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以证明张辽的超凡能力。可以预见将来巅峰时期的张辽绝对是要超过现在的孙坚的。
此时典韦却出声说道:“公子,现在的孙坚是其武力的巅峰时期,文远将军还很年轻,有很长的路要走,公子应该有耐心才是!”
董守业闻言一愣,顿时反应过来了,原来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董守业虽然是是从名师,眼里非凡,但生死间的厮杀经验毕竟是非常少,所以在很多方面反倒是不如经历过无数次生死厮杀的典韦,以及在西凉混迹多年的贾诩。
这时,典韦又说道:“公子,在俺老典看来,文远将军与孙坚此战恐怕多数是平局,若是一定要分出个胜负,恐怕多半也是两败俱伤。请公子三思。”
董守业听罢,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二哥与本公子义结生死,怎能让他受到丝毫闪失,自当以二哥为重。军师,此事该如何是好,是否可以派人上前分开战阵中的二人。”
贾诩答道:“此事不妥,若是我军派人上前分开二人,则必须派遣一武艺高强的大将,孙坚军中恐生误会,误以为我军欲与文远将军夹击孙坚,害其性命,如此文远将军只怕是有所闪失。依贾某之见,此事不如如此如此。”
董守业听罢,大喜不已,然后招来宋果到身边吩咐一番,宋果领命而去。
而此时的张辽与孙坚还是在场中酣战,二人已经打了近二百回合,依旧是不分胜负,战意盎然。然而久战之下,双方俱是体力消耗巨大,有所疲惫。其各自的出招速度对比刚刚开始时也显得略微迟滞。
此时孙坚在马上,将古锭刀高高举起,然后大力劈向张辽。只见张辽也不惊慌,沉着不已,运起黄龙钩镰刀,舞出一团又一团的无数个刀花,刀头随着刀花的舞动,不断地向前移动,与劈来的古锭刀交锋,刀花舞成圆弧形,一圈一圈地颤动,每颤动一次,古锭刀的力道便被卸去一分。当古锭刀上的力道几乎被卸尽之后,张辽将手中的黄龙钩镰刀刀锋一转,刀刃前推,切向孙坚握住古锭刀的双手。孙坚见状将手中的古锭刀翻转一圈,反手紧紧握住,古锭刀架住黄龙钩镰刀。
两把大刀架在一起,胶着在块儿,紧紧抵住对方,二将开始在马上较力。
此时董守业军中忽然一骑而出,向战阵冲了过来。
孙坚军中孙静原本正在观看自家兄长与敌将张辽之间的龙争虎斗,每当场中的二人战到紧要之处,孙静都不禁地为自己的兄长捏一把汗。
此时的孙静见到地方阵营中,有人冲出,看样子像是要与敌将张辽一起夹攻兄长,顿时一腔怒火,喷涌而出,吩咐大战之后的孙策,以及自己的长子孙晟,照看好部队,然后,立刻飞身而出,撩起兵器,向战阵之中冲去。
此时的孙静上马之后,自然是手握兵器,紧紧地盯着西凉军军中刚刚上场的敌将,这时才发现,原来对方并没有带什么兵器,只是双手举着一杆三米左右的大旗,旗子随风招展,上面的字迹看的不是很清楚,仔细地看了看,应该是一个斗大的“平”字。
看样子并没有什么敌意,应该是上来商谈此战的结果的。此时的孙静心中却不由自主地闪过一个念头,是否要趁机杀了来将,然后与二哥孙坚一起击杀张辽。
只见此时的宋果,骑着战马,扛着大旗,在距离交战中的张辽与孙坚二人月三十米的地方停住,然后止住坐骑,不再向前,又双手运力,挥舞起手中的大旗,示意己方并没有敌意。
只见大旗上斗大的“平”字迎风招展,宋果喊道:“孙将军,此战我家公子以为可以以平局收场,避免两败俱伤,不知孙将军意下如何?”
'小说网,!'
