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晃的追兵冲散。
与孙坚分散之后,李旻也是一路狂奔,结果却被徐晃盯上。
李旻身下的坐骑本来就没有徐晃麾下湟中义从那已经装备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以及马蹄铁的坐骑优良,速度方面就是更加比不上了,再加上已经大战一整天,玩命似的跑了半夜,那还有什么马力,那还能跑得动,结果被徐晃轻而易举地追上了。
这李旻那是徐晃的对手啊,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结果显而易见,李旻被徐晃俘虏了。
徐晃不费吹灰之力地生擒李旻之后,便押着他继续追击其他人,结果小鱼小虾倒是不少,大鱼却是一条也没见着。
孙坚的赤帻对于徐晃来说也是个好消息,毕竟在己方士兵描述的那种情况下,孙坚能都生还的几率也不是很大。
徐晃看看天色已经是深夜,想要去河边搜索孙坚,来个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却想起自己军中的将士们都是西凉人,那地方河流稀少,有时候喝水都困难更别说什么游泳了,所以并没有多少是熟悉水性的,而且董守业当初给其的命令时速战速决,尽量不要耽搁太多的时间,防止孙坚的主子袁术会派兵支援或者接应孙坚。
眼下既然大军已经取胜,徐晃也斩获不少,自然是不愿意再生事端。
'小说网,!'
………………………………
第七十六章 大战之后
徐晃领着二千骑兵追杀孙坚,却被孙坚侥幸逃脱。徐晃见没有追到孙坚,便指挥兵马继续追击其他四处逃窜的乱兵,一路缴获颇丰。
眼下已经追了很长的时间了,徐晃也担心会遇上鲁阳方面的援军,再加上手中那么多的俘虏与缴获,也不能一直带在身边,若是分兵,也担心遇到鲁阳方面的大队人马,于是放弃追击,收拢士卒、俘虏以及缴获的各种物资。
还好缴获了一些牛马车辆,于是便让俘虏们将缴获的各种物资装上车,装不完的俘虏们直接就是肩挑人抗,这时候对待俘虏也不会有什么人道主义政策,让其做苦力是家常便饭,也不会有人表示异议。
此次董守业五万余步骑大战孙坚步骑八万余人,董守业率领西凉军大胜。
此役大胜之后,董守业军中欢天喜地,高兴不已。一众将领各自被分配参与各项任务,进行战后统计。
结果出来之后,董守业看到己方战绩。
此战孙坚军八万余人参战,战死两万余人,被俘近四万人,仍有近两万人突围而出,或是溃散之后不知所踪。
董守业率领的西凉军自身战死六千多人。
此战董守业麾下的许多将领表现抢眼,董守业的结义大哥徐晃此战率领二千湟中义从负责追击孙坚,于战中生擒颍川太守李旻,差一点就成功擒杀敌军主将孙坚,斩杀一千多人,俘虏三千多人,若不是孙坚军逃散的队伍太过分撒,战绩会远远不止于此。
而董守业的结义二哥张辽此战与李傕负责左翼,在战中成功击溃敌人左翼,后来又率领五千骑兵追击敌军,击破孙坚军大营,缴获孙建军军中的粮草辎重无数,又俘虏不少人。
董守业麾下大将李傕作为左翼骑兵主将,在张辽的帮助下成功击破敌人左翼。
董守业麾下亲卫大将典韦率领一校钩镶卫士,帮助右翼骑兵取得战场转折点,最终帮助左翼骑兵击溃一万长矛兵,为战局的扭转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中郎将胡轸与中郎将徐荣麾下的大将李蒙一起率领右翼骑兵在典韦的帮助下成功击溃敌军与之对阵的一万长矛兵,最终造成敌人战阵崩溃。
其他将领也各自有其精彩表现。
现在的董守业是心情贼好,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对谁都是客客气气,非常友好。
麾下的将士们看向董守业的目光也开始带着一种崇拜与敬佩。
之前的董守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旧拜托不了其托庇父辈余荫的形象,现在董守业独自率领人马取得如此大规模战役的胜利,终于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
大战之后,虽然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但是依旧有许多琐碎事情需要董守业处理。
首先便是大战俘颍川太守李旻的处置问题,对于此人如何处理,军中也有许多不同意见,有人主张直接以酷刑击杀,也有人主张交给朝廷处理,更有甚者竟然主张放了此人。
在董守业看来,放了此人肯定是不行的,若是不杀一儆百,以儆效尤,那今后其他人看到李旻起兵反抗,自己父子战败被俘之后还被客客气气地放了回来,其他人肯定会认为自己父子而来都是怂胞,那长此以往,反对自己父子的人岂不会是越来越多啊!
