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月五号,镇西邓财东家小儿子被绑票花了一千大洋才赎回来。”
“吕局长,我说的没有错吧!”拿起一张纸,读了最近的几条后杜焱盯着吕局长说道:“这就是你们说的挺太平!”
“这、这……”吕局长吞吞吐吐的说道。
“光华老弟,这些小股土匪防不胜防啊!”见吕局长窘迫,朱启贵忙解围道。
“小股土匪,或许吧!”杜焱又拿出另一张纸念叨:“八月十二,八里沟被土匪洗劫一空,全村死伤三百多人;九月十八,东庙镇被攻破,镇上头面人物十余人被绑票;十月底,沂水县被土匪围攻,城关镇被焚烧殆尽,损失巨万……”
“这是小股土匪?”杜焱扬了扬手中的纸说道:“诸位,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啊!”
“光华,你多虑了!”朱启贵站了起来豪气的说道:“老子一个连的人马也不是吃素的,还有临朐、益都都驻扎大军,数日就可以来援!”
“朱连长勇气可嘉,可你一个连也不过几十人,这沂山内外的土匪不下万人!“杜焱冲着朱启贵笑了笑赞许的说道:“至于援军更不用指望了,张大帅要和南方民党打仗,各地都在集结大军,朱连长的这个连不被调走就不错了!”
“咱们镇上民团也有几百人,应付应付土匪也勉强吧。”张四友犹豫一下询问着说道。
“现在的民团不顶用!”杜焱毫不客气就顶了回去。
“又是临时召集,一个月练不了几次,还相当的分散,至于武器装备就更差了。”杜焱又嚣张的说道:“我杜家三十家丁一个回合就能冲垮他们。”
“可以说咱们大关镇时刻处于危险之中!”杜焱环视众人说道:“近日就有几股土匪的探子在镇外转悠,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
接下来众人就小声的议论起来,也提了几个建议,只是不太靠谱,就众人否决掉了。
“光华,你就别为难咱们,有什么好的提议就直说吧!”镇长张四友带头说道:“我张四友一定鼎力支持!”
“是啊,光华你就别藏着掖着了。”朱启贵急吼吼的说道:“大伙一定支持你。”
“我们定以杜少爷马首是瞻!”众人纷纷说道。
“既然诸位抬爱我就抛砖引玉了。”杜焱使了个眼色,袁四、汪东楼就从杜焱手中拿出一叠资料给众人纷纷下去。
《关于加强大关镇防务的建议》这份杜焱结合或明或暗情报花了两夜赶快来的材料就发到众人手里。
“好!”
“真是有理有据啊!”
“沂山上的土匪居然怎么强!”
…………
这份建议书,有理有据甚至还简单的画了草图,看起一目了然,数据虽然不一定准但很翔实。
“民团常备化,光第一期就要150人,这粮饷不是小数目吧!”商会的林掌柜率先质疑道。
“这没有多大问题,原本商会的商团裁撤掉并入民团,杜家也出十人入民团,这样就解决九十人的粮饷,多出来的五六十人,商会、镇里都帮衬一定,当然不足由我杜家一力承当。”
“那就好,那就好!”光以杜家财力养个三两百人都不成问题,林掌柜闻言也不多说了。
“只是这民团团长人选不太好定。”张四友为难的说道,原来那个民团他兼个团长还无所谓,一旦像正式军队那样每日训练、出操就忙不过来了。
“如果诸位没有异议的话,杜某就勉为其难担任此职。毕竟在下也在米国学了几年的军事!”杜焱当仁不让的说道:“还有什么问题诸位可以一并提出?”
