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潋渊劫-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难得的对黎王走心,亲自为黎王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

    各种的赏赐纷纷的被送入黎王府。

    红色的罗带在春日的柳絮中飞扬,显得更加的轻盈喜人。

    黎王府里这几天热闹非凡,张灯结彩的为大婚做准备。

    这几日,那平日里不轻易露面的苏太师也出了门,三天两头的往黎王府去。

    百姓们虽然稀奇,但是不觉奇怪,嫁女儿这么大的事情,出门看看女婿也是理所应当的。

    潋渊自古就有习俗,说新娘子嫁入夫家前十日不得出门,更不得与夫君相见。

    所以这几天苏烟景一直都在闺房中。

    裁缝做的嫁衣她不喜欢,于是于是特地请人从西北的一个养蚕的异族那里买得一匹丝绸。

    离大婚之日还有十天,所以她不着急,每日早起梳洗罢,就拿着那丝绸裁剪缝补。

    她很会做衣裳,不过刺绣却是拿不出手的,所以她请了一位手艺高超的绣娘。

    她做的很快,估算着大概两日就做好了,但是她怕耽搁,早早的就把绣娘请到了家里,等到一做好就让绣娘在上面绣图样。

    她的画工不错,所以图样由她亲自画。

    秀什么她在缝制衣裳的时候就想好了,不绣那什么鸳鸯的,只绣一对荷花。

    因为这荷花对他们二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说起来算得上他们的媒人。
………………………………

第一百零三章 驾崩

    苏烟景自小就喜欢莲花,而龙喾则是因为他的母亲喜欢莲花。

    龙喾十六岁的那一年,在御前献舞之后就被皇帝下旨命他到边疆作战,走之前的那几日他活的稍微像个皇子了,至少可以出宫门了。

    那一日,龙喾想起他母亲生前最喜欢莲花,可是因为一直处在深宫之中,没有随意走动的权利,所以即便很喜欢也看不了几眼。

    于是龙喾就趁着征战前的几天出了宫门想要替他母亲看看莲花。

    那一日正好苏烟景也出门去看莲花,或许是冥冥中注定吧,总之两人就相遇了。

    作为万年冰山脸的黎王龙喾那时候自然是对苏烟景没有什么感觉,可是这一见,苏烟景就惦记了他好几年。

    后来她等到了他被召回。

    她心里开心的不得了,这个时候她也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模样,也到了嫁人的年龄。

    即便她生性羞涩,不是那种直爽的女子,可是面对黎王,她却三番两次的厚着脸皮找了各种蹩脚的借口和黎王相见。

    后来两人就暗度了陈仓。

    如今她终于等到了嫁给他的机会了。

    欢喜自是不必说,只是觉得有些突然。

    黎王就那般直接的向皇帝求了婚。

    可是不管直不直接了,她现在唯一盼望的就是赶快嫁给他,然后每天为他洗手作羹汤,为他生儿育女。

    这是她的愿望。

    十日,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

    清风吹过,燕明柳间。

    笙箫鸣奏着喜庆的音乐,鞭炮在那些儿童的手下噼里啪啦的作响。

    他们的大婚之日到了。

    婚服做完的很及时,也很完美。

    他说很喜欢。

    噼里啪啦的声响之中,一对新人穿着一身绣了荷花的大红婚服走进了张灯结彩的黎王府中。

    新娘美得倾国倾城闭月羞花。

    新郎俊俏之中带着勃勃的英气。

    皇帝没有干涉他们的婚礼,只是送了很多的重礼来。

    龙喾没有母亲,于是那大堂中间的两把红木椅子上一只是空着的,而另一只上则坐着苏太师。

    这倒也没有人觉得不妥,反而是觉得苏太师应该很喜欢这个女婿。

    行李敬茶之后便就送入了洞房。

    正所谓**一刻值千金,及时行乐莫耽搁。

    红烛高招照,伊人目光流转,顾盼生情。

    如此佳人,又有谁能够装作谦谦君子呢?

