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说网,!'
………………………………
第九十一章 重返洛阳
董守业在河内郡击败王匡的部众,几乎是全歼对方,这一仗打得是痛快淋漓,根本就没有给对方一丝机会。
战胜之后的董守业处理好,诸般事务之后,便离开河内郡,渡过黄河,前往小平津,与军师贾诩、李傕等人会合。
原本贾诩应该是跟着董守业一起进入河内郡,偷袭王匡的,有他在身边,若是遇到什么事儿,也可以有个智谋智士可以随时商议,后来在渡河的时候,董守业见到水流有些湍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平稳,渡河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所以,为了贾老狐狸的安全起见,董守业强行将贾诩留下。
董守业对身边的人一直是非常不错的,很多将士多说董守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贾诩作为董守业身边唯一一个可以拿的出手的谋士,其安全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在董守业看来,宁可不要一场胜利,也要确保贾诩的安全。
也许这一点是贾诩从董守业身上看到的意外,也许是贾诩最为不解,也是最为看重的一点,毕竟以前可没有听说过董卓有多么地尊重自己的谋士。
老话说得好,老子英雄儿好汉,董卓的粗暴性格竟然没有在董守业的身上有半点儿的体现,对于这一点,贾诩可以说是非常意外,当然这也是贾诩对董守业的未来充满信心的根由之一。
董守业在会合了小平津的人马之后,便准备动身会洛阳,等候父亲董卓的进一步指令。董卓方面倒也没有什么新的消息传过来。
于是,董守业便率领大军离开小平津,前往洛阳。现在河内方向的威胁已然解除,而且董守业还收到消息原本在河内停留的韩馥军中的赵浮、程涣二人已经离开河内郡,前往邺城。
董守业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暗自猜测,可能是袁绍谋夺冀州的事儿发生了,可是董守业无论再怎么不想袁绍得到冀州,也是鞭长莫及,无济于事。董守业也曾与手下文武商议此事,贾诩等人认为肯定是冀州方面有了大的变动,纷纷劝董守业尽早离开小平津,好让对方毫无顾忌地相互厮杀。
董守业暗道一声:“哥们儿们都挺阴险!”
于是便毫无顾忌地离开小平津。而且在小平津也没有留下什么兵马,只是原来驻守小平津的人马。小平津的防务隶属于八关都尉,自大将军何进时开始设置,不过现在也是名存实亡。现在驻守小平津的,也不是什么八关都尉的人马,而是董卓调拨过来的一支兵马,是属于洛阳守军的一部分,有一千人左右。
董守业临走前对负责小平津防务的头领鼓励了几句,说了一些“好好干,将来给你涨工资”之类的劝勉话语,便离开了。
大军行进的方向是洛阳。洛阳城离小平津其实并不远,也就是四五十里的样子,不到一日的行军,基本上就可以到了。
进入洛阳城内,董守业也有点感慨,原本繁华无比的洛阳城现在却变得残破不已,是**,也是天灾。
董卓是罪魁祸首,关东诸侯谁也脱不了干系。
历史总是一本糊涂账,算不清是谁对谁错,有时甚至是连算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胜利者用一种狂妄的姿态,添油加醋地写出。
在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中,对手总是各种肮脏、残暴、血腥,而己方总是各种仁义、道德,数不尽数、不计其数。历史的真相往往被淹没在胜利者的仁义道德之中。
董守业率领着大军在洛阳城内休整了几天,和麾下的将士们又吃了次马肉火锅,吃的都是开心不已。之前大战孙坚时,双方战死的战马不少,这些战死之后的马匹都被董守业集中起来,统一处理。
马匹很多,约有二千多匹。董守业下令负责后勤的将士们把战死的马匹全部开膛破肚,获得马肉。马匹在正常死亡时会产生毒素,马肉会有毒,不能食用,但是战马战死在战场,属于突然间遭受巨大外力创伤的非正产死亡,因此马肉无毒。
