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兵们也不敢自作主张,而是快马加鞭的将这次发生的事情报回了朝廷。
慕长谷在知道了这件事后,很是担心,但是也不能轻易的出兵。
这些倭寇这样做无非是故意挑起事端,想让慕长谷出兵来与他们交战,他们敢这样做一定是做了准备的,而且引发战争后受到伤害最多的是这些在边境附近的村民们,本来在边境住着的他们已经民不聊生了,这几年大旱,也让他们生活的更苦,所以慕长谷不能这么轻易的出兵作战。
但是如果这些倭寇主动发起战争的话,慕长谷也一定会派最好的将士和将军去平定这些倭寇,让百姓尽量少处于水深火热之。
可是这些倭寇是不出击,而是尽搞一些小动作,让人生气但是却不至于大打出手。
这几天每天都有来报,这天早朝进行一半,只听殿外传来:“报!”
珠帘长落,掩住了他的脸,让人看不到此时慕长谷的神情,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位君主此时的心情一定很是不悦,刚才正在禀奏的大臣也屏住了呼吸,并没有再说一句话。
殿内的大臣们也都恭谨的低着头,等待着这位要报告重要事情的侍者进来。
只见这位侍者踩着小碎步跑了进来,当走到了大厅的央的时候扑通一下跪了下来。
慕长谷长叹一口气,低沉的说道:“是边境又有坏消息了吗?”
侍者为难的抬起头:“回陛下,是的。”
慕长谷轻挥衣袖:“说说吧,那帮寇贼又做了什么事?”
侍者急忙说道:“昨天也里,这些寇贼又闯入了一个村子,他们这次虽然没有伤害我们的人,但是却扰的人心惶惶,大家晚都不敢睡觉了,也有很多人为了躲避这些倭寇,拖家带口的来到了我们驻边境的军营里,还有很多人骂我们朝廷无能,保护不了他们这些老百姓,我们很多士兵都被这些老百姓打伤了。。。。。。”
“陛下!”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实在是听不下去了,站了出来跪在了这个侍者的身边。
慕长谷看向了这位官员:“李叔,你想说什么。”
“唉,陛下还不忘称我一声李叔。。。。。。”这位王大臣是为德高望重的老大臣,当年慕长谷的父皇在的时候一直是这位李大臣在一旁左右扶持,当年打下明朝的时候这位李大臣也有很大的功劳,而慕长谷位后,这位李大臣也是忠心耿耿的跟着慕长谷,所以慕长谷一直尊称这位大臣为李叔。
慕长谷笑笑:“李叔你是生我气了吗,这明朝有一半的功劳是您的,您又是我的长辈,我尊称您李叔也是应该的。”
“陛下,我不敢生您的气,我只是替边境这些百姓们感到难过。”李大臣始终没有看慕长谷一眼,眉头紧皱。
慕长谷问着:“李叔你也想与那些倭寇开战吗?”
这几天的连续报,让朝的大臣也不安的很,而慕长谷也一直没有对这件事情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反而让边境的倭寇士气大涨,他们的恶劣行径也愈演愈烈,这些大臣们也怕等哪天这些倭寇真的开战,来杀他们一个猝不及防,他们连防备都没有,到时候真的是人财两空了。
其一部分官员们这么想也不足为,因为如果开战后他们输了,那势必会像倭寇缴纳大量的赔偿金,牧场股是绝对不会从百姓的手里来拿到这些赔偿金,而是一定会让官员们来凑齐这些赔偿金,这是爱财如命的官员往往是一毛不拔的,他们不想从自己的手流出一分一毫,所以他们宁愿开战,也不愿意等倭寇主动攻击。
而另一部分官员这不像他们这样想,他们心所想的完全是百姓的安危,他们和牧场股的想法是一样的,他们也想能不开战不开战,一切以百姓的利益为准,如果真的到达了不得不开战的地步,那他们一定会尽全力的保护明朝保护百姓,击退倭寇,即使搭自己的心身家性命也不足为惜。
而李大臣是这第二部分的人。
李大臣摇摇头说道:“陛下,我李某也不想开战,毕竟几十年的那场战争我现在也历历在目,那个时候真是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虽然我们最终胜利,但是这胜利的背后却是百姓和士兵的鲜血铸成的,我实在是不想这样的悲剧再来一次,我想陛下跟我想的也是一样的。
可是这些倭寇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我们的底线,陛下你也听到了,现在百姓们已经开始不相信我们朝廷,他们甚至和边境的那些士兵们大打出手,陛下可曾想过他们为的是什么?
