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徐晃依令而行,轻装简从,火速前进。
却说曹操得张邈之助,整兵与卫兹等人再战徐荣,战事正胶着之际,董卓军的大将徐晃率领五百铁骑杀入,徐晃看到徐荣正是危难之时,二话不说立刻挺身来战已经几乎发狂的夏侯猛将兄。
此时徐晃是生力军,夏侯猛将兄虽然是处于狂暴状态,但却是程咬金的三板斧子已经用完了。本来这三板斧几乎就可以结果了徐荣这货的老命,却被徐晃横插了一杠子,未能如愿。这边徐晃接着跟夏侯猛将兄干起来了。此时夏侯猛将兄久战之下,锐气已失,再加上左臂中了徐荣一箭,战力大减,自然不是徐晃的对手。可是这夏侯猛将兄也不是白给,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徐晃也不能把他怎么着。正是应了那句一将拼命,三军辟易。这夏侯猛将兄一枪就往徐晃的胸口插去,对于徐晃的大斧是不闪不避,看来使得是同归于尽的招数,这徐晃自然不愿意跟他以命换命,只能后退。没想到夏侯猛将兄却是也跟着往后一退,原来同归于尽的招术是虚招,得此空隙,跳出战圈,还是从容不迫地跑了。
这徐荣见徐晃帮自己战住夏侯惇,自己得此间隙,立即组织军队全力剿杀曹操的军队。
结果曹操大败,乱军疯狂奔走逃跑。曹操这时有了上两次被追杀的经验,心虚不已,也不管别人了,拼了命地跑。而大好人卫兹动作慢了一拍,结果被徐荣从后面拍马赶上,一枪刺出,正中卫兹的咽喉,了结了这个大好人的性命,而曹操的一干人马于此役也所剩无几了,基本上可以说的上是,全军覆没了。
而徐荣在杀败曹操后,也是疲惫不已,本欲乘胜追击,来一出“宜将剩勇追穷寇”。却被徐晃劝住,担心曹操军有后援兵马而遭遇伏击,又说公子董白率大部人马马上赶到,不如会和以后,再行商议。其实,徐荣也知道此时是追杀曹操,击杀曹操的良机,但是他的作战任务只是伏击关东诸侯,为董卓断后,并没有强令他一定要取得什么样的战果。而且关东诸侯既然已经有人进军追击,就肯定有后援。若是贸然追击,也有全军覆没之险。
徐荣与徐晃二人猜的不错,前边正有张邈领着五千军马在那儿设寨扎营等着曹操呢,这二人若是领了久战疲惫之师,贸然追击,遇着张邈以逸待劳,恐怕是凶多吉少。
于是停兵驻马,打扫战场,救护伤员,专等董白领着大军。徐荣领着众将士一边清点伤亡,一边埋锅做饭,为董白的大军也准备了饭食。此战徐荣总计率领九千人马参加,双方打得比较惨烈,徐荣军也可以说是伤亡近三分之一,战死一千多人,轻伤近两千人,重伤也有两三百人。可以说得上是惨胜,唯一欣慰的是基本上全歼了曹操的主力,曹操军逃走的人马,只有四五百人,还俘虏了了近两千人。
约莫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董白领着一万人马终于赶至。
董白见到徐荣,详细询问了战事的具体情况,听到徐荣两次击败曹操顿时是高兴不已,对虚荣说道:“徐将军,用兵如神,两次击败曹操,真是大功一件啊。晚辈曾经听家父说过,曹操此人也算是能征善战之将,在黄巾一役中也是大放异彩,战功无数。徐将军能将这样的人击败两次,足以显示徐将军的高强本领。”
徐荣自然知道虽然自己去的了这些不凡的战果,但是自家公子这么说自己,是自家公子给自己的面子,抬举自己,于是谦虚地说道:“老将虽然取得些许战功,又怎能与公子相比,听闻公子在河东大战中设奇谋,一夜之内三次夜袭白波军,以不到四万左右的人马击破了十万白波军的主力,真称得上是少年英雄。”
董守业说道:“徐将军,你我二人不必再次相互吹捧了,牙都要酸掉了。此次我军大胜,徐将军功勋卓著,晚辈自会向家父为徐将军请功。”
徐荣出声说道:“多谢少主,徐荣感激不尽。”
这董守业夸赞了徐荣的战绩,以及徐荣取得的巨大战果,表示一定会向自己的父亲为徐荣请功。徐荣也感觉自家公子虽然年轻,却是平易近人,而且听过自家公子在河东大战白波的事迹,觉得自家公子的兵法韬略也是非常了得,又带着自己的两个结义哥哥在虎牢关大出风头,名震天下,自己也是佩服不已。