这下子可就是便宜了董守业麾下的将士们了,战马平均体重在四百公斤到五百公斤之间,出肉率在五成到六成之间的样子,马的内脏有毒,全部扔掉,这样算起来从每匹马身上获得的马肉大概在四百斤到六百斤之间。
马肉看起来很多,其实一往下分,就没有多少了,董守业手中的马肉搞了两次马肉火锅,又分给徐荣,胡轸一些,就所剩无几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董守业麾下将士这段时间肚子里的油水也是能让许多人羡慕。
在洛阳城内盘旋些许时日之后,董守业便接到徐荣的密信。信上说,最近屯兵中牟县的朱儁动作不断,老是派出细作查探徐荣。
徐荣虽然成功的捕获了一批探子,但仍旧有许多漏网之鱼。
按照这个情况推测,徐荣在巩县附近大规模整编战俘的事情恐怕已经被朱儁打探到了,估计其接下来便会有所动作。
董守业给徐荣的回复是让他尽量摆出一些假动作迷惑敌人,让敌人分不清真假,自己率领大军随后就会赶到,让徐荣不要轻易出战,避免影响到战俘的处理工作,一旦轻易出战,被敌人有机可乘的话,那三万多战俘有可能就会变成敌人手中的一把趁手尖刀。
同时董守业宣布部队结束休整,开往徐荣驻守的巩县附近。
董守业率领大军一路经过偃师县,到达巩县。
洛阳城到巩县也就是一百多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在巩县与徐荣会合之后,便与贾诩、徐荣等人商讨接下来该如何面对朱儁。
原本董守业让徐荣屯兵在巩县而不是成皋,主要是为了摆出一副放弃洛阳,无力向东的意思,避免太过刺激关东诸侯,避免大战的发生,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效果非常的不理想,因为酸枣大营中自从朱儁到来之后,信心有所恢复,又要起来闹事了。看来董守业有心避战的政策被敌人误解为是一种怯弱了,开始不断挑衅了。
'小说网,!'
………………………………
第九十二章 兵临虎牢关
那董守业就该修改之前的方针了。
董守业看着眼前的众人,缓缓说道:“眼下朱儁屯兵中牟县,意向不明,不知在座的诸位有什么看法?”
贾诩这几天也是在思考洛阳方面的防务布置问题,此刻看到董守业问起,便率先说道:“公子,之前朝廷迁都长安,我军放弃虎牢关,离开成皋县。现在看来我军此举虽然有向关东诸侯示好之意,但对方好像并不领情。眼下朱儁叛出洛阳,起兵中牟县,有西进之意。虎牢关地处紧要,何不将主力放在虎牢关附近屯驻,重点防备朱儁。”
董守业说道:“之前本公子让徐将军率军屯驻在巩县,以示我军并无东进之意,现在看来,我不犯人,人反而会来犯我。既然如此,本公子立刻前往虎牢关戍守,决不让敌人西进一步。徐将军你立刻率领你部主力随后跟上,现在对你的工作是否有所耽误?”
徐荣答道:“回禀公子,末将最近一直是率部兴修水利,夯平道路,都是一些基础工作,即便是现在也没有多大影响。眼下已经整治出来的的土地正好供五千余军民耕种。”
董守业闻言,点点头,说道:“如此便好,能不耽误军民的耕种大事就好。大军屯驻虎牢关之后,正好是依托汜水、漫水开垦土地。两河流经之地都是良田之所。而且临近河边,可以捕鱼捉虾,以补口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能节省一点终归是好事。虎牢关又在大伾山附近,将士们也可以上山打猎,打打牙祭。”
满屋子的文武将领看到董守业在那儿算着小账,都是感觉有些好笑,同时也有点意外,没想到好像是无忧无虑的公子,却一直为军中的各项琐事精心计算。
董守业率领着麾下大军从巩县出发,前往成皋,重新占据虎牢关。
而徐荣留下五千俘虏在巩县屯田,又派了有一千将士在此监视看管。
现在安排俘虏屯田,才刚刚开始,很多俘虏在短时间之内还适应不了自己的角色,因此需要西凉军的将士们使用皮鞭来跟他们交流沟通。
同时徐荣还放出话来,凡是在屯田中表现好的会优先考虑补充道军队中。而且这些俘虏们还听说,董守业公子曾经说过,这些俘虏都是跟着孙坚犯错,所以必须受到惩罚,但是即便是惩罚也有所期限,很多人只是盲从,罪不至死。董守业公子会根据俘虏们在屯田中的表现,考虑在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