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佳人真娘传-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观赏,真娘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焦急地寻觅那几个黄褐袍僧人,哪里还有踪影。又叫来小惠在荐福寺仔细寻找一遍,问了寺庙的住持,住持说:“自战乱以来,荐福寺的僧人逃的逃,亡的亡,现在寺里总共只有六个僧人,更没有回纥人出家为僧的。”真娘请求住持将寺里所有僧人集中,五个身着黄褐僧袍的小和尚陆续前来,却没有叶护,问起“叶护”这个名字,他们竟然一无所知。

    真娘惆怅地坐在石凳上,泪珠儿簌簌落下。

    小惠安慰道:“小姐,你可能是思念叶护太子太甚,才产生了幻觉,今日来烧香的香客和游人虽然很多,我倒也没见什么和尚。”

    真娘痛心疾首地道:“我分明看见了,不会错,真懊悔没有追上他。”

    小惠疑惑道:“小姐,既然你看见了叶护太子,叶护太子也看见了你,他怎么会不叫住你?再说,他凭什么又要做和尚呢?这没道理呀。”

    真娘不想再说什么,忙吩咐小惠道:“快让胡风、傲奴起轿回府,叶护若来长安,他肯定先回府邸。”

    正在游玩的胡风和傲奴几个随从,听到小惠吩咐,忙去荐福寺大门外的马车等候。等扶真娘上车,胡风扬缰吆喝着驾马车回府。

    然而,急匆匆回到府中,问府里所有人,却不曾见叶护回来。

    真娘怆然回到梅香阁,从柜子里取出金光闪闪的长方带銙,含泪凝望銙四边的卷草文,轻轻抚摸銙中央生动精美的狩猎纹,猎手英俊潇洒,正在搭弓射箭,那神韵有七分似叶护。如今想到叶护生死未卜,真娘将带銙贴在心口,失声痛哭。

    大敌当前,仆固怀恩、鱼朝恩同李光弼依然就出战方案争论不休。

    吵得孙曦不胜其烦,就去同来的军队里寻找张继,诉说心里的感触。两个人坐下来,屈膝畅谈,张继轻声道:“仆固怀恩原是郭子仪的部下,两人交情甚笃,

    如今郭子仪被皇上忌惮,赋闲在家,而李光弼接替了郭子仪朔方节度使的职位,仆固怀恩怀念旧主,就将愤懑撒在李光弼身上,处处和李光弼对着干,却全然不顾大局了。”

    孙曦愤慨道:“死太监外行领导内行,奸邪无能,只会弄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张继一语道破玄机:“李光弼功高盖主,皇上也忌惮了,唉”

    孙曦道:“早知如此,我还不如去寻找叶护太子,现在,真娘和姑母相依为命,好可怜。”

    张继道:“叶护生死未卜,凶多吉少,真娘的兄长胡安昌不知下落、两个堂兄又在常山战死,现在真娘能依靠的,只有你了,这次,你根本就不该回来。”

    孙曦凝眉沉思,苦涩地道:“我在她身边什么忙也帮不上,胡国昌十有**在常山城陷落时,被史思明的人屠杀了,听说当时杀了有一万多人。”

    张继一阵咳嗽,站起身来,望着身旁无精打采的士兵们,眼神黯淡下来。

    见张继一脸落寞,孙曦转移话题道:“师父,听说王落落又跟了史朝义,您还要找她吗?”

    张继沉吟片刻,又盘腿坐在地上,执着地说:“无论如何我都要找到她,兑现我对她的承诺,她对我的要求不多,只想做个妾留在我身边,就这么点要求,我竟然不能满足她,她跟史朝义肯定是被逼迫的,她爱的人是我,我也爱她,我第一次遇见她,爱上她的时候就是在秦淮河的烟花巷,我懂她,她深明大义,善解人意,为了知己,不惜牺牲自己,在我的心目中,王落落就是大唐的西施。”

    张继说完,微阖着双眼,沉醉在往昔美好恋情的回忆里。

    孙曦不解地问:“大唐的西施?”

