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初笙又夹了个包子,吃饭期间,讨论尸体什么的,似乎对她一点影响也没有。
但是每一次丢的尸体都是一具,似乎单人犯案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看来的话,第一种推理更为符合,偷尸体的人是个恋尸癖。
鱼初笙嘴里含着东西,有些含糊不清地又开了口:“验尸堂丢尸体已经是前几日的事情了,我们再去看也不会找到什么线索,但是那户人家丢尸体却是在今日,我想我们应该去现场看一下。”
………………………………
第一百四十三章恋尸怪人(二)
鱼初笙和钱远墨吃了饭,准备先秘密地打探一下,墨州的官老爷,是个什么人。
若他是个好官,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提出,帮衙门查这个案子,但若是他的名声不太好,他们就要暗地里去查。
毕竟此次钱远墨去梓州,宣文帝是不知道的,不到万不得已,两个人自然不能暴露身份。
一方的官员怎么样,主要是看百姓。
鱼初笙和钱远墨上了街,没想到,因为这几日丢尸体的事情,官府竟然发出了告示。
围了一群人。
鱼初笙和钱远墨也凑上去看了看,大概内容就是悬赏能抓到偷尸体的人,提供线索者也有奖励。
墨州应该没发生过此等怪事,看告示的百姓中,有不少在窃窃私语。
人心惶惶。
鱼初笙刚对钱远墨说了一句:“随便找个人打听打听。”就听到旁边有一道温厚的男音。
“阿弥陀佛,恶哉!”
鱼初笙和钱远墨一起朝说话的人看了过来,发现是个和尚,脸上那道长疤让人一眼就注意到了他。但并没有穿僧衣,而是和其他人一样,穿着粗布衣服。
他轻闭着眼睛,似乎是念了一段经文,才又往告示上看了过去,眼神里含着怜悯。
有人调笑:“我说消妄,你已经还俗了,就不要在这里装模作样了。”
人群中有人附和:“是啊是啊。”
被叫做消妄的男子,大约三十来岁,光头,身形挺拔,面目说不上俊郎,但还算不错,只是脸上那道疤,从嘴角处一直延伸到眉峰,看起来有些狰狞了。
面对众人的调笑,消妄依然沉着脸子,眼里的怜悯只增不减道:“怜悯之心,不仅出家人有,即使已经还俗,我心依旧向佛。”
他垂着眼睛,并没有看刚刚说话的众人,而是看着地面,继续道:“人已经西去,应该让他们在另一个地方安然度过另一个地方的人生,偷尸之人却不让他们的尸体安生,岂不恶哉?”
他说完,双手合十,微低了一下头,鱼初笙因为好奇,眼神一直停留在他的身上。
鱼初笙把他打量了一番,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听到“哇”地一声。
是小孩子哭的声音。
紧接着,小孩子带着惧意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娘亲,那个人长得好可怕,我们快走吧!”
循着声音,鱼初笙望向声音的来源,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正扯着一个女子的胳膊。
众人都望了过来,包括消妄。
女子脸上一脸歉意,对着消妄道:“小孩子不懂事,不好意思啊。”
钱远墨对着鱼初笙小声道:“这个僧人挺可怜,与众人都有些格格不入了。”
确实,可能是因为脸上的伤疤,众人都调笑他,小孩子也怕他。
消妄却朝那女子重重地鞠了一躬,脸上也是歉意,道:“是我应该道歉才对,我吓着孩子了,我马上就离开。”
话落,消妄望了那孩子一眼,鱼初笙竟然看到,他的眼神里,多了一份柔软。
大概真的是个心怀慈悲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拥有这样的气度吧。
目送消妄挤出了人群,鱼初笙才收回了目光。
若是所有孤独的人都能够得到救赎,就好了。
鱼初笙和钱远墨,随便找了两个人打探了一下情况。
墨州一向安定,治安好,连偷窃事件都很少发生,更不用说凶杀案了。
是以,衙门的人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棘手的案件。
这也从侧面说明,墨州的官老爷,管理有方,用百姓的话说:“我们李大人爱民如子,我们这些百姓生活安乐,谁没事去偷窃啊?”