………………………………
第五十七章 各自防备
此时正在交战的张辽与孙坚二人,见到双方各自来了一将,西凉军这边又是要求将此战判定为平局。于是各自收回力道与兵器,缓缓向己方来将靠拢。
张辽看到自家三弟派人前来,也是猜到了自家三弟的用意,自身虽然是自忖可以保持不败,但也没有战胜孙坚的把握,于是也不辜负自家三弟的一番好意,驱使坐骑慢慢后腿几步,又看到来将并没有带着武器,便立于宋果的前方,万一对方不怀好意,自己也可以在前方挡住,掩护来将后撤。
坐骑止住之后,张辽也是在马上喘着粗气,略微歇息一下,调整自身的状态,身下的坐骑也是两个鼻孔冒着白烟儿。
而孙坚这边跟张辽的举动差不多,也是稍微往后撤了一点,与己方将领靠近。
此时的孙静却是觉得有机可乘,用眼神示意自己的二哥孙坚,趁着对方来将手中没有兵器这个大好机会,先下手为强,趁机击杀敌方二将。
孙坚与孙静是一奶同胞,亲生兄弟,对于自己弟弟眼神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自然是十分清楚。
不过,这孙坚却是个君子,不愿意乘人之危,于是用眼神止住自己的三弟。对此,孙静也是郁闷不已,不过还是遵从自己二哥的命令。
孙坚虽然久战疲惫,但是依然感觉敏锐,其隐隐觉得,对方扛着的大旗的旗杆有点怪怪的,具体怪在什么地方,自己一时之间却是有点想不出来。
其实,孙坚的感觉真的非常敏锐,宋果手中的旗杆是真的有问题。
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董守业虽然是关心自己的结义兄弟,想要以平局收场,又怕带着兵器引其地方误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与老狐狸贾诩定计的时候,让宋果拿着一根没有什么攻击力的大旗。
而这大旗的旗杆却不是一般的木头棍棒,而是一根马槊的槊杆,其长度也在三米左右,正好可以拿来冒充旗杆,一般人也看不出来。这个槊杆已经基本成型,就差没有装上槊锋了。
拿着槊杆的宋果跟拿着一根三米长的熟铜棍或者是铁棍没有任何区别,这玩意儿看上去像个木棍,其实是一个大杀器,一棍上去就是脑袋开花,跟拿着一把长枪或者是长戟没有任何区别。
由此可见董守业与贾诩的狡猾之处。关于马槊的问题以后的章节会有更加详细具体的表述。
此时孙坚与张辽看到眼下的情况,也知道这场战斗是分不出什么胜负了,要是强行分出胜负,那可能直接造成双方提前决战,于是各自也有了接受平局这一结果的心思。
孙坚率先开口道:“张文远将军年轻有为,武艺高强,本将于是不能取胜,既然贵方认为此战是平局,我方也无异议,愿意接受。不过文远将军今日之勇武让本将大开眼界,佩服不已,十分心折。”
张辽见对方十分地有礼貌,对自己说着这么多的客气话,当下也出声说道:“承蒙孙破虏将军夸奖,若不是孙将军手下留情,张辽安置于如此。”
说罢,二人各自在马上大笑一番,然后与己方来将各自退回己方阵营。
张辽与宋果二人回营之后,董守业阵前相迎,见到张辽战平孙坚,自身又没有受到什么损伤,大家都是欢天喜地,高兴不已。
董守业与张辽也不多说什么,便让其尽快安排休息,大战过后的张辽全身大汗,浑身的征袍铠甲都已经是湿透了,衣服上都能拧出水来。
此时天色已晚,夕阳西下,马上天就要黑了。若是再来一场像华雄战孙策,张辽战孙坚那样超过一百回合的战斗的话,时间就不够了,只能是挑灯夜战。
董守业见状,觉得也没有什么必要来个挑灯夜战,便派个传令使,去告知孙坚军己方的意思,不多久传令使回军禀报董守业对方并无异议,于是双方各自带着人马撤退。
董守业与贾诩等人商议晚上如何安排营寨的防守。
董守业有些担心孙坚会有点不安分,便向贾诩问道:“军师,依你之见,今晚孙坚军是否可能会来夜袭我军大营?”
贾诩想了想,说道:“公子,此事应该不会,孙坚在白天的斗将中一胜一平,局面占优,其士气正旺,没有什么必要冒些风险来夜袭,双方已然大战一场,虽然对方占优,但是我军实力对方也是有所了解,肯定不敢轻举妄动。而且我军白天有所失利,对方会以为我军要找回场子,反倒会担忧我军夜晚袭击对方的大营。”
董守业听罢,想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军师言之有理,此番孙坚应该不会大举夜袭,即便如此,我等也需做好防备。咱们不妨给对方布置一些陷阱,静等着他们来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