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让顿时躬下身子,眼中闪过一道寒光,道:“禀陛下,此事该当如何全赖陛下做主,小人只是伺候陛下的奴婢,怎能参与军国大事。然而有一事却不得不禀告陛下。奴婢听闻袁将军上任司隶校尉一职,朝中很多大臣都送礼恭贺,就连边远地区都有人送来重礼道贺。唯有这个河东太守董卓没有给袁将军送过什么礼物。”
“朕还以为你是真的操劳国事,谁知竟是如此龌蹉之由。还不给朕滚出宫去。”汉灵帝听完大怒,妈的,还以为你真的只是想打压寒门呢,感情是没事找事公报私仇啊,还居然跑来打搅朕的兴致。是可忍孰不可忍!
袁绍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狠狠地瞪了张让一眼,只得灰溜溜的退下。
其实袁绍并非是因为董卓不给他送礼就要暗算董卓的。他袁家四世三公,岂会在乎一点贺礼。只因为之前袁绍的弟弟袁术上任汝南太守时董卓送去了贺礼,如今自己上任司隶校尉,是他董卓的顶头上司,董卓却不做任何表示。
这袁绍和袁术俱是当今司徒袁逢之子,然袁绍虽是长子却是庶出,身为嫡子的袁术也一直看不起袁绍这个哥哥。
可是董卓给袁术送礼不给袁绍送,这不是说袁绍不如袁术么?袁绍怎能忍受呢,这才借机对董卓下手。不想赔了夫人又折兵。
其实袁绍是冤枉董卓了,后世谁都知道袁绍虽然也失败了,但是却比袁术强多了。只是给袁术送礼那是前任董卓让李儒干的,如今的董卓身为解放军前特种部队军官,又怎会送礼行贿呢?更何况家产都交给天子了,哪有钱给你袁绍送礼。
皇宫御花园这边,待袁绍离开后,灵帝对着张让道:“让父,如今你看这董卓该如何处置?”
张让暗自寻思,如今何进当了大将军,手下网罗了像袁绍一般士族之人。外戚和宦官集团的战争又要开始了,董卓身为河东郡太守,驻守京畿,此次不如笼络一番,也好加强己方实力。
待他盘算完毕,这才回道:“禀陛下,奴婢以为董卓之前虽然讨贼不胜,然其并未尝败绩。前不久老奴还听说董卓在牢中勤读诗书、苦练武艺。此番又出榜纳贤以练士卒来拱卫京师,可见其定是大汉忠良之臣。老奴以为,应当重赏董卓,以表其衷心,彰显陛下圣德!”
“让父此言有理,就按让父所言,重赏董卓。派出使者前去传旨,赐董卓金千两,锦缎千匹,宝马十匹。加封关内侯。”汉灵帝将旁边宫女送到嘴边的酒一饮而尽,然后说道。
“陛下圣明!奴婢这就去拟写诏书。”张让恰合时宜地称颂道,说完行了一礼便退下了。
洛阳城街市上,车如流水马如龙,景象非常。
“唉!你们听说了吗?那河东太守董卓董大人贴出榜书,要招贤纳士,不问门第,只凭才能。”“岂能不听说,我前段时间还听说这位董将军在牢中白日舞剑,夜读春秋呢!”“如此说来,这位董将军倒真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呐!”“这就不清楚了,只是听说这董将军非常地善待士卒,亲如兄弟。”
……
洛阳城内一处酒肆,人们议论纷纷。
大将军府。
高大肥胖的大将军何进正坐在富丽堂皇的大厅中,周边一众侍婢伺候着,一边听着自己弟弟骠骑将军何苗的汇报。想他屠户出身,如今却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由就得意洋洋。
“如此说来这董卓还是个有点本事的人,到时候你给他拉拢一下,将他拉到我们这边来。”
待何苗说完半天后,何进这才漫不经心的说道。
车骑将军府。
“义真兄,依你之见,这董卓是何居心?”一个满面胡须中年男子问道,他是朱儁,平定黄巾起义的功臣之一。
大堂上首主位上一个白发老者道:“依我看,董卓这是不甘寂寞,要借机扩充自己的势力了。”他是皇甫嵩,如今已年过知天命,身出将门的他可以说得上是如今大汉的国之梁柱。
河东郡安邑县,太守府。
“站住!你是什么人?”