是安定。
可是这些现在并不安定了,朝廷也迟迟没有做出任何的措施和行动,难免会让这些百姓心存疑虑,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打消他们心的疑虑,还他们一个安定你还我们一个安定。”
牧场股赞同的点点头:“李叔你可有好办法?”
李大臣站了起来说道:“既然倭寇对我们多方骚扰,那不如我们也学学他们,让他们体会一下这种挠不到的痛如何?”
慕长谷微微惊讶了一下:“继续,把你想到的办法说给朕听听。”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品书网
………………………………
第二百五十五章 绝佳办法
手机阅读
李大臣微微点头:“我想到的方略是多方骚扰,重点打击,这些倭寇贼的很根本不按常理出牌,而且驻足在边境数年,直到如今成为大患,绝不是靠打一两次胜仗能一劳永逸的。品书网
况且这么多年来,我们每年都会让人进贡倭寇很多宝物,甚至为了得到一时安宁,不得不让我们的公主去与倭寇联亲,可这些倭寇终是不满足,觊觎我们大明的土地数年。
我们两国之间的胜负,并不仅仅在军事。而今是胜负的关键,也不仅仅是我们能看见的战场厮杀。”李大臣严肃的说道:“如军队吧,这些倭寇生性凶悍,虽然他们的人数并没有我们大明的多,但是他们常年好战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战斗力,而我们大明呢,我们大明百姓本来生性善良,再加多年未参加过战争,边境这几年因为大旱,军饷也越来越少,而如果我们现在开战如何能以我们这些百万士兵十万暴虐相敌?”
宰相听到他这么说,不悦的撇撇嘴站了出来:“陛下,您不觉得他这番话貌似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我们大明数百万士兵怎不敌他们倭寇寥寥十万土匪?虽然我们这些年确实没有参加过什么真正的战争,但是我们这些士兵平时训练也从来不松懈,我想李大臣是胆小怕事吧。”
宰相不屑的看了一眼李大臣。
李大臣气坏了,指着宰相:“你!”
“好了,两位爱卿先不要吵了,李叔,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也知道,所以你还是先说说你的办法。”
“好。”李大臣也不跟宰相计较这些口舌之快,而是继续说道:“陛下,虽然我靠的战斗力我们大明高,但是若论国力,倭寇确实是不过我们大明的。别看他们疆域辽阔可论,其人力也不过几十万人,只要我大名,不急于求成,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我想能把倭寇拖死。”
“拖,要拖多久?”宰相还是摇了摇头:“这倭寇不停的在骚扰我们边境的这些村庄部落,而我们只能看着他们作恶,怎么拖死?”
“怎么拖不死?”李大臣得意的笑着:“宰相大人你忘了。我们不仅每年都进贡边境宝物,而且我们的商人我可以做一些粮食交易,境外是苦寒之地,这些倭寇又不善于耕种,本来粮食产量少,如果我们能严查边关的商人,或者严令禁止这些商人往边外出口粮食,让一粒粮食都出不了我国,然后我们再从旁边敲打一下,我想光饿能饿死他们不少人。”
慕长谷听到李大臣这个办法很是赞许,嘴角也不是紧绷着了,倒是宰相依依不挠的怼道:“你这些倭寇不来骚扰我们不错了,我们如何骚扰他们?”
“他们从陆骚扰我们,那我们从水路来骚扰他们,再加我们断了他们的粮食来源,我想他们过不了多久会认输的,而且我们也不用开战,既避免了百姓们的伤亡,又可以让我们不再受他们的骚扰。”李大臣不紧不慢的说道。
宰相还想说什么,却被慕长谷抢先说道:“李叔你果然是我的李叔,那这件事情交给李叔来办了,我想李叔一定会办好的,这个办法值得一试,若这些倭寇还得不到教诲,那我们该采取强硬措施的时候采取强硬措施,你看可以吗,宰相?”
最后一句话是慕长谷对宰相说的,他知道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