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场,典韦提着一双八十斤的大戟,穿着明光铠,骑着金毛犼,来到战阵之上,看看是哪个不开眼的前来送死。
典韦的双提大戟是一对手提戟,原本是比较适合步战的,但是典韦的这双大戟是超重无比,所以大戟的模样比一般的手提戟要大上一号,而且其大戟的长度已经达到一米五,马战、步战都没有问题,再加上典韦那高大魁梧的身材,端的是威风八面,拉风不已。
肌肉男黄盖随即也是到了战场之上,这家伙的武器走的比较极端,用的是一对钢鞭,就像是戏文里唱的那样“我手执钢便将你打”,这玩意儿非大力者不能用,刚柔并济,威力无比。
而且用鞭的人也是极少,属于偏门武器。
黄盖的这对钢鞭属于硬鞭,比一般的钢鞭更重,正是适合黄盖这种膂力非凡肌肉暴力男。
可惜武艺高强的黄盖今天遇到的人是武艺比他更加高强,膂力比他更加非凡,肌肉比他更加暴力的典韦,结果显而易见。
有那么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黄盖运气不是很好,遇到比他更好的“货”了。
黄盖悲剧了,在二人交手的几个回合之后,武艺更胜一筹的典韦就已经摸清了黄盖的深浅,当下也不再继续试探对方,开始使出自己的真本事了。
只见二将在两马相错的一霎那,典韦右手使着大戟与黄盖的钢鞭交击,然后再用力一绞,黄盖的膂力比起典韦那是差远了,于是握不住手中的钢鞭,钢鞭被典韦的大戟绞飞了。
典韦见状又是故技重施,左手使着大戟想要再次上演刚刚的一幕,黄盖竭力想要避开,却是避不开,否则大戟就要扎到胸口了。
典韦眼见自己的大戟已经制住对方的钢鞭,于是右手将大戟扔掉,腾出右手,在两马相错的一瞬间抓住黄盖勒住铠甲的腰带,往空中一提一拉,横放在自己的马上。
黄盖在这一瞬间只觉得仿若是腾云驾雾,身体丝毫不听使唤。
原来是已经生擒了对手。
*****话说典韦十余回合之后生擒了孙坚军中的大将黄盖,也不废话,打马就返回了己方阵营之中,这厮还顺手将黄盖的坐骑也搞了回来。
董守业这面看到典韦这厮太能搞事儿了,竟然来了个买一送一,乐呵呵地看着典韦以及其战利品说道:“恶来,竟然生擒了敌将,真是大快人心。”
典韦这厮像提小鸡似的将黄盖往地上一仍,顿时把黄盖跌的是七荤八素、头晕转向的,后来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俘虏到营中,顿时是羞愤不已,恨不得立刻找一块豆腐撞死自己。
董守业也没对黄盖客气,没有表现出什么礼贤下士的风度,立刻是一挥手,旁边上来几个武士,拿着绳索,将黄盖结结实实地捆上。董守业还笑呵呵地对着黄盖说:“黄将军不必担心,我军也不会将你怎么样,想必你那主公孙坚不久也会派人来赎你。”
黄盖此时倒没有像演义中被周瑜一顿好打时那样,口中还骂着几句,而是老老实实地一言不发。因为双方约定的是文斗,重在过程以及胜负,至于是否杀伤敌人反倒其次。若是现在的黄盖不开眼,骂骂咧咧地马上几句,那董守业一个不高兴就能把他剁了,所以黄盖倒也是机灵,一言不发,静等着自家主公来赎回自己。
其实现在的黄盖倒是想死的心都有,自己前面的二位虽然输了,但至少人家逃了回来,而自己却是直接被人俘虏了,这下面子就一点儿也没有了,丢人是丢大发了。
董守业现在的心情好极了,骑骑着坐骑撒欢似的带着典韦和张辽来到两军阵前。
典韦这个大嗓门担负着大喇叭的作用,也不用董守业交代,马匹止住之后,扯着嗓子就喊起来:“大汉西园军元帅上军校尉、北中郎将董白请乌程侯、破虏将军、豫州刺史孙坚阵前答话。”
声音像雷霆一样轰鸣,传出去老远老远了。
不多会,孙坚带着孙策和孙静打着马来到两军阵前与董守业相见。
董守业笑吟吟地看着对方,也不说话,手中握着一把好牌,也不怕对手能折腾出什么动静来。
接下来肯定就是商谈赌注以及俘虏的问题,谈判这种事儿,比的就是耐心,比的就是看谁先沉不住气。
作为谈判的一方沉不住气先亮底牌的肯定是占不着什么便宜,现在局面对于董守业有利,所以董守业不着急。
'小说网,!'
