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某家董卓-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

    徐荣自然知道河内郡的重要性,如今天下乱势已起,农民起义不止,世家豪强趁势崛起,大汉江山如昔日大秦帝国一样处在风雨飘摇中,岌岌可危。

    徐荣也知道董卓又在这乱世之中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而乱世之中,不论是争霸天下,还是割据一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口与土地。

    有了人口,就有了生产力和兵源;有了城池土地,则可以生产粮食,供养百姓和军队。

    河内郡有八十万人口,这是多么可观的一个数字。要知道,如今董卓治下,西凉就算加上羌人,也不过七八十万人口,并州只有五六十人,华雄镇守的右扶风也就四五十万人口,他自己镇守的河东是董卓的麾下人口最多的一个郡,可那也不过是五十多万。

    若是董卓治下再添加河内的八十万人口,对董卓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只是徐荣碍于河内郡太守是大将军何进的心腹,此时董卓与何进处在甜蜜期,他也不敢轻举妄动,故此只是在河东训练士卒,严加防守白波军再次卷土重来。

    此时董璜说匈奴左贤王于夫罗屯兵河内,欲与白波贼勾结起来攻掠河内河东等郡县,徐荣就知道,机会来了。

    “这消息可靠吗?”

    虽然明知道董卓让董璜亲自送来的消息,不可能出现错漏的,可是徐荣还是想要确认一番。

    因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

    “此事千真万确,消息来自左贤王之子刘豹,公盛将军勿疑!”

    董璜倒也不恼,此事干系重大,徐荣谨慎小心也是正常的,换了他也同样如此。

    他可知道董卓对这次的心动计划有多么的看重。

    那日自刘豹口中得知左贤王于夫罗领兵滞留在河内,意图勾结白波军攻掠河内等地的时候,董卓虽然不能准确无误的判断刘豹之言的真假,可是机会却也难得,若是能够击败于夫罗,让刘豹统领其父麾下的部众,对董卓来说,荡平并州北部匈奴的叛乱就轻松多了,董卓自然心动。

    而次日,董卓收到了洛阳李儒传来的密信,李儒建立的情报组织已经初具规模,势力已经扩散到了京畿地区各郡。而于夫罗勾结白波军的消息被李儒麾下的密探查知,李儒便传信给董卓,建议董卓顺手牵羊,趁此机会,能够一举吞并河内郡十八县。

    董璜又道,“公盛将军放心,文正兄长已经在洛阳安排好了,只要公盛将军向朝廷上表,称缴获了左贤王于夫罗与白波军统帅杨奉暗中谋逆的信件,到时候,公盛将军便可堂而皇之的出兵河内了。”

    徐荣颌首叹道,“此计甚妙!”


………………………………

第二十三章 雁门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

    “公让,此番我等抢劫……哦…不对…应该是募捐,此番我等募捐所得有几何?”

    董卓看着眼前的温恕,堆满横肉的脸上笑颜如花,他第一次觉得,抢劫的感觉是这么爽,难怪历史上的董卓那么喜欢抢劫,而且喜欢抢那些达官显宦家中的钱财。

    董卓感觉,他有些喜欢上这种抢劫的事业了。

    “回禀主公,此番我州牧府共筹得军费一百五十三万前,粮草一百零七万石。”

    温恕脸上同样带着笑意,敲诈世家门阀的主意是他向董卓出的,作为世家出身的他,自然知道哪些世家大族家中究竟积累了多少财富,粮食不易贮藏,世家囤积的还能少一些,但是金铜钱币之类的财货,可以长时间贮藏,几百年下来,像王家这样的世家积累的财富不可想象,他们所捐的那些,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可纵使如此,也够那些世家疼痛一阵的了。

    要是并州的世家豪强知道是他给董卓出的主意,非得活扒了他不可。

    如今温恕可以说的上是和董卓一条船上的人了,摆在他只有两条路,要么从此跟着董卓,一条道走到黑;要么急流勇退,就此泛舟五湖,再也不问世间之事。

    显然,温恕并不甘心就这么退隐山林,他有抱负,他想要济世苍生,所以,他要将董卓推到高山之巅,去实现自己是太平盛世的梦想。

    “喝,我的乖乖!”