    这场婚礼似乎是一颗催化剂,从此之后,黎王的名声不仅是在王都,整个潋渊都知道了他。

    街头甚至有小儿口中唱着童谣来赞颂黎王的贤德。

    君王的权利再大,那也是取之于民的。

    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所以即便一个君王的权利再大,他也会迫于舆论的压力。

    而此时是舆论加上君王的本意。

    却是,他到了此时也看出了龙喾的能力。

    他需要的继承者不需要贤德,只需要狼子野心。

    贤德的君主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他没有狼子野心,那么江山到了他的手里必然会被糟践了。

    父亲这个身份在一个帝王之家是从来不存在的。

    他年轻的时候没有那所谓的父亲,所以他的孩子们也没有他这个父亲。

    亲情,在帝王之家本来就是不可能存在的,没有情感的人才能强大,才能接管这无上的权利。

    这是所有的皇室子弟从出生就应该明白的道理。

    无需任何人提醒,无需任何人教诲。

    这个意识是藏在他们的血液之中的。

    舆论加之本意。

    太子之位可谓是唾手可得。

    不久之后,黎王龙喾被封为太子,成为东宫之主。

    苏烟景也成为了太子妃。

    然而这一切似乎对于苏烟景没什么影响,在她的眼中始终就只有龙喾一人而已。

    唯一不同的就是龙喾继任太子之位之后繁杂的政务都落到了他的头上,他是一个认真的人,所以把大多的时间都放在了处理政务上。

    黎王却是是一个很好的储君,他对于种种的政务都处理的很好。

    也是到了这时,朝堂之上那些曾经耻笑黎王是个草莽的人才彻彻底底的后悔了当时的想法。

    他们终于知道了黎王的厉害,也因此更加的坚定了支持黎王的想法。

    太子之位,一任就是十几年。

    十几年后皇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他的病很是奇怪,甚至不是病。

    无非就是整日茶不思饭不想。

    叫了太医来看,太医说皇帝没有病,于是那第一个给皇帝看病的太医就被皇帝一气之下给杀了。

    后来又叫了许多太医来看,都说没有病,皇帝这下才相信了。

    而那第一个太医也就这样被白白的冤死了。

    毕竟君君臣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天子的命令,有谁敢违背。

    太医们对于这不是病的病都纷纷束手无策,到了后来皇帝直接下令张榜,寻找民间能够治这怪病的神医。

    后来也有真的神医,也有滥竽充数的江湖骗子,可是无论是神医还是骗子,到了最后对于这怪病也都是束手无策。

    最后迫不得已,皇帝又请王宫里的太医给他医治。

    太医们本来就不知道病因是什么,又加上得病的是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所以他们也不敢乱开药,只开了一些补药会开胃的药来。

    这种治法连死马当活马医都不入,自然也起不到什么效果,唯一的作用就是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这是一个十分保守的做法,毕竟皇帝死了他的儿子要继他的味的,所以如果治死了,那也是有人会找他们的麻烦的。

    这天下的人,得罪谁都可以,就是不能得罪王室的人。

    那一得罪有时候不光是一人遭殃,那往往的都是牵扯到他们的九族的。

    所以不是他们不肯救,而是大家都担心自己的脑袋以及家人的脑袋。

    所以因为这王室令人畏惧的权利,掌握权利最大的皇帝最后失去了一丝存活下来的机会。

    皇帝陛下日渐的消瘦,最后在一年之后终于驾崩了。

    宫里的消息一经传出,举国上下悲哀一片。

    天下缟素,痛哭流涕。

    那场面好像是自己死了亲人一般。
………………………………

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

    皇帝死去,太子即位。

    潋渊的新皇一登基就把原来的国号改了,改为黎元。

    之后这位新皇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新政。

    但凡有新的政策,必定有人受益有人遭殃。

    而那些曾经一心的讨好新皇的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大臣们便首当其冲。

    他们顿时傻了眼,当初要不是他们他这小子怎么会登上皇位,现在过了河就要拆桥,他就不怕坐不稳江山吗?

    但是显然新皇并把这些当回事。

    如果要细细的捋的话,他做黎王的时候从来没有说过要他们做他的党羽。

    从始至终就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