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某家董卓-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常自己没有本事,却又想要强行装十三的人,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搬出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来个狐假虎威,以表示自己有多么地厉害,比如,在董卓前世名震华夏的那句“我爸是李刚”,嚣张而又简单粗暴。

    现在,董璜就是这么做的。

    当然,并不是说董璜没有本事,想要强行装十三,董璜这么做,主要是想在众人心中更加衬托出董卓的高大形象而已,装十三那都是次要的,不是一句话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么,只要董卓的地位高了,他董璜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董卓自然明白董璜的想法是什么,也不推辞,如此在盖勋姜叙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好伺机将之收入麾下的机会又怎么能够错过呢?

    董卓面带笑容,神秘道:“自古以来天下大乱,主要原因不外乎一个字而已!”

    “呃?”

    众人无语了,董卓这么大的人了,居然还跟年轻人似的,有如此童心。

    盖勋立即开口,直截了当的说道:“董将军就不要卖关子了,大家都想听听你的高论呢,快些说吧。”

    盖勋之前因为董卓的那篇诗“登陈仓山”,以及董卓之后的话对董卓的印象大为改观,毕竟,一个人由好变坏容易,由坏变好可就难了,董卓能够从好变坏,又迷途知返,说明董卓的不但本质是好的,而且,他的个人学问也不能低,这一点从董卓的诗歌就能得到解释,因此,盖勋非常想知道董卓有什么不一样的言论。

    其他人也是纷纷催促,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穷!”董卓这才缓缓地吐出一个字,惜字如金。

    “穷?”

    众人疑惑不解,董卓的这个解释听着有道理,可似乎又缺点什么,让他们无法清晰明白地洞察开来。

    见众人迷惑,董卓这次也不再等众人追问,接着说道:“不错,就是‘穷’、‘穷途’、‘穷途末路’,天下动乱,乃是世人走到穷途末路之时,不得已才揭竿而起,昔时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就是因为戍边延期,按律当死罪,没有活路之下,才举事拼死一搏的,否则,就凭当年的陈胜吴广二人,想要造反,又有几人能响应呢。

    当今天下,官场混乱,朝野动荡,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地方官员又横征暴敛,百姓流离失所,毫无活路,这才有张角兄弟登高一呼,天下八州纷纷响应之势,数百万之众云集而影从,只是黄巾起义虽然响应者众多,却无多少才华出众之士,这才能够为朝廷和各地豪强所剿灭,此乃贫民之穷。

    此外,还有寒门之穷,寒门之人,大多身怀济世经国之才,胸有鸿鹄青云之志,想要在朝堂之上一展抱负,然而朝廷仕途一直为世家大族所把持,寒门之人只能居于微职小吏,或是老死于山野,终其一生英雄无用武之地,满腹才华,得不到施展,自然会对朝廷心怀不满。

    然而,这并非是最可怕的,贫民之穷,虽然声势浩大,但都不懂兵法,不通战阵,只知掠夺,皆是乌合之众;寒门之穷,虽然有满腹的才华,却无登高一呼之势,无人响应,自然不足为虑。然而,这二者结合起来,若是寒门之士的兵法韬略、治世才华与贫民的数百万之众结合起来,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之时,才是最为恐怖!”

    众人一听,顿时吓得冷汗直流,董卓说得很有道理,寒门和贫民的力量结合起来会有多大,他们都是知道的,当年高祖帝刘邦,正是在一群寒门和无数贫民的支持下,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从而建立了汉朝,可以说,汉朝就是一群下层的寒门子弟和贫民建立的。

    盖勋问道:“如此,我大汉江山危矣,董将军可有应对之策?”

    董卓扬声道:“要化解这个矛盾,却也不难,只需在天下大行改革,平均地权,开设科举即可。

    所谓平均地权,只要效仿当年王巨君,收天下之田为公田,以人口均分天下百姓,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买卖,围着重刑,贫民有了田地,人人衣食无忧,家家安居乐业,又有谁会造反呢?”

    其实这个世界上最容易满足的就是这些贫民百姓,他们每日勤恳劳作,所求不过三餐温饱,只是在如今的封建社会,连着最简单的要求都满足不了,上天对待他们,太过残忍与不公平了,为了活命,他们只能冒着性命之忧,去造反来寻求生路。

    “效仿王莽?”

