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董卓之子-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十一章 攻城之前

    见过牛辅与李儒之后,董守业又接见了董越、段炜、李蒙等一众大小将领

    这些人中李蒙曾在董守业的手下效力过,董越与董守业的私人关系较好,段煨等也曾了解过董守业的手段,再加之牛辅这个好榜样的存在,于是一个个对董守业都是服服帖帖、恭恭敬敬的。

    董守业对于这些人或多或少地安抚几句,然后便带领着大家进入中军大帐,商议接下来的攻城事宜。

    长安城虽然自王莽乱政以来变得残破不已,但依旧是不可小视,西迁长安之后,董卓也曾对长安城进行修缮,王允主政之后更加积极修缮城墙,防止西凉军的报复。

    所以总体来说长安城乃是坚城一座,想要顺利攻下绝非易事。

    对于眼下董守业率领的西凉军来说必须攻下长安城,一方面是为父亲董卓报仇,另一方面也是立威于天下,如此方能逃过西凉军覆灭之命运。

    战胜敌人从来都是凝聚士气的不二法门,而攻下长安城凝聚西凉军士气,才能使得西凉军重新复起,立足于天下,同时董守业也能有个立足之地,有个根基。

    返回西凉虽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西凉那个地方毕竟是太过贫瘠、难成大事,而长安城却是关中富饶治地,大有可为。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长安城都是董守业绕不过去的坎儿。

    既然如此那只能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拿下长安城。

    想到这儿,董守业举目望向面前的众人,然后说道:“我军大部人马均已到达长安城下,至于如何攻城,不知诸位可有什么妙计?”

    现在董守业本部六万五千人马,牛辅带来了六万五千人马,总计是十三万人马。

    董守业话音落地之后,却是没有什么响应之声,这便是一个问题出现了,西凉军主战部队是骑兵,擅长野战,不擅长攻城。

    这次攻打长安城可以说是遇到西凉军的短板了。而且现在长安城的守卫兵力并不多,也不太可能出城与西凉军决战,如此一来便只有强攻一途。

    更加要命的是,董守业率领的西凉军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攻下长安城,而不能选择围困,只能是硬碰硬,否则时间拖延日久,将士们士气低落,补给也容易出问题。

    董守业虽然现在是手握强兵,但是西凉军在董卓死后面临着没有根基的情况也的确存在,堳坞只能是一时支撑,不能长久。

    李儒看着场面有点冷,便出言道:“主公之前在堳坞附近全歼一代名将皇甫嵩率领的三万精锐,前几日又吞灭吕布麾下的五千兵马,依照我军目前所收到的消息来看,长安城内的守军不足三万,我军兵力几乎是城内守军五倍,古人云五则攻之,眼下正是我军攻下长安城的大好时机。”

    这几句话暖场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听了之后,精神渐渐亢奋起来。

    郭汜闻言,站起身来,朝着董守业行了一礼,然后说道:“主公带领我军连战连胜,战果非凡,如今已然到了长安城,末将向主公请命,率先出战,攻打城门。”

    董守业闻言大喜道:“郭校尉雄壮如此,实乃我军之福,本将便应允了!”

    说起来也许无人相信,董守业虽然麾下人马众多,但是几员心腹大将都不在身边,有时候会出现无将可用,极为尴尬的局面。

    现在徐晃在汉阳独挡一面,典韦、华雄、樊稠、张济四员大将都在堳坞养伤,身边可以放心使用的大将只剩下张辽、李傕、郭汜三人,正常情况下需要有一员大将在身边护卫,一员大将作为助手,剩下的机动人选只有一人。

    牛辅、董越、段煨都是独挡一面的方面大将一些苦活、累活交给他们去做也不太合适。

    想到这,董守业不禁有些郁闷,暗中对自己说道:“还是需要招揽一些人才啊!不仅仅是二十一世纪缺人才,东汉末年也却人才啊!”

    平复了一下郁闷的心情,董守业又开口说道:“张辽校尉、杨奉校尉,攻城器械打造如何?”

    张辽闻言便出班上前朝着帅位行了一礼,说道:“启禀将军,目前已经成功打造投石车五十余架,加之军中既有的十余架,总计六十余架,应该足够攻城使用。另外有打造各种攻城器械若干,敬请将军点阅!”

