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佳人真娘传-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豹抓住一个瑟瑟发抖的内侍,举剑逼问:“皇上去哪了?说!”

    内侍颤抖着手指向卧室的后门,只见那幕帐还在微微拂动。

    山豹一剑刺过去,幕帐落下,却不见人影,武功高强的史思明翻过窗户,逃往马厩,解开拴马的缰绳,跃身上马而去。

    忽然,三百精锐弓箭手从四面围拢过来,虎视眈眈地盯着史思明,却不敢射杀。史思明毕竟是只老狐狸,机智地道:“尔等让开,我定会重赏你们。”三百精兵不约而同地后退,情急之中,山豹冲上前,从一个弓箭手手中夺过弓箭,弯弓搭箭,一箭射中史思明的胸膛,史思明从马上跌落下来,瞠目而视步步紧逼的士兵,怒气冲冲地问:“谁在带头作乱?”

    骆悦拱手道:“末将奉怀王史朝义之命,前来送皇上一程。”然后向山豹使了个眼色,山豹麻利地接过身后士兵递过来的绳子,紧紧勒住史思明的脖子,史思明呲牙咧嘴,翻了下白眼,一命呜呼。几个士兵一哄而上,用毡毯裹住了史思明的尸体

    几天后,史朝义在洛阳称帝。

    接着史朝义派精锐骑兵攻打驻守范阳的史朝清和辛皇后,以及忠于史思明的部队。史朝义和史朝清的军队在范阳连战数月,范阳城乱作一锅粥。

    叛军互相残杀,死伤数万人,最终史朝清和辛皇后被杀,范阳总算平静了下来。但落入史朝义之手的大燕国已经风雨飘摇,原来追随安禄山的将领本来就是豺狼本性,见此混乱局势,个个蠢蠢欲动,根本不把史朝义放在眼里。

    长安大明宫长生殿,肃宗李亨难得打起了精神,笑得和颜悦色。

    李辅国笑道:“皇上洪福,这是天意佑我大唐啊!”

    鱼朝恩贺道:“李光弼洛阳惨败,眼看着长安危机,想不到史思明的儿子帮皇上解决了难题,哈哈哈。”肃宗正和宠信宦官谈笑风生,有内侍报:“李光弼求进”。

    鱼朝恩白了一眼道:“进来!”

    李光弼走进来,跪地道:“臣恭贺皇上,请皇上圣安。”

    肃宗温和地道:“起来说话。”

    李光弼道:“罪臣不敢!”

    肃宗故意装糊涂道:“爱卿何罪之有?”

    李光弼自知得罪了鱼朝恩,为了自保,只得委曲求全,沉痛地说:“臣丢失洛阳,

    损兵折将,特请圣上恩准,光弼请辞太尉一职。”

    肃宗客气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爱卿乃中兴大唐不可或缺将才,不必请辞。”

    李光弼脸色凝重,坚决请辞。

    鱼朝恩笑道:“皇上,李大人一片诚意,你就成全了李大人吧”

    肃宗摆手道:“也罢,李光弼,朕就任命你为河南、淮南、山南道战区的特遣元帅,镇守临淮。”

    李光弼道:“谢圣上!”

    鱼朝恩白眼道:“圣上身体欠安,没什么事儿,李大人就告退吧。”

    李光弼起身退下。

    肃宗却落泪了,靠在锦被上瞑目掩饰着内心的矛盾,鱼朝恩、李辅国见肃宗累了,悄然告退。肃宗睁开眼睛,朦朦胧胧,忽见一个白袍老道飘然而至,作揖道:“陛下,山人李泌来给您请安来了。”

    肃宗见是李泌,又惊又喜,温言说:“李泌,你一向可好?来,坐在朕的榻边。”

    李泌走向前,坐在肃宗的病榻边,见肃宗一脸焦黄,知道肃宗无几日矣。谏言

    说:“当初收复两京,李泌归隐山林,现在情况有变,闻洛阳又回到叛军手中,

    山人李泌忧心如焚,不能安眠,又思念陛下,今从华山路过,特来面见陛下。

    史思明虽死,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剿灭叛军,任务依然艰巨。老将郭子仪赋闲在家,陛下何不重新起用,早日中兴大唐。”

    肃宗正要答话,只觉李泌松开自己的手,站起身,微笑着飘然而去。

    肃宗大喊:“李泌留步,李泌留步!”

    李泌却不见了踪影。

    张皇后听见肃宗的呼唤,跑向肃宗的御榻,四下环顾,却一个人影也没有,

    张皇后问:“皇上好些了吗?可是做梦了?”