所以,鱼初笙和钱远墨,去了墨州的府衙。
有一人正在击鼓。
没多久,便跑出来了几个衙役,劝那人道:“你先回吧,我们已经尽力在查你家娘子的尸体是被何人偷走了。”
看来是今天被偷了尸体的女子的丈夫。
那男子满脸急切,声音还有些暗哑:“今天就要下葬了,尸体却丢了,我娘子她死了都不能入土为安,希望你们办事利索点。”
鱼初笙很理解他。
任谁家出了这样的事,也淡定不了。
那些衙役又劝了半天,才好不容易把那男子劝走,一转眼,看到了鱼初笙和钱远墨,便迎了上来问:“二位是要作甚?”
钱远墨拿出了自己钱府的令牌,吓得那些衙役连忙道:“竟然是将军府的人,我带您去见我们大人。”
京都将军府突然来人,他们这些小喽啰,能不惶恐吗?
鱼初笙和钱远墨成功地见到了李大人,也成功地接触到了这几日正在查这个案件的王捕头。
王捕头详细地跟两个人道了验尸堂丢的那两具尸体的情况,跟他们在客栈听到的差不多一样。
犯人在验尸堂,没有留下痕迹。
说到今天丢的那具尸体时,王捕头更是头疼,拿出了一串珠子,道:“犯人在现场没有留下什么线索,只有这个。”
鱼初笙接过来看了看,是一串做工并不精巧的珠子,黑色的,不知道是什么木的,应该年数已久,上面的黑色都被磨掉了一些。
钱远墨道:“有点像佛珠。”
鱼初笙又看了一眼,确实有点像,但一般的佛珠,最中间的那一刻,上面都会镌刻一个“佛”字,这串珠子上却没有。
没等鱼初笙发问,钱远墨便问了起来:“这串珠子,具体是在现场的哪里发现的?”
王捕头道:“是在棺材里,应该是偷尸体的人在挪动尸体时,不小心落下的。”
鱼初笙点点头,又问:“现场应该很整齐吧?”
王捕头道:“是的,如果不是他们抬起了棺材,根本没有发现,尸体被偷了。”
也就是说,他们抬起了棺材,准备入葬时,发现棺材的重量不对,才得知尸体被偷了。
然后在棺材里,发现了这串珠子。
凶手要么是一个细心的人,要么就是一个很虔诚的人。
鱼初笙思量了一番,道:“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再去看看现场,顺便跟尸体的家人了解点情况。”
………………………………
第一百四十四章恋尸怪人(三)
王捕头带着钱远墨和鱼初笙,来到今日丢尸体的那户人家。
姓刘,小户,因为死了人,尸体又被偷了,整个院子里弥漫着凝重的气息。
门框上,挂着的都是白布,看起来肃穆而让人伤感。
灵堂里没有一个人。
棺材盖没有合上,黑色的木头,与满目的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几个人看了一圈儿,发现凶手的确没有留下任何线索,也就是说,唯一可以着手的,是那串佛珠。
鱼初笙突然想起来,早上在客栈时,那个人说,被偷的尸体,生前是个温良贤惠的女子那番话来。
对,应该从尸体生前是个什么人而入手!
既然犯人连着偷了三具尸体了,而且就目前看来,三具尸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就说明,犯人还会继续偷尸体。
为何不从尸体入手,分析出尸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测出偷尸体的人下一具要偷的是哪里的尸体呢?
就像季含水连环杀人案时一样,死者看似没有任何规律,却都是凌辱过季含雪的人。
说干就干,鱼初笙和钱远墨,王捕头三个人,很快排查了刘家的人。
跟鱼初笙在客栈听到的一般无二,死去的刘家媳妇儿尊老爱幼,不仅有孝心,更是不争不抢,确实温良贤淑。
接着,鱼初笙和钱远墨又一起跟着王捕头,回了衙门,对在验尸堂丢的那两具尸体做了分析。
三具尸体之间,如意料中一样,找不到联系。
至少到目前,鱼初笙没有找到他们之间存在的联系。
按照鱼初笙的推断,偷尸体的人应该是个恋尸癖,偷尸体很有可能是为了收藏,要么就是陪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