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董卓之子-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的军事生涯,但独当一面的机会却是比较少。

    因此二人都是不错的选择,此次的战斗任务不重,只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即可,由此暗示董守业应该多多历练一下张辽。因此总的来说就是虽然李傕很适合,但是应该多多历练张辽,让其能够尽快成长,尽快成为可以替董守业独当一面的一方将领。

    董守业既然听出贾诩话中的意思,也就毫不迟疑地说道:“那就让二哥带兵走一趟吧!”

    贾诩笑了笑,就要出声去叫传令兵。却被董守业拉住。

    只听董守业对贾诩说道:“军师,此事不急,那孙坚曾经与我父亲共同在西凉战场上并肩作战,也算是本公子的长辈,于情于礼,本公子也因该做书一封,问候一下,聊表一下作为子侄晚辈的孝心!”

    贾诩看到董守业不怀好意的样子,可不会认为自家公子会有那个心情,于是出声问道:“公子想要戏耍一下孙坚?”

    董守业笑了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继续跪坐在案几旁边,低下头开始思索。

    贾诩见到这个情形也是十分无语,没想到自家公子作为一方统帅,却仍旧是如此顽皮,童心未泯。不过想想也就释怀,毕竟是才十九岁的人,年纪轻轻,尚未及冠,年少轻狂,难免会有一些轻率之举。不过这也是件好事,也能看到自家公子的真性情。若是年纪轻轻的城府颇深,整日阴森深沉,那对于作为臣下的自己可也不会是件好事。当下也不出言反对。

    董守业在案几旁跪坐一会儿,站起来拿起纸笔,挥墨泼毫,提笔给孙坚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晚辈董白上告乌程侯、破虏将军、孙豫州钧鉴:

    近日常闻坊中流言,孙豫州与鲁阳聚众数万,欲有北上攻占洛阳,侵犯帝阙之意,此乃何故?

    家父常言叔父生性阔达,并有奇节,勇武深谋,年少只身破贼,崭露头角,黄巾之役,不辞劳苦,随朱河南南征北讨,声名远扬。西凉羌胡叛乱,勇于建言,巧设良谋,有一举平叛之远见,无奈周慎怯弱,不能听从忠言,采纳良谋而果断进击,从而坐失平定羌胡叛乱之良机。长沙区星叛乱,朝廷拜叔父为长沙太守,前往征讨。听闻叔父到达长沙之后,检选循吏,使之治民,善于用人而远近贤达归附。筹谋平叛,分工明确,叔父讨贼,郡吏治政。然后率领将士,谋划方略,不出一月,击破区星。时零陵周朝、桂林郭石各聚乱兵与区星呼应,于是跨越州郡,越境讨贼,三郡有此平定、秩序井然。

    前日袁南阳奏请叔父为破虏将军、豫州刺史。朝中皆以为此举不可,言叔父擅自领兵聚众,心怀异志,又跨州越界,一路北上,先后袭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杀害朝廷命官,似有不臣之举,如此将至朝廷威严与何地。朝廷命官之生死,唯有天子之命方可裁决,叔父一郡太守,岂敢行天使之举。故满朝公卿尽皆出言反对叔父主政豫州之事,当时我父以曾与叔父故交于西凉,了解叔父之为人秉性,向天子建言,此中必有曲折,叔父必有苦衷,言王睿、张咨自诩名门高士一向轻视武人。且叔父文韬武略不凡,眼下州郡不平,叔父主政豫州必能安定一方,还一州太平,天子以为然,故叔父为破虏将军、豫州刺史之事遂成。

    观叔父多年所作所为,皆是大汉忠臣也!为大汉征讨叛乱,效力国家之举,不可胜数。如今正值天下混乱之际,叔父不思匡扶社稷,报效天子,反而自恃兵强马壮,聚一干乌合之众,欲攻占洛阳,侵犯帝阙,如此岂不是将之天子之恩德抛之脑后。洛阳,乃大汉帝都,京畿重地,叔父不过一州刺史,岂能擅自占据。此举必为国家再添**,为祸一方,若天下诸侯人人效仿,岂不是天下大乱。如此叔父有何面目敢自称大汉忠臣邪?此一叛臣耳!