    张继却没有回答,过了片刻,孙曦望了张继一眼,发现疲惫不堪的张继已经睡着了,孙曦也躺了下来,夜幕已经降临了,士兵们横七竖八地躺在草地上,昏昏睡去。

    孙曦心里牵挂真娘,虽然他依然爱慕真娘,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真娘吃了那么多苦,希望她尽快找到叶护,过上幸福平静的日子。

    孙曦刚睡着不久,忽然狂风大作,一会儿,瓢泼大雨哗哗啦啦地下了起来。

    这正是春寒料峭的初春,洛阳一带还很寒冷,唐军被雨水浇得若落汤鸡,个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好不容易撑到天亮,雨也停了,将士们拧着衣服上的雨水,终于盼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却一个个患了风寒,而且相互传染,整个唐军咳嗽声不断。

    李光弼下令烧红糖姜水给将士们御寒,看见将士们一个个病倒,李光弼心急火燎。远处一辆马车疾驰而来,是传旨的宦官,李光弼、鱼朝恩、仆固怀恩都瞪大了眼睛,等待着这场博弈的结果。

    “圣旨到,李光弼接旨。”

    李光弼赶忙跪下,传旨宦官道:“皇上圣谕,令李光弼,即刻攻打洛阳,不得有误!”李光弼顿觉五雷轰耳,悲愤交加,仰天哭喊道:“苍天啊,你为何要将我李光弼往绝路上逼。”

    鱼朝恩一脸神气、幸灾乐祸地笑笑,仆固怀恩环顾四周患了风寒,无精打采的士兵队伍,心下早没了底气,轻轻叹了口气。

    突然,史思明的大军向唐军发动突然进攻,唐军措手不及,又加上风寒发烧,哪有力气征战?很快被叛军打得七零八落,李光弼怎么指挥都抵抗不住来势汹汹的叛军,只能且战且退,唐军死伤严重,哀嚎震天,张继身上中了叛军一剑,鲜血直流,撤退中又被一个唐兵的尸体绊倒,一个凶猛的叛将举起陌刀朝张继头颅砍去,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孙曦手持长枪跃到张继前面,用长枪及时架住了叛将的陌刀,只听咔嚓一声,长枪断为两截,叛将又举起陌刀横扫,孙曦敏捷若猱般躲闪,待那叛将体力消耗过度,大汗淋漓,孙曦一个轻功跃到叛将头顶上空,手起剑落,叛军的脑袋已然落地,张继带伤迎战,连续杀死两个叛兵,然而叛军若决堤的洪水绵绵不绝,唐军却若潮水般快速撤退。眼看寡不敌众,孙曦背起张继,跟着唐朝大军撤退。这次战役可谓大唐最耻辱的一战,不要说攻克洛阳,唐军战败的消息传到河阳,驻守河阳的唐军也闻风而逃,李光弼曾经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河阳城,再一次沦陷在史思明的魔掌之下。

    传旨宦官将洛阳惨败的消息带回长安的大明宫,肃宗李亨如遭雷击,半天没有反应过来,李辅国安慰道:“圣上,保重龙体要紧,当下最重要的是火速增兵给退往陕州的鱼朝恩,千万要挡住史思明,否则,长安危矣。”

    战争的阴霾再一次笼罩着长安,连李辅国也惴惴不安了,肃宗思虑过度,病情加重。

    忠义王的府邸,一辆马车缓缓停下,敦煌王李承寀和王妃阿格苏从马车里走了出来,真娘得报,忙出府迎接。互相问候之后,真娘引敦煌王和王妃来翡翠阁用茶。原来,他们是来告辞的,阿格苏怀了五个月的身孕,敦煌王担心史思明打进长安,战争的乌云笼罩着天空,李承寀决定化作普通百姓,带着王妃到敦煌封地生产,虽然敦煌封地大部分已被吐蕃侵占,但权衡量利弊:李承寀身为皇室后裔,也被多疑的肃宗忌惮,在长安无所作为,去封地,一是可以保护大唐瑰宝敦煌莫高窟,榆林窟、千佛洞二是长远考虑,毕竟他是敦煌王,有责任收复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重归大唐。

    敦煌王痛心地说:“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镇,繁荣兴盛、神奇、诱人,文化灿烂,不能就这样白白地被吐蕃人占领了,每当想到我封地下的百姓在吐蕃铁骑的蹂躏之下,过着奴隶般的生活,我这个敦煌王就万分惭愧,夜不能寐。”敦煌北倚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与回纥的国土一山之隔,绿洲田肥土沃,四季瓜果飘香,沙漠奇观神秘,戈壁如幻海光怪绮丽,民风淳朴,人杰地灵,一直是阿格苏向往的地方。可是没有找到兄长叶护的下落,阿格苏就是不肯离开长安。然而长安形势危急,瞬息万变,敦煌王瞒着阿格苏进宫,恳请皇上允许他们到敦煌封地去,组织敦煌民众对抗吐蕃,为大唐将来光复以后收复河湟一带做准备。同时,可以派人留长安继续打探叶护的下落,李承寀进宫向肃宗皇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肃宗素知李承寀的智勇和才干,也担心他留在长安,与太子李豫相谋,与己不利,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然而阿格苏迟迟不肯走,为此,敦煌王特来找真娘帮着说服王妃阿格苏。

    真娘深知李承寀和阿格苏夫妻情深,李承寀将阿格苏视作珍宝。大唐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