开新丰,经郑县,走华阴,过湖县,到达弘农略做休整,继续出发,离开弘农,经陕县。走渑池,过函谷关,然后到达洛阳附近,与屯兵偃师的徐荣部、胡轸部取得联系,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战略。

    本来在决策的时候,有人觉得董守业率领轻骑出武关的这条路线容易被敌军察觉,但是董守业觉得,现在袁术与刘表重兵相持,无暇他顾,必定会放松防范,而孙坚这边又是一心想着尽快攻打西凉军建功立业,也会忽视这方面的工作。正常的行军还是以步军所走的路线为正道,一路比较平坦,畅通无阻。

    骑兵选择的这条路线就需要翻山越岭了,可以说比较辛苦,但是时间方面可以相对来说要快上一点。

    本来大家都一致选择从步军的那条路线走的。可是董守业一时灵感忽至,想到袁术与刘表之间的龌龊情况,又想起刘备从河北风陵渡口出发,越过黄河,在弘农境内昼伏夜出,最终到达汝南的那条路线。于是想效仿,利用骑兵的速度,快速穿插前进,绕过敌人的防御以及游骑哨探,快速地赶到战场支援。

    ps:求鲜花,求收藏,求评论求打赏'小说网,!'
………………………………

第十章 骑兵

    这个时代,骑兵优于步兵则在于其超然的机动性,无与伦比的冲击力,以及集团冲锋给步兵带来心理上的极大压力。

    骑兵,自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赵国名将李牧曾经用万余骑兵配合步车兵大破匈奴,歼敌十万;而后在秦国一统**的战争中,白起用精骑五千截断赵军,轻骑成功袭击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的粮道,使赵国大败。

    此战骑兵的成功是关键,四十万赵军皆被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再有秦始皇派蒙恬领兵三十万北击匈奴,秦国的骑兵也曾大放异彩。

    一代战神项羽破釜沉舟,率领两万骑兵与秦军九战九捷,成功击败秦将章邯率领的二十万秦军,威震诸侯。

    项羽又率领三万骑兵几乎全歼汉高祖刘邦率领的诸侯联军近五十六万的军队,并斩杀近三十万,从此彻底改变人们对骑兵的认识。

    匈奴一代雄主冒顿单于率领四十万精骑将汉高祖刘邦围在白登,要不是汉高祖刘邦耍了点小计谋糊弄住冒顿单于,恐怕就会死在白登山上了,最后也不得与匈奴和亲。

    汉武帝时期一代人杰卫青、霍去病率领十万汉骑,数入大漠,转战千里,终于把匈奴打残,一雪汉人近百年的耻辱。

    西凉军之所以称雄天下靠的就是西凉铁骑。

    现在的西凉骑兵战斗力强悍,也许在别人的眼里已经是非常优秀了,但是在董守业的眼里还远远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当然为了使麾下骑兵达到自己的要求,董守业也积极地将自己脑海中关于骑兵的一些认知,或者是二千年后的一些先进经验掺杂在骑兵的日常训练中。

    在长安空闲的这段时间,董守业一方面是跟着自己的师父郑泰学习儒学,另一方面则把精力放在对自己麾下三万多兵马的训练方面,尤其是其中的骑兵部队更是重中之重。

    现在的骑兵还是没有马镫的骑兵,马背上也没有高桥马鞍,更别说什么马蹄铁之类的东西了,但是董守业也已经派人秘密制造这些东西了,目前这方面主要的动作就是研制马镫和高桥马鞍了,经过近半年的努力,董守业也已经找到合适的工匠,并把安置在一些秘密的地方开始制造,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成品,但是还远远不够批量装备部队的。

    为了保密起见,董守业也只是在自己的坐骑上以及自己麾下灰熊军中最精锐的二千多骑兵装备,并且严格保密。同时,为了保险起见,这二千骑兵都是远离大营,独自训练的,而且是董守业亲自训练。

    好在这些人都是心腹中的心腹,是董守业的便宜老子董卓从麾下的亲军中给自己宝贝儿子配备的最精锐的力量,当然他们也有个闻名天下的称呼――湟中义从。

    湟中义从,是董守业的便宜老子董卓在西凉与羌胡作战多年建立的精锐部队。董卓在西凉与羌胡叛乱者大小百余战,立功无数,威震西羌,很多西凉的汉人、羌人、华人慕其豪勇而加入其部队,又有屡次战胜从战俘中收降的败兵,从而组成所谓的多民族混合部队号称“灰熊军”,而湟中义从便是灰熊军中的核心。当然,董卓只是拨了一部分给自己的儿子,作为自己儿子手中的一把利刃。在董卓进入洛阳之前,整个“灰熊军”精锐部队约三万余人,而在这三万之中还有一万人是精锐中的精锐,那便是湟中义从。

    董卓一出手就给了自己儿子湟中义从二千人。当时董守业领兵出征白波贼的时候,共计领兵一万人,其中八千人是从董卓麾下的亲军中调拨的,也就是从西凉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灰熊军中调拨的。

    董卓在率领西凉军取得攫取朝廷的最高权力之后,麾下的灰熊军数量也得到一定的扩充。现在灰熊军总人数差不多有五万多人,以原先灰熊军三万余多民族混合部队为基本框架组成。这支部队是董守业的便宜老子董卓长期与西羌作战而精心培植起来的部曲,可以说的上是董卓的私人武装,是天下一等一的精兵。

    对于“湟中义从”,董守业的便宜师父郑泰曾经说过:“天下之间最为勇猛善战,而今依旧存在的部队,当属并、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皆是天下人畏惧称道的。”

    董守业作为董卓的儿子,统领自己老子的部队,自然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而且麾下将士忠诚度极高,足堪信任。于是,董守业顺利执掌这一部分部队之后,便是悉心经营,小心训练。现在可以说对这支部队是有如臂使,运用自如。

    董守业这次支援胡轸,支援洛阳时特地将步兵与骑兵分开而行,也有考校这段时间训练成果的意思,毕竟训练的好不好,也需要战场的考验才能得出结论。训练时是条龙,战场上是条虫的话那就糟了。

    任何一支精锐部队的阳城都是实战与训练相辅相成的结果。没有良好训练的部队到了战场上就是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毫无反手之力。而即便是训练得再优秀的部队,没有经过战场的检验也无法称得上是精锐。一直部队只有在优良训练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实战,通过检验部队的训练成果,找出训练中的不足,而作针对性的改进,从而进一步地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这种理论董守业在二十一世纪听说过无数遍,有道是学以致用,自然是将这些经过无数次检验的理论安放在麾下军队的训练中,以期最大幅度地提高麾下部队的战斗力。

    当然作为一个过来人董守业也不会放弃一些在二十一世纪常用的一些训练方法,理论加实践才是打造强军的不二法门。

    而董守业麾下的西凉军底子很好,长期接受正规训练,又久经实战。董守业完全相信在其一番苦心经营下,其麾下西凉军的战斗力可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ps:求鲜花,求收藏,求打赏,求评论'小说网,!'
………………………………

第十一章 步骑分开

    此次,董守业率领大军出发,快速前进,大军一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