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突嵴欣炊苑嚼做┯臧愕墓セ鳌
董守业能沉得住气,贾诩也能沉得住气,可是董守业麾下的那班骄兵悍将们可没有自家公子那班的好脾气,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也忍受不住,纷纷向董守业请战。董守业依旧是下令擅自出战者斩,让骄兵悍将们满肚子怒火却是没地方发泄,谁也不敢轻易违抗董守业的军令。
董守业自从中平六年(公元一**年)末领兵以来,其一直强调的就只有一点,那就是纪律,纪律,纪律。这几年下来违反董守业军令的有好多人,但是都被董守业给剁了,也有不少人为犯了军法的人求情,可惜董守业却从来都没有法外开恩过。不过董守业也不是滥杀无辜之人,违抗其军法的人都有取死之处。同时董守业是个说话算的人,对手下们承诺过的赏赐,从来都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所以其军法虽严,却依旧得到广大将士的爱戴支持。再加之其麾下将士自从追随董守业以来,一直是连战连胜,董守业的威严越发不可冒犯。打胜仗是一支军队凝聚力增加的最**门,不断打胜仗的部队才是将士们最喜欢的部队。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追随一个英雄建立一番功业。而董守业的形象在其麾下的眼中也逐渐开始与英雄重合。
现在董守业的军令一下,麾下的将士们即便是有再大的怨言,也得百分之百地执行董守业的军令。所谓军令如山,便是如此,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所以,现在董守业军中的情况是:是龙你给我盘着,是虎你给我卧着。董守业的军令,才是其麾下行动的唯一指南。
不过董守业知道无论双方在此地对峙多久,终归会有发生战事的一天,而董守业觉得这一天很快就会来了。
就在董守业依旧在虎牢关外与屯兵荥阳城的朱儁大眼对小眼儿的时候,其实朱儁还不知道与自己对垒的人是谁,因为董守业这厮为了掩人耳目最近一直都是打的是徐荣的旗号,自己的大旗根本就没有亮出来。
俩货僵持了近一个月,洛阳附近的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原来,孙坚这哥们儿自从在梁县以东被董守业击败之后,一路疯狂逃窜,而后又遇到徐晃追杀的部队,被追杀的魂飞魄散。天幸孙坚还有几分运气,老天爷还是比较眷顾他的,让他侥幸逃过徐晃的追杀。
孙坚从虎口逃出之后,在汝水和滶水交叉的三角区域潜伏了几天,陆陆续续收拢了一天败兵,麾下的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人也与孙坚会合了,而孙坚的弟弟孙静也带着一些部众到处寻找孙坚,成功地与孙坚会合。
从孙静那儿得知孙策、孙贲、孙晟小兄弟三人竟然没有把梁县县城丢掉,孙坚与麾下的众人商议之后,决定返回梁县县城与城内的子侄会合之后,再作打算。
于是,一行人火急火燎地感到梁县县城,此时的孙策终于发挥出其作为一代人杰的过人之处,大败之后孙策在县城内得到消息,便一直率领麾下士卒谨守城门,不让任何可以的人进出城门。由于其防守还算严密,所以徐晃觉得其二千骑兵无法顺利攻下城池,选择离去。孙策在多次确认周围已经没有兵马的时候,便开始收拢败兵士卒,然后又积极派人寻找失散的父亲孙坚与叔父孙静。又过了几天却一直没有找到孙坚,反而得到孙静的消息,于是便积极与孙静联系上,让孙静回到梁县县城主持大局。
孙静到了梁县县城之后,开始大规模收拢败兵、士卒,这孙静毕竟是孙坚的弟弟,能力虽然比不上孙坚,可也算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将才,这时候的他可比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孙策老练多了。梁县县城内的事物在他的主持下变得井井有条,对孙策之前的作为查漏补缺。使得梁县县城内快速安定下来,伤员得到有效的救治,人马也越聚越多。之后孙策等小辈不放心孙坚,吵着闹着要出去寻找孙坚,孙静不放心让这些小辈出去冒险,便依旧让孙策带着孙贲、孙晟继续在县城内留守,自己带着一支人马出去寻找孙坚。
孙静在汝水附近找到兄长孙坚之后,便向孙坚汇报了梁县县城内的情况,又在孙坚的面前好好地夸奖了孙策一番,然后与乃兄一起返回。
孙坚带着众人回到梁县县城之后,父子兄弟相见,各自唏嘘不已,彷如隔世。此时,综合了各种情报与消息,孙坚终于确认自己麾下长史公仇称为张辽战阵所杀,战死沙场,颍川太守李旻被徐晃俘虏,最后也被斩首示众。看到麾下的兄弟手足惨死于敌人之手,孙坚愤恨不已,发誓要为战死的兄弟们报雪恨。
可是现在孙坚麾下兵微将寡,贸然出击只能是死路一条,只能选择暂时忍耐,等待时机。
于是孙坚继续在梁县县城内收拢败兵。
ps:求鲜花,求收藏,求评论,求打赏,如果您喜欢本书,请大力支持'小说网,!'