    肃宗道:“朕不是做梦,朕看见李泌了。”

    张皇后狐疑地又四下打量了一番,蹙着吊梢娥眉想,“想皇上在弥留之际,出现幻觉了。

    想当初我为了佋儿立为太子,蓄意谋害李豫,如今佋儿早夭,我又能指望谁?

    不行,若皇上撒手人寰,太子李豫肯定会对我动手,与其等着死,不如破釜沉舟一搏。”主意一定,张皇后温柔地给肃宗盖好锦被,坐在肃宗榻边,眼泪啪嗒啪嗒地落下。

    肃宗哀伤地说:“皇后,朕以后不能保护你了。”

    张皇后拭泪道:“臣妾唯有皇上在,才能安身立命。太子仁慈懦弱,将来必为李辅国挟制,难以承担中兴大唐大任,若皇上留下遗诏,废太子,重立越王李系为太子,不但臣妾有指望,也是大唐之福,越王并非臣妾所生,臣妾恳请皇上立李系为太子,实为大唐的千秋基业考虑,皇上三思啊!”

    肃宗叹口气,枯涩的眼睛又流出泪水。他知道张皇后的葫芦里又装了新药,却无能为力。他的耳畔又想起几年前的一幕:因建宁王李琰揭发李辅国和张皇后当时还是张良娣的罪恶,李辅国和张良娣乘机诬陷李琰欲加害太子李豫,肃宗一时糊涂,听信谗言,赐死建宁王李琰,李豫和李泌多次奏明李琰无罪,肃宗渐渐明白,悔恨不已。布衣宰相李泌的话又回响在耳畔,“当初,则天皇后想自己称帝,毒死太子李弘,改立次子李贤为太子,立了李贤为太子后,则天皇后又动了杀机,李贤终日惶恐不安,就做了一首叫黄台瓜辞别诗: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可是天后哪里能听得进去,也将李贤幽禁而死。今建宁王已被陛下摘下了,以后万万不可再摘了。”张皇后见肃宗似醒非醒,沉在回忆里,哭泣道:“皇上,您要救臣妾呀。”

    肃宗道:“废立太子之事,非同小可,大唐又是多事之秋,不能轻易废太子,皇后,你先回去,容朕再想想。”

    李辅国像只猫溜进来,狞笑着盯着张皇后的脂粉脸,张皇后冷冷地道:“李辅国,别以为你就得逞了,走着瞧。”说完撇撇嘴,拂袖而去。

    李辅国跟了出去,拉住张皇后的霓裳裙袖,暧昧地说:“老奴和皇后相交一场,皇后还信不得我吗?要怪就怪你的亲生儿子早亡,前两年,老奴可是指望着皇后您的,如今,皇后可就要指望老奴了,有老奴李辅国在,皇后还担心什么?再说,越王也不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你又何苦呢?”

    张皇后回眸冷笑,眼神里曾经的温情暧昧化作绵绵恨意,甩开李辅国的手,若鬼魅般扬长而去。
………………………………

第二十三章 宫廷生变肃宗薨,真娘华山寻情郎

    寿安公主和驸马苏发的婚姻还算美满,苏发对寿安公主一往情深,

    又是体贴的男子,对虫娘宠爱呵护、关怀备至,慢慢地,虫娘被苏发浓烈的爱所融化,渐渐地爱上了自己的驸马。

    然而,想到叶护下落不明,寿安公主怜惜真娘的孤苦,空闲时常常和苏发一起来忠义王府探望真娘,陪她说说话。

    这日,寿安公主又来探望真娘,二人坐在梅香阁用茶,虫娘谈到自己的身世,谈到如今的太上皇,真娘嘘唏不已。

    却说太上皇李隆基,由于李辅国的挑唆,肃宗忌惮太上皇的野心,就默许李辅国强行将太上皇从兴庆宫挟持到阴冷潮湿的太极宫。勒令护驾龙虎大将军陈玄礼退休,将高力士、王承恩等深受太上皇信任的人全部贬走。

    虫娘落泪道:“想不到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太上皇,晚景如此凄凉,现在除了万安和咸宜两位公主偶尔会看看他,照顾他穿衣吃饭外,连一个可以说话的亲近人都没有,他最近一直在绝食,每天就吃几片青菜叶,身体、精神都垮了,一生辉煌,老了,却落得如此下场。”

    真娘道:“虫娘,我听你这么说,心里很难受,我能感觉到你其实从内心里已经原谅太上皇了,你担心他,牵挂他,父女亲情毕竟是天性啊。为何不去太极宫看看他呢?毕竟他是你的亲生父亲,人老了,会很孤单很脆弱,不管以前他曾经做过什么不合适宜的事情,他毕竟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开元盛世的神话,盛世大唐虽然已然离去,他仍是万民拥戴的太上皇啊。”

    虫娘幽幽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