    白窃以为此举不妥,望叔父能够改邪归正,遣散贼众,使国家复归安宁。若叔父冥顽不灵,死不悔改,难收叛逆之举,那你我叔侄二人唯有刀兵相见,对垒沙场,一决胜负,如此岂不是辜负家父之一番美意。若叔父自恃兵强马壮,不妨引兵来攻。

    今白领王师数万,屯于梁东,静等叔父,或斗将、或斗兵、或斗阵,任凭叔父喜好!

    ps:好久没有求鲜花,求评论,求收藏,求打赏了,今天来一发,希望大家踊跃支持'小说网,!'
………………………………

第四十二章 试探(二)

    写完之后,待墨迹晾干,折叠成条,放在信封之内,用火漆封好,然后,招来一个传令,对其说道:“让二哥到中军大帐来见本公子,就说有要事商议。”

    传令兵唱了个“诺”,依令而行。

    不多久,张辽便暂时搁置手中的事务,风风火火地前来。

    进入中军大帐内之后,开口便道:“三弟,你找我何事,我正领着那一帮兔崽子们在练习剑术呢?”所谓练习剑术便是前文中曾经说过的,董守业曾经拨给张辽一批斩马剑,需要演练战法之故。

    抬头一看,发现军师贾诩也在,顿时面色一囧,然后立刻屈膝抱拳,改口说道:“末将张辽,见过元帅,见过军师。”

    原来,张辽以为帐内只有董守业一人,找自己来是一些私事,或者是一些琐碎小事,兄弟之间商议一下便可以解决的。没想到,军师贾诩也在,看来是要有公事,有大事了。当下觉得自己有些失态,这才慌忙改口。

    在徐晃、张辽看来,自家三弟年纪较轻而身兼重任,若是自己自恃年长,在众人面前“三弟长”、“三弟短”地叫着,岂不是有损自家三弟的威严,这才有了眼前这一幕。

    董守业也不在意,笑了笑,赶忙上前扶起自己的二哥,贾诩也是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也是笑吟吟地看着张辽,没有插话,况且人家兄弟之间爱怎么叫就怎么叫,谁也管不着。

    张辽讪讪地笑了笑,见自家三弟来扶自己,于是站起身来,站在一旁。

    董守业转身回到主帅的位置之后,开口说道:“二哥,刚刚探马前来汇报,孙坚军的先锋离咱们已经不足百里,小弟与军师商议,决定让你领着兵马,上前迎接一番。”

    说完便笑吟吟地看着张辽。

    张辽肯定也不会真的是什么迎接,肯定是让自己前去攻击其前锋,挫灭一下敌人的锐气,于是开口说道:“末将一定不负元帅与军师厚望,保证得胜归来。”

    贾诩开口道:“此行不过是试探之举,孙坚肯定有所防备,若是有机会就果断出击,若是时机不当,也不必勉强,退回即可。”

    张辽答道:“此事末将已经理会,请元帅与军师放心。不知其先锋有多少人马?”

    董守业答道:“五千左右。”

    张辽一听,立刻抱拳说道:“末将即可率领本部一校骑兵(二千五百骑兵),去挫一搓敌人的锐气。”

    张辽最近一直率领麾下将士苦练骑兵的战法、战术,而且其出身并州,从年少时起便与北疆的羌胡、匈奴作战,一身马上功夫了得,擅长统领骑兵,自从董守业为其部队列装了斩马剑之后,更是精心钻研适合斩马剑的战术,此时已经是略有所得,正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董守业点点头,拿出一枚令箭,递给张辽,又拿起案几上的书信,递给张辽,然后又叮嘱了几句。

    ****却说张辽从董守业那儿接了令箭,领到作战命令之后,毫不耽搁,立刻点了人马,出了营寨。这段时间战士们也都是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就可以大战一番。所以在张辽整兵之时,部队快速集结,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二千五百名骑兵以张辽为箭头,鱼贯而出。

    等到张辽带着人马赶到梁县以东发现孙坚的先锋部队的时候。

    其先锋部队却是刚刚渡度过汝水不久,正在严阵以待地收拾着辎重,正是利用浮桥渡河。

    张辽心中暗道可惜,多么好的机会,要是自己能够早到半个时辰,趁着孙坚先锋渡河一半儿的时候,自己引兵突然袭击,孙坚的先锋必定是慌乱不已,大肆溃败,自己也是大功到手,丝毫不费吹灰之力。

    眼下既然敌人已经全部渡过汝水,张辽想要趁乱袭击已然是没有机会了。

    于是,张辽只能先收回哨探,将部队先行隐藏起来,另寻良机。

    等到孙坚先锋收拾完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之后,是继续上路。

    大旗上写的是一个“程”字,张辽估摸着孙坚军的先锋应该是孙坚麾下的大将程普。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