上交给朝廷董守业也不太愿意,虽然朝中是自己父亲董卓在当政,但是朝廷之中的满朝公卿一向都是以正人君子自诩,满脑子都是狗屁的仁义礼智信。
虽然那玩意儿的确是好东西,但是一直都会被有心人所利用。
而且满朝公卿之中大多是从洛阳随着汉献帝西迁而来,与关东诸侯有着扯不清的联系,心里都是向着关东诸侯的,恨不得关东诸侯立刻打进长安击杀董卓,那还会为董卓父子着想。
董守业把人交给朝廷之后,满朝的公卿肯定是想办法营救了,到时候反而容易引起董卓与满朝公卿之间的矛盾。
所以董守业索性准备自己处理,反正作为一个将军处置自己的战俘谁也没有理由说什么,即便是有人挑刺儿,也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
其实按照西凉军的惯例李旻这个大俘虏肯定是要被处以极刑,比如车裂、五马分尸之类的酷刑,当然历史上徐荣在俘虏李旻之后选择的是烹杀。
这种做法在董守业这种穿越人士看来,却是有点残暴了。
不过,这种残忍的方法董守业麾下的许多将领都是比较赞成的,说什么不要有妇人之仁。
看到这种情况,董守业原本心中还剩一点儿的人道主义精神也都消失不见了,正所谓入乡随俗,手下的人都这么要求董守业要杀掉李旻,董守业如果坚持不杀,那肯定会让麾下的将领闹点小情绪。现在的董守业虽然是携大胜之威,无比威武,可也不愿意因为一个战俘而使麾下的将领闹意见。
最终董守业还是决定杀了李旻,斩首示众。
按照董守业的说法是颍川太守李旻身受皇恩却不思报效,反而伙同逆贼孙坚反叛朝廷,致使天下混乱,同胞受戮,无数人受其暴行而惨死,如此滔天罪行不杀之何以谢天下,不杀之何以明法理。对于这样的犯罪分子必须是杀之以儆效尤。
一刀下去谁都痛快了,不过按照惯例还是将李旻的人头挂在营门上示众,可不会跟你讲什么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之类的,这个董守业也比较无语,人头挂在营门在董守业看起来也有点恶心,但是既然已经身处这个时代,也只能是融入这个时代。
处置完李旻这个战俘头子,接下来就开始商讨如何处置此战俘获的近四万的战俘了。为此董守业特地召集齐军中的一众高级将领商讨。
董守业见大家都到齐了,于是开始发话了,说道:“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主要是商讨这四万战俘的处置问题,各位可以畅所欲言,不必顾忌。”
'小说网,!'
………………………………
第七十七章 安置战俘(一)
胡轸却是第一个发言,说道:“公子,眼下我军军粮并不宽裕,即便是缴获了不少孙坚军中的物资,依然不会太多,若是留下这些俘虏,每天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重大的负担,我军恐怕难以承受,况且这些战俘竟然敢起兵反对丞相,那岂不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必须坑杀,以儆效尤。”胡轸这家伙的火气好重,一说话就是喊打喊杀的,不过粮草的确是个问题。而且胡轸此战由于左翼一直没有打开局面,再加上后来的自杀式攻击,其部下损失了一千多起兵,心疼不已,感觉就跟从身上掉了块肉似的。所以才会如此恼怒,力主坑杀战俘。其实西凉军将士总体来说是比较嗜杀的,但现在在董守业的麾下被董守业严格的军纪束缚住不少,而且在董守业的引领下也开始渐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最起码不会有滥杀无辜的情况发生。
旁边杜畿听到胡轸的话,却是立刻站起身来,出言反对道:“公子,自古杀俘不详,请公子三思啊!”杜畿的观点代表着一般传统儒家的观点,仁者爱人,不应该妄造杀戮。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看,一般嗜杀的人都没什么好结果。从某种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