一个身着黑色劲装的少年,腰间配着一把铁剑正欲跨进太守府大门。被看守的士卒挡住在门外。
………………………………
第十一章 高顺
董卓仔细打量坐在下首左侧的少年,他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俊朗的脸庞稍显稚嫩,身形并不高大,仅七尺有余,甚至身子略显单薄。
虽然看上去只像是普通的良家俊俏少年郎,但是董卓何许人也,堂堂前特种部队军官,什么样的兵没见过,一眼就能看出少年的与众不同。
他能看到少年眼睛里闪烁着的光芒,这种光芒,他在很多优秀的战士眼中都看到过。那是自信的眼神。
待下人奉上了茶水,这才问道:“不知阁下名姓,还望赐教。”
少年不卑不吭地回答道:“回禀董太守,高顺,表字玄道,并州人氏(注:高顺字号和籍贯皆为杜撰,望谅解)。”
董卓心头一颤,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高顺,老子没有听错吧,心中顿时狂喜,老子这下可是赚大了。
冷卓以前读三国要说因为早逝而感到惋惜的几个人里,高顺必须是一个,甚至是要排第一个的。
王粲《英雄记》: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短短百余字,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陷阵营作为三国汉末乃至三国时期最精锐的部队,没有之一,他的成就和高顺是完全分不开的。可以说是高顺一手缔造出来的也不为过。
如此良将,本来董卓还打算日后等吕布投到自己麾下之后将高顺从吕布手下挖过来。如今倒好,高顺自己送上门来了,董卓自然不肯能让他从自己手中再溜出去。
当下董卓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不知玄道如今贵庚几何?”
高顺闻言不由露出一丝苦笑,心中有些黯然,心道看来这个太守也是因自己年幼看不起自己啊。不由有些心虚地答道:“在下今年十六。”
董卓满意地点点头,又道:“不知玄道家中尚有何人,是否婚配否?”
高顺听到董卓的话后不由一愣,暗自寻思,他这是在问我家世如何,看来所谓不问出身只看才能也是骗人的了。可是他为何问我婚配与否呢?高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转念一想,大概是这个太守大人找茬子好打发自己吧。故此高顺面上颇有些怒意道:“在下自幼丧母,与父亲二人相依为命。三年前父亲病亡,小人葬父守孝三年。至今尚未婚配。
因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才遣散家中仆人,入世历练一番。这次经过河东,看见太守发出的榜书。家父常言,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才前来府上应征。”
董卓听得高顺话语,对高顺更加满意了。不由点头笑道:“很好很好!”
“太守此言何意?在下不甚明白。”高顺看着董卓面上的笑意,却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心中暗自绯腹,这位太守怎么回事?若是要赶我走不应该是这幅表情啊。这才不解地问道。
谁知董卓笑而不答。转而吩咐下人道:“还不快去准备一下,大堂设宴,老夫要宴请贵宾。将文正还有公盛等诸位将军他们都请来。”
等侍婢退下之后,董卓再次笑盈盈地对着高顺讲道:“不知玄道武艺如何?使得何种兵器?”
董卓确实想知道如今的高顺有多少本事,史书中提到高顺本就不多,更没有记载高顺的武艺了。《三国演义》中倒是提过,高顺与夏侯惇单挑,四五十回合便败下阵来,最后是曹性暗放冷箭射瞎夏侯惇左眼才能得胜的。然而那是演义,毕竟有很多的内容都是罗贯中杜撰的。
高顺听到董卓说要宴请宾客,才明白这太守大人并非是看不起自己。这才将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颇为自傲地说道:
“在下家父曾为县尉,小子自幼随家父习练武艺,研讨兵法。如今骑术颇为精熟,能左右开弓,左臂膂力二百斤,右臂膂力二百五十斤。使得一口五十斤的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