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马镫这东西在那时候也不稀奇,也没人在意你打一个或者是一双。要说这双边马镫虽然是个小物件儿,但是作用是相当巨大的,它栓于马上,在骑马者的脚部悬挂处,可以说是骑兵史上的重大变革。马镫的最大功能是可以解放双手,骑兵开始靠双脚控制平衡在马上冲、刺、劈、击,大大提升了骑兵的战斗力。估计三国中后期已经有曹操的军队装备马镫了,史书上曾记载,曹军曾经一日一夜追击败军五百里,如果没有马镫,大概骑兵半路上就全部从马上掉下来,摔了个半死或者直接歇菜了。
这马鞍使用一种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行装做成适合骑者臀部,前后均凸起,本来是和马镫一起搞出来的,两者配合使用,在没有马鞍马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那个,顶多是垫点棉布或者皮革,骑手仅仅靠抓住缰绳或者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屁飞驰的时候不至于摔落下来,骑术好的,能做到像长在马背上一样在马背上拉弓放箭,或者是双手使用武器,一般这样的骑手需要常年的训练,骑术优良才可以。
有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就不一样了,高桥马鞍前后均凸起,可以稳定骑手的前后方向,双边马镫左右陈列,可以稳定骑手的左右方向,这样一般的骑手也可以释放双手,使用劈砍等大力招式,马匹也可以迅速集中力量,将速度转化为突击。
最后董守业又将马蹄铁搞了出来,这马蹄铁又称马掌。马蹄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二三厘米厚的坚硬角质,上面一层是**角质。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地脱落,钉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马蹄铁的存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加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十分有利。如果说马鞍和马镫的存在是提升马以及马上骑士的战斗力,那么马蹄铁的存在毫无疑问就是提升马和马上骑士战斗的持久力。
董守业将马蹄铁,马镫以及高桥马鞍分别交给两个铁匠和一个木匠来打造。他们三人之间相互绝对不认识对方,没有任何的瓜葛联系。然后再安排一些军士以及暗探秘密监视。毕竟这三样东西可以说是以后董守业军中的最大秘密,一点都马虎不得。凭借这三件东西可以大大提高西凉骑兵的战斗力,在将来与关东诸侯的战斗中,西凉骑兵的战力更加强大,对比关东诸侯的骑兵和步兵有更大的战力优势。当然也可以凭借这几样东西武装西凉骑兵,从而征伐周边胡人,保卫边疆宁静,击败向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避免五胡乱中华的悲剧发生,避免中华儿女被胡人屠戮。
当然保密工作要做好,历史上无数鲜血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机密大事不容泄露,远的不说,就拿搞衣带血诏的董承来说,本来从宫中皇帝那儿把诏书带出来,遇着曹操搜了半天也没搜到,本以为从此便可以平安无事,哪知道这事儿却被自己家的小奴才给听到了,小奴才与董承的小妾私通,怨恨董承,向曹操告发。曹操接到这小奴才的线报之后是雷霆大怒,结果这董国舅身死不说,还连累许多无辜的人陪着他一起掉脑袋。由此可见这机密之事的保密工作是如何的重要。
ps:最近一些章节都是过度铺垫,请耐心看下去,求鲜花,求收藏,求打赏'小说网,!'
………………………………
第六十一章 拜师
董守业处理完一系列的琐碎事务之后,开始考虑给自己找个军师,或者是老师了。要说军师的人选自然是现成的,贾诩这老毒物就是不二人选,而且现在也还在西凉军军中,可以说的上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可是也不能表现出未卜先知的神奇,那样也会惹人怀疑的。总的来说这件事情还是得跟自己的便宜老子董卓和便宜大姐夫李儒来商量。
于是,安排小厮在议事大厅外候着,瞅着董卓和李儒有空,或者是不在议事的时候来禀报董守业,这边得到消息之后,立刻赶至议事大厅拜见。
这时董卓和李儒估计已经将手头上的事儿处理完毕,董卓见董守业从外面进来,便问道:“我儿不在军中,却来到议事厅,不知所为何事?”
