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现在的孙坚还是比较顾忌自己的名声,在一个就是洛阳城内也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痛痛快快地抢上一番,所以也只能是忍住自己暴虐的心情。
既然已经来到洛阳城内,那也不能什么事儿都不做,孙坚攻进洛阳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名声,眼下好机会来了,又怎么能轻易放过。
于是带着手下打扫宫室,扫除残砖断瓦,弄出点样子来,也好让自己看着顺心,再者也可以让别人看到自己对汉室的不二忠心。
打扫完宫室以后,孙坚又带着手下进入太庙打扫一番,然后又立下有汉一朝,前后两汉的二十四位皇帝的神位,宰太牢祭祀。其实也就是摆上三牲祭品,祭祀一番。祭祀之时,又是哭又是喊的,动情不已,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把麾下的将士都感动的一塌糊涂的。
做完这一切,孙坚回到建章宫内歇息。是夜,孙坚走出建章宫,踱着小碎步,若有所思,只见天空之中星月交辉,满天星斗。孙坚坐在建章宫前的台阶上,抬头望天,只见紫微星周围白气弥漫,几乎就看不见紫微星了,孙坚仰天长叹:“帝星不明,奸臣乱国生灵涂炭,京城一片废墟,国将不国。”说完不禁是潸然泪下。
孙坚正在建章宫前感慨呢,突然有手下上前告诉孙坚:“金銮殿前有一个井里面有五色毫光冒出,请将军立刻上前查看。”
孙坚大惊,立刻让麾下将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
不多会儿捞起一个妇人尸首,看上去虽然已经是死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尸身不烂,毫发无损,看其服饰装扮应该是一个宫娥,脖子上挂着一个锦囊。
孙坚立刻命人将妇人身上的锦囊打开。
打开一看,锦囊里面是一个朱红色的小匣子,用金锁锁着。撬开金锁之后,一看是一块玉玺。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玉玺(二)
孙坚心中一阵,顿时感到狂喜不已,暗道:“此物难道是传国玉玺?”
蔡邕在《独断》中曾经提到天子有六玺,曰:“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
又有传国玉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此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其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着,则被讥笑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一代明君李世民即位之时李唐王朝并没有获得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赝品传国玉玺聊以**。后来在贞观四年(公元62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隋炀帝杨广之妻萧后与其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回中原,传国玉玺从此归于李唐,李世民由此龙颜大悦。
孙坚现在得到传国玉玺之后,虽然是狂喜不已,但仍旧是不敢确认,毕竟传国玉玺这东西是国之重器,全天下除了皇帝之外也没有几个人见到过。于是招来比较年长的程普,想要他帮忙确认一下。
程普看过之后,当即言道:“主公,此乃传国玉玺也,确认无误。此玉是当年卞和获于荆山之下,因见凤凰栖于石上,以为重宝,乃进献给楚王,分解之后得宝玉一块。后来秦王获得此玉,命良工巧匠刻成玉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之后秦国覆灭,高祖皇帝得到传国玉玺,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乃以金镶玉。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国至今。当年十常侍作乱之时,劫持少帝北逃北邙山,回宫后却寻不到玉玺。”
孙坚听完,说道:“原来如此,果然是件好宝贝。”
程普又道:“今日天佑主公,竟然得到如此重宝。此乃天命也!主公大喜啊!大喜啊!”看样子十分高兴,十分激动。
孙坚强忍着心中翻江倒海的心情,又问道:“德谋,何喜之有啊?”
