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官角色的安排更容易得到他的认同,要是上来就让他打仗,估计他也受不了,马上就离心离德了。
第二日一早,大军出发朝安邑开拔。
一路上,大家士气昂扬啊!士气能不高吗,每个人都发了不少钱,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昂首挺胸,不可一世啊!这年头有令行禁止,再加上丰厚赏赐,这样的部队不打胜仗才怪呢?
本来这一万大军中有三千左右的西凉骑兵,剩下七千人是步兵,再攻打徐家时战死了四五十人,受伤了两百多人,都被李应、李桓带走了,他们二人总带领一千人,其中伤兵也包含在里面,实际上董守业现在的人马只有不到九千人。再加上张既率领的那一校人马,总计能有一万两千多人,也是信心大增啊。西凉骑兵主要是轻骑,穿的是轻甲皮甲,自从徐家得了两百多套重甲,便从军中选出,精锐穿上重甲,变成重甲骑兵。又挑出五百套劲弩,两千套强弓组成弓弩部队,由张辽统领。给张既的部队也是配足了武器弓矢。剩下的装备还够装备三千多人的,便都由李氏兄弟运往洛阳交由董卓发落。
部队一边前进一边派遣流星骑报知牛辅,援军不日即到。又约定夹击白波军。
白波军那边李乐,胡才等人,在孟津渡口,首阳山附近设下埋伏,前几日,还可以看到对岸有船只集合,有渡河的意思,大张旗鼓了好几天却,迟迟没有渡河。后来连动静都没有了,船只也渐渐少了。李乐,胡才等人以为是敌人在麻痹自己,也没有太过心上,毕竟打仗这种事是虚虚实实的,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
这李乐有一天是在憋不住了,便与胡才、韩暹等人商议。这李乐对二人说道:“二位兄弟,咱们都来了好几天了,对岸一开始还是大张旗鼓的好似要立刻渡河的样子,怎么现在反而没什么动静了啊!?
这韩暹也说道:“对啊,是不是这官军的船只不够啊,我看对面也没有多少船,是不是还在造船呢?”
胡才说道:“应该不会是造船,风陵渡的这段黄河水面水流平稳,河面宽广就算是扎几个木筏都能渡过来要是不够的话多扎点木筏跟在大船后面就是了,更何况又不是一次把所有人都渡过来,肯定要分好几批人渡河的。”
这李乐说道:“胡兄弟所言有理,看来不是因为船的原因,话说回来了,这风陵渡是这一段黄河水面最适合渡河的渡口,难道敌军还有其他的路线可以选择?难道这敌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再次勾结,和好如初了?还是之前传来的消息有假,这河内太守王匡难道并没有同董卓恶贼交恶?”
这时韩暹再次说道:“难道敌军还有其他选择,比如从蒲坂县的蒲坂津登陆,或者是并州境内的河津渡口登陆?”
李乐一听韩暹这话,立刻出声反驳:“现在河西境内都是匈奴人和羌人,这些异族贪婪无道,见人就杀,要是牛辅的援军从河西附近的的黄河水段走的话,非常有可能会遇到南匈奴的截击。而且河水比较湍急,我看可能性不大。”
韩暹又道:“不如我们再等几天,如果还是没有动静,就立刻派遣心腹告知大首领郭太,然后再分一部分人马到东垣县和王屋山附近,防止牛辅的援军从河内支援。”
众人都点头同意。
又等了几天,还是没有等到,便快马报知郭太等人,让郭太做好防备,防备牛辅的援军从河内郡一线渡河救援安邑。
李乐,胡才等人便率军赶往东垣县和王屋山附近,看看能否狙击牛辅的援军,又多派流星探马,细作等小心打探。
'小说网,!'