董守业这厮这时也是开始卖乖了,向自己的便宜老子董卓行了行礼说道:“启禀父亲大人,孩儿没什么事。只是见父亲大人终日事务繁忙,不得休息,孩儿心下十分挂念,想来看望父亲,一来是看看是否能为父亲大人分忧,二来也是想看看能否跟父亲和大姐夫学点本事。”
董卓笑了笑,说道:“你这孩子,就是油嘴滑舌的。说吧,到底遇到什么难事儿了?”
董守业挠了挠头,说道:“父亲大人真是英明神武,明察秋毫,孩儿这点小计俩一下子就被父亲大人识破了。孩儿这近一年以来,多番征战,虽然仰仗父亲大人神威,父亲大人对孩儿也是多多传授战场经验,侥幸也多有战果,但是仍感觉自身多有不足,孩儿想让父亲为孩儿找一个军师或者老师,与孩儿军中,孩儿也可早晚聆听教诲,多多学习,将来方能更好地为父亲大人分忧。”
董卓大笑一声,说道:“我儿虽于沙场之上纵横捭阖,略有小成,但仍能谦逊不已,积极向上,为父心里感觉甚是安慰,大丈夫纵横沙场,凭手中的三尺长剑立下功名,我儿天资聪颖,武艺非凡,封侯拜将不在话下,又何必仰仗他人,至于老师之事,依为父之见也是可有可无。”
董守业一听,自己这便宜老子果然是纵横沙场惯了,想的都是直来直去的战场交锋,而忽视军师参谋的计谋策略,亦或是阴谋诡计,这样虽然是男子汉大丈夫光明磊落,但也难免会被王允这种擅长阴谋诡计的阴险文人所害。董守业在二十一世纪也算是纵观历史了,知道要想平定天下只靠匹夫之勇是不行了,还得向曹操说的那样任用天下智力,方能克服困难,百折不挠,最后成就一番大业。当然作为董卓的便宜儿子,自己也不能出声反对自己便宜老子的话。
这时候董守业的便宜大姐夫李儒说话了:“丞相,您纵横天下四十年,百战百胜,天下无敌,自然是不必仰仗他人,而守业贤弟虽然是秉承父智,天资聪颖,但毕竟年纪尚轻,经验阅历皆是不足,要是能跟丞相您的身边多多聆听教诲,传授经验那自然是无往不利,但毕竟是政务如此繁忙,难以抽出时间对守业贤弟亲身指导,所以为守业贤弟寻一能人智士辅佐,也是非常需要的。”
董守业听到李儒的话,不禁也是点头赞同,此时自己的便宜老子手中掌握天下重权,反手之间废立天子,权柄滔天,天下无人可敌,所以现在也是非常的意志满满,骄傲自大。整个西凉军中这种情绪也是到处弥漫,也让董守业担心不已。而李儒此时却依旧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也是相当的不容易。
董卓此时听到李儒的话,也是变得有点重视起来,毕竟说的也是十分有道理,董卓此时虽然是有点骄傲自大,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但终究还没有到老年昏聩的地步。而且这时候的董卓和李儒还处在蜜月期,对李儒也可以说的上是言听计从,见李儒要坚持给董守业找个军师,于是出声问道:“文优,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李儒低头想了一会儿说道:“丞相大人,是否还记得凉州阎忠?”
董卓说道:“当然记得,阎忠乃凉州汉阳人,天下名士,中平元年,黄巾蛾贼之乱时,阎忠是皇甫嵩的军师,在黄巾之役中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阎忠曾劝皇甫嵩趁机政变,成就大事,皇甫嵩不从,阎忠只能逃归西凉。中平四年十二月,韩遂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并三人部众,集十万人攻陕西,中平五年,韩遂与凉州司马马腾联合,推王国为主,攻三辅。中平六年二月,韩遂、马腾攻陈仓,危及长安和洛阳,孝灵皇帝命丞相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共解陈仓之围,大败韩遂、马腾。王国战死,韩遂、马腾等劫阎忠为帅,欲与丞相再决雌雄,阎忠不从,忧愤而死,韩遂、马腾遂败。”顿了顿又问道:“文优,不知这阎忠与我儿选一军师有何关联。”
李儒又问道:“不知丞相大人以为这阎忠的文韬武略,识人断事之能如何?”
董卓道:“阎忠此人,深受皇甫嵩看重,文韬武略不凡,识人断事眼光极准,可以称得上是天下智士。”
李儒说道:“丞相,某保举一人,姓贾名诩字文和,与阎忠相识,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