    董守业闻言点了点头,六十多架投石车应该是够用了,便说道:“长安城墙高城深,可派遣军士到附近山上多多采集石弹,以备不虞!”

    张辽闻言,抱拳道:“末将遵命!”

    董守业又对王方下令道:“王方校尉,立刻放出游骑哨探,遍布于长安城周围,查探是否有人支援城内,若有消息,立刻汇报,不得有误!”

    王方闻言,立刻出班道:“末将遵命!”

    董守业看着众人说道:“传本将将令,命董越将军率领两万人马攻打东门,命段煨将军与杨奉校尉率领两万人马攻打南门,命张辽校尉与李蒙校尉率领两万人马攻打西门,命李傕校尉与郭汜校尉率领两万人马攻打北门,本将率领大部人马与西门策应诸军。率先攻下城门者官升三级,赏黄金五百斤。”

    众人闻言,齐声说道:“末将领命!”

    董守业又说道:“战端一开,全军将士务必奋勇争先,不可怠慢,若是有祸乱军心者,立刻斩杀!”

    此时,牛辅却是突然说道:“主公,是否升起血旗。”

    董守业闻言,神色一凛,杀机四溢,大声说道:“各军立刻下去准备,明日一早,便是大军攻城之时,出战之时,升起血色灰熊旗!父仇不报,血色灰熊旗不落!”

    牛辅闻言,大声说道:“末将遵命!”

    其实董守业想要安排牛辅率领一支人马攻打城门的,却又想起牛辅只会防守的特殊本领,只能苦笑作罢。

    如此也好,牛辅在陪在中军之中,若是发生什么意外也好有个照应。

    布置好攻城之事后,董守业来到董卓的灵柩前,将消息告知董卓,并请求董卓护佑。

    '小说网,!'
………………………………

第六十二章 攻城1

    初平三年三月二十日,征西将军董白董守业以为父报仇为名率领十三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围攻长安城

    此时,董卓身死不过二十日,大军将长安城团团围住,蚊蝇不进。

    董守业骑在马上,身后便是一杆大旗,大旗上鲜红无比,放佛是鲜血沾染,上着以带着翅膀的灰熊,不怒自威,杀机凛凛。又有两杆略小一点的白色大旗,左侧一杆大旗上书上书:诛杀王允。右侧一杆大旗上书:为父报仇。

    便见董守业驱使着坐骑,单骑来到长安城西门下,结义二哥张辽跟在身后护卫。

    走到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董守业止住坐骑,朝着城墙上大喊道:“城上的诸位将士听着,本将此次举兵意在为父报仇,诛杀王允等人,与尔等将士无关。王允暗设诡计,谋杀我父,此举着实可恨,身为人子,若是不能为父报仇,又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尔等将士只要不扈从王允,打开城门,将其押解出来,本将保证将善待尔等。如是尔等冥顽不灵,跟随王允一起对抗大军,只怕本将二十万大军过处,尔等皆会化为齑粉。如何行事,权且思之!”

    这番挑拨离间的话一出,城楼上立刻是议论纷纷,不能禁止。

    王允见状,立刻越众而出,大声说道:“匹夫放肆,那董卓欺凌天子,鸩杀何太后与弘农王,犯下滔天大罪,人人得以诛之!老夫杀之不过是顺势而为,尔等不明是非跟随董白小儿犯上作乱,难道不怕项上的人头不保吗?”

    董守业闻言,哈哈大笑,继而说道:“王允老儿,死到临头还敢口出狂言。竟然敢污蔑先父,我来问你,你说先父鸩杀何太后与弘农王可有真凭实据?”

    王允闻言一怔,便出言答道:“此事乃是人所共知,又何须证据!”

    董守业听罢又是一阵长笑,然后说道:“王允老儿,想你也是当朝司空,岂能因为些许流言蜚语便认定是先父鸩杀何太后与弘农王。众人皆知弘农王的封地在弘农,其被废黜之后,便与何太后一起前往其封地,我来问你,你可曾亲身前往弘农王的封地核实此事?”

    王允一下子被噎住了,讪讪地说道:“不曾核实,此事乃是天下共知,又岂用核实?”

    董守业一听,便大声说道:“没有真凭实据便妄加揣测,胡乱给先父安上罪臣之名。以我看来,此事怕是你王允老儿不岔先父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