    李肃倒吸一口冷气,他实在有些震惊,这也太恐怖了吧。

    董卓同样有些心颤,好家伙,这么多钱粮,抵得上凉州十郡好几年的税赋了。

    这感觉,真爽!

    董卓觉得,以后得要多多发挥我党的光荣传统——打土豪。

    倒是一旁的小马超撇撇嘴,露出一丝不屑的表情。

    马超对于这些钱粮什么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他在意的,是最近这些天董卓抓着他一直让他批阅文案的事,他是正的不喜欢啊!

    “李肃,你明天组织一队人马,拿着账单负责将各大家族捐献的钱粮安全护送到府库,记住,粮食不得缺少一粒,钱币不得缺少一个铜子,否则,某家拿你是问!”

    毕竟是一笔数字庞大的钱粮,事关重大,为了防止那些世家的人使一些小心思,董卓不得不做出一些防护措施,万一那些家伙给你来一个劫匪出来,那董卓也不好说理去。

    事实上,是董卓想多了。

    那些世家之人虽然是非自愿捐献的钱粮,可是既然都已经说出口了,也不会为了那些钱粮而惹怒董卓的。

    他们心中都有一杆秤,称的清楚的呢!

    当然,也是有人动小心眼的,将一些堆积的年成比较长的发霉的粮食和生锈的钱币捐给了董卓,比如并州第三家族的祁氏,不过这只是少数,董卓也就让温恕将这些人记了下来,等着秋后算账。

    至于粮食,自然不能拿给将士们的,挑稍微好一点的用来赈济灾民。

    世道就是这么混蛋,将万物当作蝼蚁。

    本来那些灾民生逢乱世,惨遭横祸,家破人亡,被迫沦落他乡,就已经够倒霉的了,可是还是要遭受他乡豪强与地痞流氓的欺凌,甚至就连一心救济他们这些难民的董卓,也只能拿那些不好的粮食给他们。

    这又是何等的悲哀。

    而不得不夸一句的是,那些世家豪强的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那些世家大族答应捐献给董卓的钱粮全部都到位了。

    留下温恕、张绣、以及刚来没几天的杜畿驻守太原,董卓自己领着一千士卒押着二十万粮草,奔赴雁门前线。

    随行的有马超、李肃、以及徐江。

    ++++++++++++++++++++++++++++++++++++++++++++++++++++++++++++++++++++++++++++++++++++++++++++++++++++

    雁门郡,马邑城!

    雁门太守丁原的临时住所,丁原正瞅着一张地图,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

    “将军!”

    一道急促的声音,伴随着同样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丁原放下手中的羊皮地图,抬眼看去,只见一个八尺高的青年将领阔步走了进来。

    “文远?发生什么事了?”

    看着眼前的偏偏英武的青年,丁原露出一丝笑意。

    眼前这个年仅十七岁的青年,乃是丁原麾下的从事,姓张名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

    这张辽本是聂壹的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张辽武艺出众,有勇有谋,少年时便已举为郡吏。雁门太守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又召其为从事。

    张辽铁青着脸,朝丁原拱手行了一礼,而后说道,“宣高将军回来了,就在门外。”

    “宣高?本太守不是让他驻守武州城么,他怎么擅自回来了?”

    丁原沉下了脸,心中有些恼火。

    这臧霸是丁原从泰山老家带来的,从十三岁起就一直跟随着丁原,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丁原对其可是寄予厚望。

    之前丁原派遣臧霸领兵驻守武州,以抵御匈奴,可是臧霸此时竟然擅离职守,这让丁原很生气,万一匈奴人趁着臧霸不在的时候攻破武州怎么办?

    “让他进来,若是没有要事,本太守必定重罚!”

    张辽闻言,苦笑一声,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忍住了,转身出门去叫臧霸了。

    臧霸一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