………………………………
第六十四章 赌注
孙坚没有抓到像董守业那样的好牌,麾下的大将还在对方的营中,生死不知,所以只能先开口看看对方会怎么样的狮子大开口,于是开口说道:“董将军,我军的黄盖被贵军的典韦擒住,不知将军如何才肯将黄盖放回?”
说完也是心中一苦,万万没有想到黄盖竟然败得那么惨,对方的大将典韦武艺竟然是如此地强悍。
董守业却是不慌不忙,也没有正面回答孙坚的问题,反而问道:“不知孙叔父是否还记得你我二人在昨日约定的赌注?”
孙坚答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董将军放心,赌注当然有效。”现在的孙坚在这几日可是领教了董守业的狡猾,可不愿意跟对面的这只小狐狸攀什么交情,要是相信对面的这家伙,那跟相信母猪可以上树没有区别。
董守业见孙坚承认赌注,便继续问道:“那孙叔父准备何时兑现赌注啊?”
说完便是老神在在地看着孙坚,看看对方如何说法。
孙坚有点不耐烦了,老子也是有头有脸的人,难道还能赖账不成,于是口中说道:“赌注一事我孙某人自然是不会赖账,现在既然已经见面,不如将俘虏一事一并商谈,这样也节约一些时间。不知董将军意下如何?”
董守业这厮却是不理会孙坚的话,不紧不慢地说道:“孙叔父此言差矣,正所谓有一事了一事,赌注与俘虏是一码归一码,毫不相干。咱们不如先把赌注这件事了结之后,再来谈谈关于黄将军的事儿。”
孙坚现在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毕竟有“把柄”握在对方的手中呢。无奈道:“那好,咱们现在就兑现赌注,来人,将那赌注的马匹赶上来?”
说完后面的孙静向己方阵营中挥了挥手,不多一会儿,便有十几个人骑在马上,并没有携带武器,只带着马鞭,将五百匹马往两军阵前赶。
董守业见状也是毫不客气,道了一声:“叔父真乃诚信人也!”
后面的张辽也是向后挥了挥手,上来一些人,过来清点交接马匹。
过了一段时间,两方的赌注已经交接完了,五百匹马一匹不少地被押回董守业的营中。
这时候孙坚再次出声说道:“董将军,现在五百匹上好的军马已经被赶到将军的营中,那现在可以谈谈俘虏的事儿了吧!”
董守业不由得在心中暗自腹诽了一句:“去你妹的上好的军马,你以为哥们儿的眼睛是瞎的的啊,弄了五百匹驽马来冒充上好的军马,还望称什么君子。”
口中却说道:“孙叔父真是一个爽快人,不知道叔父想怎么解决此事?”
其实这倒是董守业误会孙坚了,孙坚拿出的五百匹马虽然在其军中说不上是什么好马,但是也绝对是军马,不是只能拉车耕地的驽马。
现在的孙坚和袁术根本就没有什么购买战马的好渠道,所以马匹不多,马匹的质量更差。
董守业有其老子董卓的支持,董卓在西凉可以呼风唤雨,购买马匹或者是获得马匹自然是非常容易,其麾下的战马都是上等的西凉战马、大宛马等等优秀的品种。
这也是董守业这等富二代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家手中良马无数,自然就理解不了孙坚找不到好马的痛。
孙坚见董守业已经松口,便接着说道:“不知董将军想要孙某花费什么样的代价,才能将黄盖放回?”
董守业还是没有正面回答反而说道:“代价什么的谈不上,对于小侄而言,这些不过是身外之物,只要叔父高兴,就算一分钱不花,凭借你我两家的交情,小侄也可以将黄将军放回。”
孙坚一听,暗骂了一声:“这小狐狸真是难缠之极啊!”
口中却是接着说道:“董将军客气了,战阵之上,各为其主,怎能以私情坏公义,私交归私交,应该私下里谈私交才是。”
董守业一听,赶忙向孙坚施了一礼,口中说道:“孙叔父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