    听到董卓公然提出这个禁忌之名,众人纷纷大惊,王莽是谁?那可是了结了西汉的主,董卓居然提出要效仿他,这可是大逆不道啊!

    “那开设科举又是什么?”盖勋赶紧转移话题的问道。

    “所谓开设科举,便是集天下所有士子与洛阳,通过层层的考试选拔,擢选最优者在朝为官。”

    “考什么内容?”这次却是皇甫坚寿开口问道。

    “经史子集,文章策略,治国方略,变法战阵,皆可以!”董卓云淡风轻的说着。

    “如此两策,怕是天下所有士族将会群起而攻之,变法之人也会不得善终?”盖勋皱着眉头说道,他出生世家,当然知道这么做的话会对世家大族的利益造成多大的所害,会引来多大的动静。

    所谓变法,又岂是那么简单的,实则是新旧两方势力利益的冲突,变法一派必定会损害旧派的利益,自然会引来强烈的反扑,先秦商鞅、吴起二人变法,最后皆因此而死。

    “大丈夫为国为民,有何惧一死乎!他日某家若执掌朝政,必然会在天下广推变法,解救天下苍生,个人生死,又算得了什么呢!”

    董卓走到山崖前,背负双手,扬声颂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第六十四章 凉州牧

    伴随着董卓的豪言壮语,他那山峦般的身躯散发出一股雄浑的,舍我其谁的气势。

    被董卓气势所摄的众人通体一震,齐齐拜服。

    “董将军有如此之志,我等自当追随,下官汉阳太守盖勋愿誓死追随董公,共安国家黎庶!”盖勋率先屈身,像董卓行礼拜道。

    “末将虎贲中郎将皇甫坚寿愿意誓死追随董公,鞍前马后,在所不辞!”皇甫坚寿同样屈身拜倒。

    “冀县姜叙拜见董公!愿随太守在董公帐下听候调遣!”姜叙单膝跪地,拱手拜道。

    “我等誓死追随主公,与主公共进退,同生死!”贾诩、卫觊、董璜再次起誓拜倒,大表忠心。

    董卓不想,一个陈仓山之游,竟然会让他有如此巨大收获,心中大喜。

    盖勋身为汉阳太守,一方封疆大吏,是第一个加入董卓集团的地方大员,虽然并未以董卓为主君,但毕竟以后都是船上的人了,只能共同进退。

    虎贲中郎将皇甫坚寿的投诚,对董卓而言,意义不同凡响,皇甫坚寿出生将门,名将世家,其兵法韬略无不精通,兼之其性格质朴刚毅,乃上将之才。

    前番分兵三路进军陇西、北地、安定三郡,其实最好的选择就是派出皇甫坚寿独领一军前往安定,皇甫家本是安定望族,有此人领军,安定士族自然纷纷响应,能够最快地、最牢固地将安定掌控在手中。

    只是此人先前并非董卓心腹,董卓自然不可能派他去的,万一他对董卓日后产生不满,不但安定郡董卓没法拿到手中,还得搭上两万大军,这对董卓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因此董卓将其留在身边,想着慢慢收服,果然,这会儿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实,皇甫坚寿一直对董卓怀有好感,只是碍于身份,无法太过表露出来,此刻被董卓凌云壮志所感,激得他满腔热血沸腾,直接跟着盖勋向董卓投诚,若非他是皇甫嵩之子,不能轻易的拜董卓为主君,以皇甫坚寿倔强的性格,或许直接会称董卓为“主公”吧!

    贾诩这个老狐狸,虽然认了董卓为主公,也是死心塌地地跟着董卓,可是让他与董卓同生共死可就难了吧!真要到董卓倒台的时候,贾诩绝对是会先给自己设好退路的。

    如今贾诩公然表示要与董卓同进退,共生死了,那就表明,董卓已经彻底将这个毒士折服了。

    还有姜叙,作为凉州的青年俊杰,姜叙有很大的影响力的,而且他的那些挚友,都是难得的人才,董卓又怎会放过呢!

    一一扶起眼前的几人,董卓豪迈地说道:“好!从今以后,我们共同进退,一起为了匡扶社稷,拯救天下黎明百姓而奋斗,绝不因对手的威胁恫吓而退缩分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