也许在徐荣眼里,这两场与曹操的战斗,只是打得有些艰难,对手有点强劲的普通战役而已。而董白却绝对不会这么想,此时他的心中绝对是惊涛骇lang,激动的无语言表,徐荣打败的可不是阿猫阿狗的一般角色,那可是曹操啊。
了解了整个战斗的经过之后,更是将徐荣奉为天人,崇拜不已。在整个三国能够打败曹操的人不多,能够两次打败曹操的只有老毒物贾诩辅佐张绣做到过,但是靠的也是阴谋诡计,靠的是偷袭,而而在正面作战时堂堂正正击败过曹操的人,整个三国历史只有徐荣一人(当然赤壁之战属于水战,曹老大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打水战,不算)。
这徐荣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不愧是历史上有数完虐曹老大的人。董守业对徐荣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董白又与徐荣、徐晃、华雄等人商讨接下来的进一步动作,是继续追击,还是撤兵,大家都认为,现在士气正盛,能战之兵现在有一万八千多人,可以再领兵追击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取得更大的战果,徐荣倒是想谨慎一点,但是却看到自家公子正在兴头上,怕扫了自家公子的兴致,而且自家公子刚刚让自己的结拜大哥救了自己的性命,自己也算是欠了自家公子的一个大人情,这时候出声反对多少有点过不去。
而接下来董守业的做法让这位沙场老将彻底服了。
ps:下一章在今天下午5点更新'小说网,!'
………………………………
第三十九章 曹悲剧(三)
这领兵作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指挥权的问题,按照现在董守业与徐荣之间的情况,这总指挥的权利自然是毫无疑问的要交给董守业的。理由有以下几点:一,身份问题,董守业是董卓的儿子,董卓是徐荣的主公,那董守业自然是徐荣的少主;二,人马,董守业有一万多人马,徐荣现在加上伤员才八千人;三,官职,现在董守业官拜偏将军,而现在徐荣只是个中郎将;四,战绩、战斗经验,董白指挥过河东的西凉军四万兵马击败过十万白波军,参加过虎牢关大战,手底下将领徐晃、华雄二人武艺高强、名扬天下。当然单从这一点来说是非常牵强的,徐荣的战绩应该是更加辉煌,但是记载的并不多,所以勉强算是吧!
当然徐荣也有相当强的优势,首先,领兵作战近二十年,大小战役无数,经验丰富。其次,两次**击败曹操,在战场上多次与曹操交手,了解曹操的战法,指挥能力以及指挥风格。最后,徐荣是董卓指定的荥阳战场的负责人,当然有权利节制荥阳战场上的己方军队。而且董守业在来时,董卓并没有授予他节制诸军的权利。
这徐荣也是毫无怨言地准备将自己的指挥权交出去,毕竟做臣子怎么能跟主上争军队的指挥权呢,还想不想在西凉军待了,以后还能不能和主上一起愉快的玩耍了。结果令徐荣意想不到的是,自家公子竟然将总指挥权交给自己,而且表示董守业自己也完全听从自己指挥。徐晃见自己三弟的做法也是有点不高兴,毕竟身份的差别在那儿,却是又能隐约猜到自家三弟的用意想法,而且从之前与徐荣一起并肩作战的经验来说,徐荣在指挥作战方面确实是太强了,确实也是最适合做总指挥的人,当下也不出声反对,却也不愿意就此默不作声,正要开口说话,却是有人抢先了。
原来是这边的华雄可就不干了,出班大声说道:“公子,您身份尊贵,用兵如神,理当指挥全军。若是徐荣将军指挥全军,岂不是主从不分。”这还没怎么地呢,马屁就开始拍上了。
董白见状说道:“我等领兵作战,所为何事?不过击败关东鼠辈而已,徐荣将军擅长领兵指挥作战,两败曹操,战绩斐然,有目共睹。这曹孟德智谋深远,是个强敌,徐荣将军两次败之,对其了解颇深,是最合适的人选。”
徐晃此时也出声说道:“三弟,全军指挥之权,非同小可,三弟还是应该再考虑一下才是。”
董守业此时却是已经下定决心,准备力排众议,于是有出声说道:“大哥,我意已决,不必再劝,徐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