程普便道:“主公有所不知,相传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今日国之重器天赐与主公,此乃昭示主公他日必将荣登九五之尊,成就一番帝王大业。”
孙坚大喜,再也忍不住,颤声问道:“德谋,此言当真,难道真的是天佑于我。”
程普重重地点点头,然后对孙坚说道:“主公,此地不宜久留,应该速速返回江东,图谋大事。一刻也耽误不得,迟则生变。”
孙坚深以为然,点点头道:“德谋此言深得我意。那好,立刻下令全军收拾行囊,明日一早,大军出发返回江东。”
你道孙坚为何会如此轻易地便进了洛阳城,又如此轻易地找到传国玉玺。
原来在当初董守业出兵支援洛阳之时,其大姐夫李儒,就曾嘱咐董守业寻找传国玉玺。董守业当时一听李儒的话顿时一愣,没想到传国玉玺真的与历史上记载的那样不翼而飞了。
董守业在后世看过《三国演义》、《后汉书》、《三国志》等书,那里面都曾无数次提到过孙坚在洛阳城的一口井内获得传国玉玺的事儿。
所以当时董守业就想对李儒说,传国玉玺就在洛阳城内的枯井里。
后来终于忍住没说,毕竟自己不是神仙,要是什么事都能未卜先知,可定要被人怀疑的,弄不好还有可能被人当做妖怪抓起来。
当时董守业便答应李儒,自己进入洛阳之后一定会仔细寻找。
董守业在击败孙坚,到达洛阳之后,也曾在洛阳城内休整几天。所以就装模作样的派人寻找。
结果也没找到什么。董守业见手下无功而返,便下令将附近所有的井、洞穴之类可以藏东西的地方都搜一遍。
果然在一口枯井内找到一个奇怪的尸首,当时董守业便命人打捞上来,果然其脖子上挂着一个锦囊。当时董守业就想不如将玉玺沉下井中,到时候让孙坚得到,然后自己在借机阴孙坚一把。
当时董守业有些犹疑不定,便将贾诩叫来商议一番,贾诩听完之后,便问董守业道:“不知公子想要如何处置这个传国玉玺?”
董守业答道:“本公子还没想好,所以才找军师来商议一番。”
贾诩此时对董守业如此信任自己感动不已,这才是真正的心腹大事,董守业只有真正将贾诩视为心腹中的心腹才会将此事与贾诩商议。贾诩见现在董守业有些犹疑不定,便问道:“传国玉玺乃国之重器也,公子想要占据,还是想要上交给朝廷。”
董守业摇了摇头说道:“只不过是一块玉石而已,即便是拥有又能怎样,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贸然占据,恐怕会遭受杀身之祸。此物最好是上交给朝廷,不过本公子又有点不甘心,想用它发挥点作用。”
贾诩继续问道:“不知公子想要让这块石头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董守业答道:“洛阳城虽有我军守把,但是我军主力已然退回长安,关东诸侯之中,想要占据洛阳的不知凡几,若是我军但凡有些许失误,关东联军都有可能进入洛阳。若是此物留在洛阳城内,则势必会引起诸侯之间的争夺,如此本公子可以兵不血刃地离间诸侯,各个击破。”
贾诩道:“公子这个二桃杀三士的计谋十分精妙,以贾某之见,此计十分可行。那请公子立刻安排心腹将玉玺重新沉于井下。”
此时的贾诩看到董守业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的眼光和境界,不逞一时之快,不贪图财宝,而且目光长远,善于取舍,对董守业更加高看,更加坚定了要好好辅佐董守业的决心。
………………………………
第一百一十二章 谈判(一)
孙坚自从在洛阳城内获得传国玉玺之后,便打定主意要返回江东却不知自己已经中了董守业二桃杀三士之计。
这一切都是董守业之前布置下来的计策,之前董守业考虑到孙坚,或者是其他诸侯有进入洛阳城内的可能,便将自己已经找到的传国玉玺作为诱饵,让对方上钩。
董守业在孙坚进入大谷关之后,并没有立刻前往洛阳附近狙击孙坚,反而就地休整,熠熠迟迟地耽误了几天。
等到确认道孙坚已经进入洛阳之后,董守业率军快速开拔,经过巩县,到达侯氏县,然后一路向西,一直走到前亭北侧,停军驻马,等候孙坚军。
前亭位于伊阕关与大谷关之间的位置,其靠近伊水,离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