众人闻言哪里还敢多说什么,只是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议了议。
“诸位,今晚杜老爷在府里给大家准备了丰盛的晚宴,还请光临!”最后汪大管家的话让大家如蒙大赦,至于大关镇的安危就交给杜大少爷吧,只要杜家不倒众人自然没事,杜家要是倒了恐怕也没的玩了,该咋咋地。
………………………………
第八章大关镇保安团
杜焱做事向来是雷厉风行,方案镇里一通过立刻就开始准备起来。杜家控制在商会更是鼎力支持,不仅将原有商团完整的交给杜焱,还筹集二千大洋作为保安大队的开办费用,并购买一些布料作用来制作军装,张四友那里也不敢怠慢,很快就将民团整编的意思传递来去,各村的轻壮都踊跃来镇里报名。
钱有了,人也有了!大关镇保安团很快就成立了,这次这个年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当兵吃饷的炮灰,尤其是这种离土不离乡、没有多大生命危险的保安队更是各式各样社会闲杂人等的良好去处,一听说保安队开张很多人大老远就来报名了。
对于保安团丁的选择杜焱非常在意,基本上是每一个新招进来的人都要过他这一关,有不良嗜好(赌博、吸大烟等)、地痞流氓,兵油子一律不要;身高体重不达标的一律不要;拖家带口的尽量不要。招收的团丁以18――25岁的单身农家小伙子最好,当然有特殊才能的可以破格招收,有文化优先招进来,关系户能推就推,实在推不了的才酌情招收,原有商团、民团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没选上的发给两块大洋遣散,就这样不到两天功夫一百五十名队员就招满了,望着久久不肯散去的人群杜焱只得又从中招收了几十人。
1927年1月15日,大关保安团正式成立了,全队上下包括杜焱在内一共182人,设团长一人,副团长一人,总教官一人,下面分为四个中队,每个中队40人,每个中队辖四个小队,小队设队长一人共10人。此外还有直辖于大队长的搜索队(情报)、警卫队(军法)两个分队,以及一个不在编的后勤分队。
杜焱任团长,祝云浮任副团长兼第二中队队长(原来直系军阀队伍中的一个连长,正规军校毕业,正赋闲在家),李云山任总教官警卫队队长(好说歹说才留了下来),叶俊(临朐县警察局的一个包打听)任搜索队队长;杜家护卫队长的袁四任第一中队中队长,梁述庆(张四友的内侄)出任第三中队中队长,马洪斌(原民团团长)任第四中队中队长,小队长由各中队中队长提名与直接由团丁推荐后经过杜焱的认可就可以获得任命。由于杜家在镇里的地位以及所出的钱财与枪械,这个新生的保安队直接就打上杜家的印记。
至于团丁的饷银,本来依杜焱定的标准非常的高,普通团丁都有八个大洋,不过被老爷子知道后狠狠的训了他一顿:直鲁联军普通士兵月饷不过七块大洋,,你一个小小的保安团要发这么多钱,那让正规军的上上下下怎么想?再说按照你定的标准杜家一年要贴上五六千大洋,不太划算。最后定下来的标准是普通团丁是五块大洋,小队长级别八块大洋,中队长十五块大洋,团长一级二十块大洋,中队长以上还有一定数量的特殊经费。不过这都是直接发到每个人手中大洋,是除去伙食、服装等一系列开支的净额。同时期的直鲁联军即使军官不克扣军饷,能真正发到普通士兵手里的也不会超过五快大洋,更多的时候好几个月发不出军饷来,所以这个时期的兵变大部分都跟闹饷有关。
当年冯基督的第十六混成旅就曾经大半年没有发过饷,士兵只好拿盐水泡米饭吃,最后劫了京汉线上的几列火车才逼着北洋政府发了三个月的饷!当然了这只是对普通士兵而言的,对于那些军官来说依然可以大捞特劳。保安团发这么多饷在周围的几个县来讲也是比较多的,大多数情况之下保安团是不发军饷,偶尔发点补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如此多的人来应征,还招了十来个读书人,在识字只有5%的1927年是很难得的!
保安团的武器可谓是五花八门,经过杜焱与张四友、商会头面人物共同多方努力也没有做到人手一支枪,总计只有长枪近一百一十五支,短枪二十一支,重武器为0。这些枪械的口径、品种五花八门,既有6。5mm、7。62mm、7。92mm这些国际上常见的,更是有6。8mm、7。0mm这些杂牌的,既有后膛连发步枪如汉阳造、日式三十一年、毛瑟1888式、毛瑟1898式,又有后膛单发步枪如马梯尼亨利、1871年式毛瑟,甚至还有前膛枪、自制的土炮,总的来说第一、第二中大队的武器最好,基本上都是后膛连发步枪了,搜索队、警卫队基本上装备的都是手枪,三、四大队就差上很多了甚至还有几个人拿着大刀片子,不过这倒不是张逸厚此薄彼,一二大队很多人是带着枪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