………………………………
第十七章 半渡而击
董守业领着一干人马,日夜兼程,赶至猗氏县东侧,然后在此地宿营,驻马休息,之所以没有进城休息,而选择在野外潜伏,主要是考虑到此地已经离白波贼越来越近了,猗氏县人口不少,肯定是人多嘴杂,万一走漏消息,与军不利、毕竟行军打仗有时候还是需要做到出其不意才能克敌制胜。
扎完简易营寨之后,又放出细作哨探,将流星骑放到50里左右的范围,及时的探听与传送消息。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以后,董守业召集一众将校,商讨接下来的进军方略。
起初,董守业手下的一众将校也都以为自己的主将是个毛头小伙子,是个生瓜蛋子,但是随着董守业整治军纪,轻松攻灭徐家,以及一路上的安营扎寨,细作与探马的处理,以及各种指挥调度,渐渐的董守业的权威渐渐确立,众将也开始对他渐渐信服,不敢小视,要是董守业再能领着他们获得几场胜利,那么完全收服或者控制这些人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董守业见一众将校都已经来到中军主帐,便示意军议开始。
董守业见众人已经落座并且安静下来,于是出声说道:“诸位,我军现在已经到达猗氏县,接下来该如何行军,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这时李傕出声说道:“我军此行主要是为了支援牛辅将军,当务之急是尽快与牛辅将军取得联系,然后在确定下一步的行军方略。”
董守业点头称是,现在的情况肯定是要与城内守军取得联系的,若是与城内的守军没有配合,就凭目前手里这一万多人马,要想战胜白波军的十万贼众,那也太困难了,况且自己不是军事白痴,自然不会自恃其能而放着三万左右的友军不用。要是像自己久经沙场还能有点信心能够创造奇迹,可是现在自己也算是初出茅庐,信心不够强大啊!
张辽这时候也出声说道:“我军不如加快速度,赶至安邑,却不进城,然后在安邑城外不远处立下营寨,然后与城内的大军结成犄角之势,相互支援,相互扶持,坚守相持之下,白波贼必然是粮草不足。待其粮尽撤退之时,我军再出军追击,必将大获全胜。”
这张辽果真是大将之才,此法最是稳妥,一刀切中要害,毕竟向白波军这样的队伍,没有固定的后方基地,没有固定的粮草来源,只能靠抢掠,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粮草问题。
但是这个方法耗时较长,董守业虽然知道是好计策,却是没办法使用,毕竟张辽不是神,无法知道不久的将来形式将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董守业心里却是清楚,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中旬末了,在来年的正月也就是190年的正月,关东诸侯就要开始群雄讨董了,自己必须要在群雄讨董之前,平定河东的白波贼,结束战事,安定河东,巩固洛阳的北侧,支持自己的便宜老子董卓,让董卓没有后顾之忧,全力与关东诸侯争斗。否则,要是自己的便宜老子败于关东诸侯之手,那自己与自己的便宜老子都将死无葬身之地。虽然大多史料都记载此次关东诸侯将无功而返,但是战场千变万化,谁又能完全掌握呢?况且自己作为穿越之人,谁知道会不会造成蝴蝶效应,让整个历史从现在就开始面目全非呢?
想到这里董守业说道:“如今牛辅将军初尝败绩。士气低迷,若是不能及时救援恐怕牛辅将军也不能坚守。唯今之计,必须得有一场胜利,来振奋军心。张司马的计策虽然是上佳,基本上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但是自我父安定洛阳之后,关东诸侯多有不服,若战事持久,不能尽快取胜,我担心关东诸侯必起异心,到时群雄并起,恐怕会天下大乱。”
下面的诸位将校,听董守业把此役说得如此事关重大,当下也不敢随意出声。
这时张既见大营中无人敢出声献策,于是起身说道:“公子,是否想过能否分兵出击,先遣一小部分人马与安邑城中的牛辅将军取得联系,保证消息的畅通,令另遣大部分人马,收复已经被白波贼攻下的闻喜等县,攻敌必救,攻下闻喜等县之后,立刻烧了白波贼的粮草,敌军必将来救,然后绕过敌军,抄小路快速赶回安邑与牛辅将军会和,此时白波贼军毕竟粮草不济,再与牛辅将军合兵一起与白波贼军决战,则必能大获全胜,毕其功于一役。”
听到张既的话,董守业眼前一亮,又不由得想起我朝太祖皇帝的用兵风格,围点打援啊!
想到这,董守业起身站起来,走到那副好大的行军地图旁边,用手指着地图,大声说道:“我决定,分一小部人马与牛辅将军取得联系,传递消息。然后我自率大军攻打闻喜县城,听说白波贼军的大部分粮草都屯在闻喜县,我军对闻喜县围而不攻,攻而不下,则白波贼军定会派出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