………………………………
第九十六章 胡轸
幸亏有河内太守王匡屯兵在河阳津,做出渡河的样子,让董守业时刻担心洛阳北面的局势,急于赶到洛阳,稳定洛阳北面的局势。
于是在剿杀孙坚败军方面,有所松懈,没有派出太多的兵马,也没有在此事上耽搁太多的时间,就匆匆带领着人马北上,从而给孙坚喘了一口气。
得此契机,孙坚在梁县县城内也收拢了一万三千多人。于是孙坚带着这些人马在梁县县城之内积极训练,恢复士气,图谋东山再起。
此时,西凉军方面的大将胡轸屯兵阳城,董守业当初留他在阳城,一方面是胡轸的任命是出自与董守业的父亲董卓,董守业作为儿子不太方便更改父亲的军令。利益方面是董守业也抽调不出合适的人选来顶替胡轸驻守阳城。
所以,胡轸便一直留在原地。原本董守业临走之前,嘱咐胡轸,希望他能负责对孙坚残兵的剿杀工作,再一个就是确保阳城不失。当时的董守业虽然有着密令可以节制诸军,但是董守业一直没有选择使用,而且贾诩在知道董守业有秘密令牌的时候,也建议董守业轻易不要使用,即便是要使用,也尽量是在紧要关头。
所以董守业并没有向胡轸下强制命令,反而是以一种友好磋商的态度。当然胡轸能干到董卓麾下一线将领的位置,负责方面事务,独挡一面,这样的人也不会是傻子,所以也是一直对董守业这个主公之子恭恭敬敬,任凭调遣。由于双方之间的相互尊重,使得事情处理起来就简单多了,而且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董守业也是比较认可胡轸的能力。
但是,由于相处的时间比较短,董守业只能是对胡轸有个大概的了解,所以对其性格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胡轸此人性格比较急躁,董守业并没有发现。其实这也怨不得董守业,胡轸性格再怎么急,遇上董守业也得恭恭敬敬的,也不敢对董守业急。而且徐荣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在董守业面前挑拨是非,说胡轸的坏话的。于是,胡轸这个致命的性格特点,董守业并没有发现。
胡轸在董守业率领大军离去之后,便在自己的阳城休整一下部队。
可以说此战胡轸出力是比较多的,没有什么保留。此战,胡轸带领步骑五千出战,其中步卒二千人,骑兵三千人。
大战之后骑兵损失了一千多,几乎就是损失了一半的骑兵,步兵方面也损失了一千多人,总体来说,说的上是伤亡过半了。其实胡轸这人如果选择对董守业有所保留的话,其骑兵的损失会大大降低。
但是他没有,在左翼骑兵与对方的长矛阵相持的时候,典韦带来董守业的命令给胡轸、李蒙二人让他们选择骑兵撞阵这种自杀式的打法,连人带马一千多斤的大块头撞上去,就跟坦克碾压步兵没有什么区别,而胡轸作为当时的左翼骑兵主将完全可以选择让李蒙麾下的人马带着敢死队往前冲,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在死士的选择上都是使用自己麾下的人马。
所以,董守业在时候知道这一点之后,对胡轸更加高看一眼。
胡轸在阳城休整一番之后,便开始着手完成董守业交代给自己的事情,开始准备剿杀孙坚军残部。于是在原有的战场附近进行拉网式的筛查,结果还真被他捕获了一千多到处游窜的败兵。
孙坚在梁县县城内不断派出细作、探子出去打探消息,终于得知董守业已经率领大军离开,现在胡轸留守在阳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孙坚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董白那个一肚子坏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